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人员25万人左右。2003年,湖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9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百分之六点三。旅游业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自1987年以来,湖南省就非常重视台湾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在宝岛台湾有5O万湘籍老兵及其家属,每年都有不少人回乡探亲。湖南的张家界在台湾旅游市场很有吸弓j力,经久不衰。从9 8年以来,我省不断派出旅游促销团组赴台湾宣传促销,与台湾旅游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台湾市场占到了湖南入境旅游市场的30%以上,2002年,湖南省共接待台湾旅游者18.98万人次。
湖南拥有较为发达的旅游交通。长沙、张家界、常德、永州、铜仁(位于我省凤凰县境内)机场连接了各主要景区。长沙和张家界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口岸城市。长沙至香港每周都有定期航班。公路是省境内旅游交通的主体。湖南省计划在五年内将高速公路连接到各主要旅游景区。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218公里,形成了由京珠高速湖南段、长常、潭邵、衡枣为主体的一纵三横格局的高速公路网。另外,铁路线也贯穿湖南省东西南北、京广铁路线从北至南贯通湖南;张家界有开往广州、北京等地的旅游专列。从长沙到张家界经由石长铁路仅要5个小时。湖南的水运发达。从岳阳市到武汉市、宜昌市、重庆市的豪华客船每天都有多次的航班营运。 2、湖南低碳旅游业发展现状
小电池带动大汽车在马路上疾驰,老烟囱“戴”上了可以实现“零排放”的“口罩”??憧憬着低碳经济的图景,来自湖南的代表委员认为,要抓住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快些更快些的坚实步伐,赶上低碳经济早班车,引领湖南率先在中部崛起。
武广高铁开通之后,低碳旅游的概念在湖南开始盛行,许多旅行社以高铁代替原本的飞机行程。张家界宝峰湖、天门山等在核心景区一律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电瓶车代替。
更多的行业背景则是:国家旅游局将从今年起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各地按照“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的标准来制定旅游饭店和景区节能减排工作指南;开展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创建活动,年内将推出首批旅游环保企业。
省旅游局方面证实,这些微观的要求,已被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省内多个力图发展壮大旅游业的城市,放大到整个旅游产业的规划当中。
不过,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正摸索“低碳旅游”可行性的旅游业来说,要将现有整体上比较粗放的旅游发展方式,彻底扭转到低碳、环保的道路上来,需要做的文章还很多。
湖南省前省委书记周强在做客人民网时曾提到,建设“四个湖南”,第一个就是“绿色湖南”。青山绿水就是湖南的一大优势。
湖南的森林覆盖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湖南旅游资源丰富,南岳衡山、君山洞庭、湘西凤凰、主席故乡??数不胜数的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湘。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得不到发挥,不仅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更会遗祸后人。
湖南省前省长周强曾多次强调,“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湖南的青山绿水”,这正是对“绿色湖南”的最好诠释。
如何坚持“绿色旅游”,期待“低碳旅游”挑大梁!而湖南民间的“低碳旅游”尝试早已在进行中:
3、低碳经济下湖南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2.11 “低碳”红了湖南!—长株潭低碳经济促旅游业转型升级
来长沙出差或旅游的外地人,住宿时多少会有些不太习惯:这里的星级酒店和宾馆已经不再免费提供常见的“七小件”洗漱用品,如果需要则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在一些经济型连锁酒店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等,用自带的洗漱用品还可以兑换低碳积分。
这项始于2009年7月的“低碳”政策,由长沙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事实上,天然具有低碳特性的旅游业,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城市试点低碳的主选转型行业,而低碳概念,也让湖南旅游这一刚刚实现千亿大跨越的新兴产业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
早在今年年初,省旅游局局长杨光荣就曾向媒体透露,湖南往上申报,拟将大长沙(长株潭地区)旅游板块明确为湖南省首个 “低碳旅游试验区”。而长株潭地区的低碳试点,旅游业率先起步。
在长沙,“宾馆、酒店、招待所及相关单位禁止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政策,让长沙87家星级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消耗量,每月比2008年同期减少约11万套件,一年可减少约130万套件。
在株洲,该市宣布投资100亿元建设神龙城,打造全球华人炎帝文化景观中心,推动产业从“高碳”向“低碳”转变,进而加速株洲由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迈进。
在湘潭,我省计划将湘潭昭山示范区68平方公里、九华示范区138平方公里区域申报为 “国家旅游业发展低碳经济示范区”,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并以此作为长株潭地区旅游低碳试点的突破。
我们来看看湖南某报社记者针对长株潭低碳旅游发展的采访: 案例:针对湖南地区旅游行业长株潭发展的采访③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可以搞一个大的“低碳经济示范区”
记者: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是湖南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低碳”的理念也高度重合。湖南,如何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低碳经济?
龚建明:谈到这个问题,必须要先弄清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关系。我认为,这两个概念有区别,更有联系。联系在哪里?在可持续发展上。“两型社会”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而低碳经济作为经济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在这里,我还想强调一个概念,那就是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遵循“开源减排”的理念,开发使用新的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让“开源减排”与“节能减排”并举,这也符合低碳的要求。
吴建平:湖南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亮点。利用“两型社会”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条件,抢先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示范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动一批企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新一批有自主品牌的主导产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从而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赢得先机。
谭艳: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内,我们可以搞一个大的“低碳经济示范区”。我们可以以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在园区内优先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和创新技术推广,比如全部使用新型能源来生产和照明,用节能环保材料来建造房屋等等。还可以在园区内积极推崇“低碳”生活、“低碳”消费,比如说大家都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上班,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等,把这个示范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园区。 创造的都是绿色GDP,湖南的发展会更“绿色”
记者: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是支撑、是抓手。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形成许多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点,目前已经在全省加速低碳经济产业布局,如何做大做强低碳产业?
龚建明:低碳产业是个大概念,要靠一个个产业来建设,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具备“低碳”特征。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湖南目前已经提出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升级排头兵。我现在关注的是新能源产业这一块。目前,湖南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的装备制造等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以做“火车头”闻名的南车电机,凭借多年生产牵引电机积累的技术实力,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生产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是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商和供应商,其市场占有率超过80%。发展新能源产业,应统筹安排布局,避免盲目发展。要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为未来新能源开发提供技术和知识储备。加大对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项目确定和产品使用上给予支持,让他们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
吴建平:众所周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属于低碳行业,如信息产业的能耗和物耗是十分有限的,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IT产业是低碳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又如现代服务业也是一个能耗低、污染小、就业容量大的低碳产业,他们创造的可都是绿色GDP。把这些产业抓住,湖南的发展会更“绿色”。
谭艳:现代农业做得好,也可以是低碳产业。在发展低碳农业时,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在农村普及太阳能集热器是发展低碳农村的有效途径。
种衍民:湖南要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全省水力蕴藏量占全国水力蕴藏量的2.27%,年太阳能总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7%,风能资源潜在技术开发量为18.4万千瓦,未来还有较大潜力。而生物质能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应用技术及环保技术等均已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发展潜力很大。我们可以把“新能源发电”这篇文章做得更大、更强、更低碳。 高碳产业,逼着走“低碳”之路
记者:有低碳,就意味着存在高碳。让高碳产业退出产业版图非一日之功。着眼现实,高碳产业在“低碳”时代如何走低碳之路?
种衍民:我觉得,低碳产业的“低碳”一是体现在生产产品上,一是体现在生产过程中。而钢铁、水泥等高碳产业的“低碳”之路,则重点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低碳”。这就要求高碳企业,要通过科技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衡阳特变电为例,2000年,公司生产1万元产值的产品需要消耗480公斤标准煤,而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和原材料循环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2008年,公司每万元产值产品的标准煤能耗已经降到了47公斤,节能降耗效果非常明显。
吴建平: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碳产业是个“紧箍咒”。虽然高碳产业的退出有个过程,但这不能成为我们继续搞高碳产业的借口。必须出台十分有力、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快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谭艳:政府在制约高碳产业发展上,也要发挥作用。建议我省借鉴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措施,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对淘汰落后产能的补贴;研究制定提前淘汰落后产能的引导性、激励性政策;应用市场化调节手段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让落后产能企业无利可图,自动退出市场。
2.3 湖南张家界坚持低碳旅游之路
热门影片《阿凡达》中原生态的哈利路亚山想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吧,它的拍摄原型就是张家界的袁家界景区内的乾坤柱,目前它已成为了张家界中人气最旺的景点。张家界由于核心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改以混合动力巴士和电瓶车代替,景区的空气十分清新,金鞭溪峡谷中野生猕猴出没,与游客和平相处,怡然自得。
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因旅游立市、以旅游兴市的新兴旅游城市来说,张家界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走低碳旅游之路。④ 2.3.1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因此,全社会应树立起“低碳理念”,将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抓。张家界应将低碳化、绿色化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来抓,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张家界应打好两张“牌”,一是独具特色的风景资源牌,二是优美舒适的环境质量牌,要响亮地提出“城市没有的我们有”的口号——张家界有城市没有的清新空气和环境,有城市没有的绝美风景与山水,因此要紧紧围绕旅游发展相关产业,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优做强第三产业。在巩固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建立无公害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特色农林产品基地,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和势力,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应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增加森林碳汇,提高空气与环境质量,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虽然第二产业中的采掘业在张家界不宜发展,但可以发展那些不破坏环境无污染的制造业、加工业,加大农林特产品的深度加工力度,如猕猴桃、椪柑、葛粉、岩耳、红薯等地方特产的深度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张家界作为旅游城市,应下大力气提升第三产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繁荣商业、餐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休闲业。 2.3.2建设低碳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布局
张家界作为旅游城市,应树立起“经营城市”的理念,将城市作为商品,通过“精美包装”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旅游城市,令世人向往。要精美包装就得要有好的规划、好的设计、好的布局。要成为精品旅游城市,就要实现城市的美化、绿化、净化和亮化,城市的道路要宽敞通达,城市的环境要优美舒适,城市的空气要清新怡人,城市的面貌要整洁干净,城市的夜色要绚丽多彩,城市的交通要井然有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发展低碳交通,倡导低碳生活,兴建低碳建筑,营造低碳环境,构筑低碳社会。 具体来说,就是要倡导市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多乘公共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析湖南低碳旅游业现状及发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