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作者:王中江
来源:《文教资料》2016年第34期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对大学生、高校教育事业及自身的危害,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效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地位特殊、作用突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由于学生特性的变化、社会期望的提高、高校的扩招等,一些高校辅导员在众多的工作任务中普遍感到疲惫不堪,成就感低,职业倦怠现象逐渐显现并蔓延,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危害的基础上,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及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概述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人在工作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的状态。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经历及行业更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现象[1]。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主要指导者和大学生“三观”教育的主力军,其工作状态对高校教育质量及效果的影响重大。高校辅导员由于长期与学生直接接触而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随着当前大学生特点的变化、教育期望的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前,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首要因素[2]。在高压力的职业状态下,辅导员在工作中逐渐表现出工作兴趣减弱、动力衰退的状况。少数辅导员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而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职业倦怠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更影响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较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和思想状况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旦出现职业倦怠,辅导员对学生工作将产生冷漠的态度、抵触的情绪甚至负面的行为。这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向上心态的培养。在这种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及成因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