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期末)
八年级科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全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卷Ⅱ”为非选择题卷,共四大题,34小题。
3.答题前,请用钢笔或黑色水笔将学校、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4.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3
5. g=10牛/千克,ρ水=1.0×10千克/米。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得
0分)
1.一天中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其最低值和最高值大概出现在 A.日出前后和午后2时
B.午夜24时和午后2时
C.日出前后和中午12时 D.午夜24时和中午12时
2.临近考试,很多初中生在晚上 11 时甚至 12 时后才入睡,这样不利于生长发育。因为晚上9时到凌晨1时,在深度睡眠状态下人体能分泌较多的 A.胰岛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3.在宾馆房间内,只有将房卡插入取电槽中(如图所示),用电器才能使 用。此时,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A.开关
B.电源
C.电阻
D.导线
第3题图 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 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B.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农业生产中提倡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5.将两只气球在化纤布料上摩擦后,相互靠近,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两只 气球
A.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6.下列现象属于植物感性运动的是
A.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总是朝着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当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就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C.牵牛花的卷须一旦接触到竿棍之类的物体就会缠绕在它们的上面
D.酢浆草的叶片,因光照和温度的改变而引起白天叶片张开、夜晚或雨天闭合下垂 7.中央气象台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关于寒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B.寒潮的多发季节是秋末、冬季和初春
C.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霜冻等天气现象 D.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天气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第5题图
B.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A.取用固体药品 B.滴加液体 C.称量物体质量 D.溶解固体 9.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对准“0”刻度线 B.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 C.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10.丽水市河流众多,利用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已建立了许多中小型水电站。在建水电站时,打隧道引水
主要是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11.随着里约奥运会开幕,中国的“拔火罐”走向世界。拔罐子时,先用火将小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将
罐子猛扣在患者的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后,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了圆形的血印。上述事实 A.只说明大气有压强 B.只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C.既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D.既无法说明大气有压强,又无法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第11题图 12.小明在摄影时,发现了奇怪的一幕:一只画眉在喂食体型巨大的杜鹃雏鸟。原来,杜鹃会将自己的卵
产到画眉巢中,孵化出来后,画眉像哺育自己的雏鸟一样哺育杜鹃雏鸟。下列对画眉这种行为的解释: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后天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2016年11月18日14时左右,“神州十一号”返回舱经过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安全降落
地面。关于大气各层气温的特点,下列图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14.小明、小勇和小秋按各自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如图所示。其中电路
图与实验数据不对应的是 ...
A.小明
第14题图 B.小勇 C.小秋 D.都不对应
15.如图所示是某金属圆柱体从水面缓慢浸入水中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
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圆柱体的高度是10厘米
B.当h为4厘米时,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3.4牛 C.浸没后,h继续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牛 D.圆柱体未浸没之前,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变大
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回答下列问题:
(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①味精、②粉笔灰、③汽油,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混合物属于
悬浊液的是 ▲ (填序号);
(2)若将一定量蔗糖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固体剩余,则该溶液一定属于 ▲
溶液。
17.如图是某取暖器的简化工作电路图。图中元件闭合开关 ▲ 时可以送热风,此时电路连 接方式是 ▲ 。为了安全起见,取暖器一般都要安装一个 跌倒开关S,使取暖器倾倒时整个电路断开,则跌倒开关S 应安装在图中的 ▲ 处(填“a”、“b”、“c”或“d”)。 第17题图 第15题图 是装有扇叶的电动机,元件R通电时会产生热。若18.如图所示,在水中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a管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b管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则b管中的气体是 ▲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 组成的。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A
第20题图 D C B
19.随着“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驾驶员看到有行人预过马路就会及时踩刹车,这种行为属
于 ▲ 反射。要完成这一反射,离不开神经元的参与,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 ▲ 两部分,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递的路径是 ▲ (用字母和“→”表示)。 20.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读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吹的是 ▲ 风;
(2)此时,乙地的天气情况是 ▲ 。
21.如图所示,将A、B两只相同的杯子口对口,相隔约1厘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杯杯口处放一只乒乓
球。用双手扶稳两只杯子,沿垂直于两杯的轴线方向,对着两只杯口之间的空隙快速吹一口气,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如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 ▲ (填“发光”或“不发光”)。如图乙,当用酒
精灯将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小灯泡发光,该实验说明玻璃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是 ▲ 。
23.如图,往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片刻后,U型管左侧液面将 ▲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硝酸铵溶于水时要 ▲ 。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成I-U关系图。由图可得
R1的电阻为 ▲
欧,这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伏的电源上,
电路中的电流为 ▲ 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共25分)
25.褪黑素(MT)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人们认为褪黑素对人的睡眠有着较
大影响。人在6岁时MT水平最高,之后逐年下降,到45~50岁时仅为幼年的1/2,到80岁时降至极低水平,MT白天分泌较少,黑夜分泌增加。科学家为探究“褪黑素对睡眠是否有促进作用”,选取30只月龄相同、体型相似、健康状况良好的小白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0毫克/千克、0.5毫克/千克的MT,放在相同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
(2)该实验每组小白鼠的数量为15只,目的是 ▲ ; (3)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
(4)根据所得结论,请列举褪黑素在现实生活中的一项应用 ▲ 。
26.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钾溶液50克,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请回答:
组别 A B 剂量(毫克/千克) 0 0.5 n 15 15 入睡动物数(只) 2 10 睡眠发生率(﹪) 13.3 66.7
第26题图 (1)实验过程中除缺少细口瓶外,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填名称); (2)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钾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 ; (3)在量取水时,最好选用量程为 ▲ (填“10”、“50”或“100”)毫升的量筒; (4)配制好溶液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
①氯化钾晶体不纯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有部分洒出
27.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俊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
程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厘米;②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
气;③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8.5牛;④记录整理数据;⑤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 ▲ ;
(2)根据小俊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等于 ▲ 帕。该实验中测得大气压值与当地当日
实际气压值相比偏小的原因是 ▲ ;
(3)小俊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
说明 ▲ ;
(4)如果到西藏去旅游,用同样方法做该实验时,弹簧秤的读数 ▲ 98.5牛(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28.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圆柱体金属块M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浮力与 ▲ 的关系;
(2)将该物块先后浸没在水中4厘米和2厘米深处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F1与F2的关系是 ▲
(填序号);
①2F1=F2 ②F1=F2 ③F1=2F2
(3)若要使该物体两次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存在三倍关系,应如何操作? ▲ 。
第28题图 2
第27题图 (1)根据A、E两图所测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此时所受的浮力为 ▲ 牛。分析比较A、C、E三图,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省丽水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期末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