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章回小说的起源是( )
A.“小说” B.“说经” C.“讲史” D.“说铁骑儿” 44.《三国演义》最为流行的本子是( ) A.《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 B.《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C.《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D.《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
45.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
A.典雅工丽 B.清新自然 C.幽深孤峭 D.温柔敦厚 46.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
A.情真说 B.童心说 C.性灵说 D.神韵说 47.《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
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D.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48.《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 A.文言长篇小说 B.文言短篇小说
C.白话长篇小说 D.白话短篇小说
49.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
A.格调说 B.神韵说 C.肌理说 D.性灵说 50.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 A.散文写作要讲求“义法”
B.“神气”.“音节”.“字句”三者相互融通 C.“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 D.删芟“枝义”,刊落“冗辞”
51.《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
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 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 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 D.终生应举,却屡试不第的落魄士人的代表 52.李玉传奇的基本特征是( )
A.多以历史题材表现深刻思想 B.往往关注现实问题,有感而发 C.讲求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D.追求戏曲的案头阅读效果 53.黄遵宪1897年将自己的诗命名为( ) A.新学诗 B.新体诗 C.新派诗 D.新诗派
54.清末民初诗人樊增祥.易顺鼎被冠以“中晚唐诗派”的原因是( ) A.其诗风近于中唐李贺 B.其诗风近于晚唐温李
C.其诗风近于晚唐杜牧 D.其诗风近于中唐孟郊晚唐贾岛 55.以下诗句中为南社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是( ) A.声满东南几处箫 B.去尚缠绵可付箫 C.少年击剑更吹箫 D.春雨楼头尺八箫 56.明中叶杂剧成就最高的戏剧家是( )
A康作 B王九思 C汪道昆 D徐渭
57.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而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的南宋诗人是( A杨万里 B范成大 C陆游 D尤袤
) 58.元代元贞书会的中坚人物,有“曲状元”之称的作家是(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王实甫 D张可久
59.元代诗歌创作中,涉及的主题最多的是( )。
A. 建功立业 B. 男女情爱 C. 隐逸生活 D. 民生疾苦 60.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作家出现于( )。 A. 明中叶 B. 明末清初 C. 清中叶 D. 晚清
61.《聊斋志异》的版本中,一般通行本的底本是( )。 A. 手稿本 B. 铸雪斋抄本
C. 青柯亭刻本 D. 会校会注会评本 62.元杂剧《倩女离魂》的作者是( )。 A.王实甫 B.马致远 C.郑光祖 D.张养浩
63.下列戏曲集,属于李渔所作的是( )。
A.《红雪楼十二种曲》 B.《一笠庵四种曲》 C.《笠翁十种曲》 D.《玉燕堂四种曲》 64.清代修改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是( )。 A.金圣叹 B.毛宗岗 C.陈忱 D.张竹坡 65.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
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66.《陈州粜米》是( )
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67.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68.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69.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 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70.《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71.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 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72.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 A.文道合一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73.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
A.写景散文 B.传纪文 C.序文 D.寓言
74.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 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75.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76.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 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77.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
A.师法汉魏 B.师法唐诗 C.师法宋诗 D.兼学唐宋 78.陈维崧的词风是( )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79.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 A.性灵说 B.神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80.《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 A.历史演义小说 B.公案小说 C.讽刺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81.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 )
A.脂评甲戌本 B.脂评庚辰本 C.程甲本 D.程乙本
82.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
A.《梧桐雨》 B.《临川梦》 C.《比目鱼》 D.《奈何天》 83.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 )
A.新意境.新语句.新风格 B.古意境.新语句.新风格 C.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 D.新意境.古语句.新风格 84.辛亥革命期间,“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狱中赠邹容》中的名句是( ) A.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 B.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C.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 D.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 85.南社中风格独特的诗人苏曼殊被誉为( )
A.诗界革命一巨子 B.同光体魁杰 C.革命诗僧 D.革命和尚
86.《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D.贵族小姐
87.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 ) A.反讽手法 B.象征手法
C.情景交融手法 D.夸张手法
88.杨维桢诗世称( )
A.台阁体 B.香奁体 C.宫体 D.铁崖体
89.《窦娥冤》最后一折让鬼魂出场,创作目的在于( ) A.以非人间力量来解决人间问题,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 B.使鬼魂代表正义来抚慰良善,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C.以鬼魂世界的美好映照现实世界的黑暗,暗示人间不如鬼域
D.以鬼魂世界的黑暗象征现实世界的黑暗,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愤激之情 90.《琵琶记》的创作动机是( ) A.为了宣扬神仙道化思想 B.为了提倡风化,宣扬贤孝
C.为了宣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D.为了揭示荣华富贵的虚妄
91.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 )
A.悲凉雄健 B.自然清新 C.翻新出奇 D.婉媚凄清 92.明代传奇剧《红梅记》的取材来源是( ) A.《集异记》 B.《张于湖传》 C.《吴越春秋》 D.《剪灯新话》
93.在明代传奇中,经过魏良辅改造的声腔是( ) A.海盐腔 B.余姚腔 C.弋阳腔 D.昆山腔 94.章回小说的起源是( )
A.“小说” B.“说经” C.“讲史” D.“说铁骑儿” 95.《三国演义》最为流行的本子是( ) A.《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 B.《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C.《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D.《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
96.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
A.典雅工丽 B.清新自然 C.幽深孤峭 D.温柔敦厚 97.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
A.情真说 B.童心说 C.性灵说 D.神韵说 98.《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
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D.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99.《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 A.文言长篇小说 B.文言短篇小说 C.白话长篇小说 D.白话短篇小说
100.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 A.格调说 B.神韵说 C.肌理说 D.性灵说 101.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 A.散文写作要讲求“义法”
B.“神气”.“音节”.“字句”三者相互融通 C.“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 D.删芟“枝义”,刊落“冗辞”
102.《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
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 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 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 D.终生应举,却屡试不第的落魄士人的代表 103.李玉传奇的基本特征是( )
A.多以历史题材表现深刻思想 B.往往关注现实问题,有感而发 C.讲求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D.追求戏曲的案头阅读效果 104.黄遵宪1897年将自己的诗命名为( ) A.新学诗 B.新体诗 C.新派诗 D.新诗派
105.清末民初诗人樊增祥.易顺鼎被冠以“中晚唐诗派”的原因是( )
A.其诗风近于中唐李贺 B.其诗风近于晚唐温李
C.其诗风近于晚唐杜牧 D.其诗风近于中唐孟郊晚唐贾岛 106.以下诗句中为南社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是( ) A.声满东南几处箫 B.去尚缠绵可付箫 C.少年击剑更吹箫 D.春雨楼头尺八箫
三、名词解释 1.散曲
2.临川四梦 3.套曲 4.章回体小说 5.性灵说 6.四大谴责小说 7.院本 8.拟话本 9.竟陵派 10.南戏之祖 11.桐城派
12.元曲四大家 13.诗话.词话 14.元末四大传奇 15.公安派 16.元曲 17.演义 18.神韵派 19.世情小说 20.四声猿 21.《闲情偶寄》 22.杂剧 23.北曲 24.宫调 25.曲牌 26.董西厢 27.王西厢
28.元剧五大家
29.元曲四大爱情剧 30.南戏之祖 31.小令 32.套数
33.《东离乐府》 34.《小山乐府》 35.元诗四大家 36.繁本与简本 37.神魔小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