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学习目标 1.掌握各种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2.掌握调控输液速度的原则。 3.掌握静脉输液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4.掌握静脉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5.熟悉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6.熟悉静脉输血的目的、静脉输血血液制品的种类及作用。 7.熟悉PICC导管维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8.了解输液微粒的来源及防护措施。 9.能够识别发生输液故障的原因并能正确处理各种输液故障。 10.能够正确计算静脉输液的速度和时间。 11.能够正确进行密闭式静脉输液及静脉留置针输液。 12.学会间接静脉输血法操作。 13.具有人文关怀的理念,对患者理解、尊重,学会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也是医院治疗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均保持在恒定的范围,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在疾病和创伤时,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通过静脉输液和输血,可以迅速有效地补充机体丧失的体液和电解质,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有关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患者的治疗和抢救安全有效。 扫一扫,知重点 ER-13-1 1.静脉输液的目的? 2.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3.周围静脉输液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4.PICC导管维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颈外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点的定位? 6.调控输液速度的原则? 7.计算静脉输液的速度和时间? 8.判断和处理输液故障? 9.静脉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10.血液制品的种类及作用? 11.静脉输血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2.静脉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导入情景
王大爷,70岁,因饮食不当,出现呕吐、腹痛、腹泻8小时后来院诊治,大爷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史,医生为大爷进行体格检查后,开了以下输液医嘱: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g(100ml)静脉输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000ml+10%氯化钾20ml静脉输液。输液1小时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两肺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整。 工作任务 1.为该患者配制补钾液体。 2.为该患者选择合适的血管。 3.输液成功后准确调节合适的滴速。 4.判断该病人出现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处理。 第一节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 (一)静脉输液原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在输液系统内形成压力,当其压力高于静脉压时既可将溶液或药液输入体内。因此,要使溶液或药液进入体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输液瓶与静脉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二是输液瓶液面必须与大气压相通(软包装液体除外);三是输液管道必须保持通畅。
(二)静脉输液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常用于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如剧烈呕吐、腹泻、大手术后、烧伤等患者。
2.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常用于抢救大出血、严重烧伤、休克等患者。
3.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禁食、胃肠道吸收障碍、大手术后的患者。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加入抗生素治疗感染;输入解毒药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静脉输液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一)晶体溶液
晶体溶液 (crystalloid solution)的特点是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能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可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失衡。常用的晶体溶液包括:
1.葡萄糖溶液 可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减少蛋白质消耗,防止酮体产生,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通常用于静脉给药的稀释剂,临床常用溶液有5%葡萄
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 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和渗透压的平衡。临床常用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液)等。
3.高渗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消除水肿,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用于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临床常用的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25%~50%葡萄糖溶液。
4.碱性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
(1)碳酸氢钠溶液(NaHCO3):通过碳酸氢根离子和体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最终以水和二氧化碳形式排出体外,由于二氧化碳需要通过肺排出,因此不适用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NaHCO3还能提升血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力,补碱速度快,不易加重乳酸血症。 常用的NaHCO3浓度为4%或1.4% 。
(2)乳酸钠溶液:乳酸钠解离为钠离子和乳酸根离子,钠离子在血中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钠。乳酸根离子可与氢离子生成乳酸。休克、缺氧、肝功能不全、右心衰竭及新生儿对乳酸利用能力差,所以不宜使用。常见的乳酸钠溶液浓度为11.2%或1.84%。
(二)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特点是分子量大,在血管中存留时间长,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常用的胶体溶液包括:
1.右旋糖酐 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常用溶液为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中分子右旋糖酐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补充血容量。
2.代血浆 作用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提高循环血量和心排出量,有良好的扩容效果。代血浆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过敏反应少,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常用的有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等。
3.血液制品 提高胶体渗透压,提高循环血容量,补充蛋白质和抗体,有利于组织修复和提高免疫力。常用的血液制品有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等。
(三)静脉高营养溶液
可提供热量,补充蛋白质,维持正氮平衡,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脂肪酸、高浓度葡萄糖、水、维生素、矿物质。常用溶液为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三、临床补液原则
液体补充以口服最安全,若需要静脉输液时,可参考以下原则:
1.先盐后糖,一般应先输入无机盐等渗溶液,然后再给葡萄糖溶液。因为糖进入体内迅速被细胞利用,成为低渗溶液,扩容作用相对减少。先盐则利于稳
定细胞外液渗透压和恢复细胞外液容量。
2.先晶后胶,一般是先输入一定量的晶体溶液进行扩容,改善血液浓缩,有利于微循环,常首选平衡盐溶液。但晶体扩容作用短暂(1小时左右),而胶体溶液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血管,扩容作用持久。因此,在查明患者情况后,尽快输入适量胶体溶液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血容量。
3.先快后慢,明显脱水的患者,初期输液速度要快,以迅速改善缺水缺钠状态,对休克患者还可以两路液体输入,必要时加压输液或经中心静脉输液。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就应减慢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肺负担。一般在开始的4~8小时内日输入补液总量的1/3~1/2,余量在24~28小时内补足。
4.液种交替,液体种类较多时,对盐类,碱类,酸类,糖类,胶体类各种液体要交替输入,有利于机体发挥代偿调节作用。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单纯输入一种液体,可能造成人为的体液平衡失调。
5.见尿补钾,缺水缺钠也常伴缺钾,缺水和酸中毒纠正后钾随尿排出增多,会使血清钾下降,故应及时补钾,注意尿量必须正常时(>30ml/h)才可补钾,否则有急性肾衰竭的高钾血症危险。静脉补钾四不宜:不宜过早,见尿补钾;不宜过浓,不超过0.3%;不宜过快,成人30~40滴/分;不宜过多,成人每日总量不超过5g;小儿每日0.1~0.3g/kg。
四、常用输液部位
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体位,溶液种类,输液时间长短,静脉情况,或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等情况来选择穿刺部位。常用的输液部位包括内容如下:
(一)周围浅静脉
1.上肢浅静脉,常用的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手背静脉网是成人患者输液时的首选部位,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可以用来做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穿刺部位。
2.下肢浅静脉,常用的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网。因下肢静脉有静脉瓣容易形成血栓,有增加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故下肢浅静脉不作为静脉输液时的首选部位。
(二)头皮静脉
常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静脉输液。较大的头皮静脉有颞浅静脉,額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
(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
常用于中心静脉插管,需要长期持续静脉输液或需要静脉高营养的患者,多选择此部位。
五、常用静脉输液法
临床上,静脉输液按照输入液体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和开放式静脉输液法;按照进入血管通道器材所到达的位置,分为周围静脉输液法和中心静脉输液法。
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是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原装密封瓶或软包装密封袋进行输液的方法,因此法污染机会少,故目前临床广泛使用;开放式静脉输液法是将溶液倒入开放式容器内进行输液的方法,此法尽管能灵活更换液体种类和数量,随时添加药物,但是药液易被污染,故目前临床上较少使用。
周围静脉输液法的常用穿刺工具有头皮穿刺针和静脉留置针,此法因操作简单,危险性小,临床已广泛使用;中心静脉输液法的常用穿刺工具为中心静脉导管,虽此法穿刺的是近心端的粗大血管,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但由于穿刺置管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一般由医生,麻醉师,有经验的护士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
(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目的】
同静脉输液目的。 【操作程序】 1.评估
(1)患者年龄、病情 、有无过敏史、心肺情况、意识状态、自理能力等。 (2)患者用药史和用药情况、所用药物特性、治疗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患者对静脉输液的认识、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4)患者肢体活动度、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状况等。 2.计划
(1)患者准备:了解输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排空大小便,取舒适卧位,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清洁。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层:注射盘,止血带、一次性治疗巾、小垫枕、无菌输液贴(胶布)、输液瓶贴、瓶套、启瓶器、砂轮、弯盘;液体及药物(遵医嘱备用)、输液器、病历夹及输液执行单、输液卡、输液架、手消毒液 。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另备静脉留置针(图13-1)、透明敷贴,封管液。
图13-1 静脉留置针
2)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用垃圾桶、锐器回收盒。
图13- 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十三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