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儿童社会性得分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从而看出亲子关系的民主、平等、和谐,使孩子在良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积极影响。陈微认为父母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个性、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众多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温暖而民主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儿童内部控制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儿童个性发展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
国内学者也作了大量关于不同群体父母教养方式的对比研究。张文新、林崇德对不同群体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教育方式对自尊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中存在一定差异。父亲的过分保护对女生的自尊存在极其显著的消极影响对男生却没有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对男生自尊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对女生却没有。同时, 不管父母的过分保护还是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对城市青少年的自尊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对农村青少年却没有。张文新就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研究表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显著多于非独生子女。母亲对独生子女的过干涉过保护高于非独生子女[7]。安伯欣对初一到高二五个年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父母的惩罚、过保护和父亲的过干涉、拒绝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感受强于女生[8]。我国学者也分别从父母文化背景、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及父母的婚姻质量等方面,研究了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因素。很多研究都表明父母的性别、受教育水平、职业以及子女的年龄都会影响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1〕赵汗青.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22(6). 〔2〕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 辽宁师范大学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 〔5〕陶沙.3-6 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3).
〔6〕李龙辉.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人际信任及自尊的相关研究(硕士研究生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硕士研究生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综述(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