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外国文学史整理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外国文学史整理 一、副标题

1.《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 外省风俗

2.《布登勃洛克一家》副标题为:一个家族的没落 3.《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为:一个纯洁的女人 4.《红与黑》的副标题为:一八三0年纪事 5.《名利场》 副标题是 一个没有主角的小说 二、作者作品

1.司汤达 法国 《红与黑》《巴马修道院》

2.巴尔扎克 法国 《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3.福楼拜 法国 《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布瓦尔和佩库歇》 4.莫泊桑 法国 《羊脂球》《项链》 5.普希金 俄国 《叶甫盖尼·奥涅金》 6.果戈理 俄国 《死魂灵》《钦差大臣》

7.托尔斯泰 俄国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8.劳伦斯 英国 《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9.托马斯·曼 德国 《布登勃洛克一家》 10.玛格丽特·米切尔 美国 《飘》

11.海明威 美国 《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12.卡夫卡 奥地利 《变形记》

13.尤金·奥尼尔 美国 《琼斯皇》《毛猿》《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悲悼》 14.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15.菲茨杰拉德 美国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三、人物出处

1.“星期五”出自《鲁滨逊漂流记》 2.“卡西莫多”出自《巴黎圣母院》 3.露西、卡尔登出自《双城记》 4.英格拉姆小姐出自《简爱》 四、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14~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以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包括复兴古典文化和宗教改革两种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武器,旨在摧毁旧道德,建立新道德体系。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2.红与黑:是法国作家斯丹达尔(又译司汤达)的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作。《红与黑》第一个层面表现为爱情小说,它更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小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作者揭露了复辟王朝时期的腐败、黑暗以及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二,红与黑描绘了复辟王朝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三,红与黑对现实最尖锐的描写,是在第21至第23章中对贵族政权企图依靠外国势力干预政局的揭露。 主要内容: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的广阔生活画面。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3.钦差大臣:1836年果戈理发表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它改变了当时俄国剧坛上充斥着从法国移植而来的思想浅薄、手法庸俗的闹剧的局面。《钦差大臣》描写纨袴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从而揭露了农奴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

4.死魂灵:长篇小说,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死魂灵》描写的故事是一个惟利是图的生意人乞乞科夫来到某市,交结省长、民政厅长、警察局长等官僚,然后向该地地主收购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死魂灵,企图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出去,骗取大笔押金,但在丑事败露之际逃之天天。

5.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6.伪君子:法国作家莫里哀的讽刺代表作。《伪君子》完成于1964年,剧中主人公达尔杜弗是一个虚伪、狠毒的宗教卫士典型,他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口头上宣传苦行主义,实际上却贪恋美食、贪恋美色、贪恋金钱、贪恋人世的各种享受和乐趣,最后还出卖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主人,但最后终于还是暴露了自己的丑恶虚伪的嘴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该书鲜明地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7.歌德《浮士德》:是剧作家歌德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写的长篇诗剧。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浮士德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8.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栋梁》、《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他用犀利的笔锋

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9.玩偶之家: 三幕话剧《玩偶之家》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 10.威赛克斯小说:是小说的背景都在威塞克斯农村地区,故称“威塞克斯小说”。这些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后所引起的深刻社会变化,表现了农地的风习和农民的悲惨生活。威赛克斯的缔造者哈代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多尔切斯特渡过的,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日后成了著名的威赛克斯的原型。哈代的许多小说的背景都是发生在威赛克斯。

11.左拉《萌芽》: 本书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左拉的主要代表作,属于《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十三部作品,共七部四十章35.8万字。它以矿工生活,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矿工斗争为题材,是法国十九世纪文学中最出色、最重要的一部描写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杰作。它成功塑造了革命的无产者形象,正是因为这部小说,使左拉在全世界工人读者中获得了良好声誉。描述著“矿区内外一片黑色的煤炭和煤灰”,“矿工全身乌黑”,“吐出的痰是黑的,死时流出的血也是黑的。”

12.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我”一家人在去哲赛尔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态情形。

13.马克吐温《竞选州长》:这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早期短篇小说,以幽默、嘲讽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作者“我”代表独立党与斯坦华脱·勒·伍福特先生和约翰·特·霍夫曼先生(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代表人物一起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开始,“我”觉得自己有超过这两位先生的显著优点,但心里却像有一股浊流在涌动一样.过了几天“我”在阅读报纸时,发现了一篇关于:“我”的文章,“我”\竟然被指控有伪证罪.“我”当时惊愕不已,后来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指控起“我”来,给“我”加上了各种各样的罪名,尽管毫无事实根据,“我”也接二连三的收到了许多匿名邮件,大多是讽刺辱骂“我”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主要报纸都在大肆渲染“我”的罪名,使“我”放弃了竞选。

14.《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五、简答

1.荷马史诗的艺术结构特点(线索,时间顺序)

1)结构巧妙,布局完整。

两部史诗都涉及10年时间所发生的事,但都是采取戏剧式的集中。概括和浓缩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某一段时间上,从而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情节和丰富的生活画面浓缩成一个严谨的整体。《伊利昂纪》截取十年战争中最后一年的51天,以阿基琉斯的愤怒贯穿全诗,具体描写只集中在4天的激战。《奥德修纪》描写奥德修斯十年海上遇险及家庭的悲欢,但只写了42天发生的事。两部史诗都是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不枝不蔓。

2)人物形象塑造上,史诗的英雄形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特征,在于采用多种方法。 如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用固定的形容词、侧面烘托等手法写人物性格,突出其主要特征。

3)语言自然质朴。

比喻丰富、生动。多用重复手法等。 2.《神曲》的思想两重性,艺术结构

1 )表现了但丁对宗教和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双重态度。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猛烈批判教会的罪恶,揭露教皇对于世俗政权的野心等,但又不整个地反对宗教神学和教会,甚至还把宗教神学置于哲学之上,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

2)表现了他的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一方面,他从中世纪诗人的立场出发,表现了占统治地位的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陈旧思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后来人文主义思想家们肯定世俗生活相类似的思想感情。

3)《神曲》还表达了但丁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矛盾态度。在对待祖国前途和命运方面,一方面但丁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祖国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他所设想的统一方式却是空想的、错误的,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和人们的道德完善上。

4)但丁的《神曲》在对待人类文化的看法上,也典型地表现了双重性。一方面,他表达了虔诚的基督教思想,认为基督教文化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思想文化结晶。但是同时,但丁又对中世纪神学思想体系所排斥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和进步的异教思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和高度的评价。

5)而在整体上,但丁是作为一个人借助理性的力量反思、清理自己的灵魂,以期达到光明之境,却又将这种过程嵌在基督教的框架中,本身即表示了新旧交替时期的矛盾情境。 艺术结构:1)结构匀称 2)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3)首创意大利俗语创作 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1)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①多条情节线索平行与交错发展:友谊线索、复仇线索、爱情线索等)②场景的广阔性:《哈姆莱特》虽是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但所涉及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内的限制。③悲喜交融

2)人物个性鲜明:为了塑造好人物的性格,莎士比亚一是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

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容冲突。二是善于在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三是充分发挥独白的作用,通过独白,有力地提示了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和他思想性格发展的过程。

3))语言丰富多彩:一是语言的高度形象化,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二是语言的个性化,人物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地位及其所处的情境。如哈姆莱特的语言有时富于哲理,有时则是充满市井俚语,因场合、心境不同而不同。

4.《伪君子》主人公形象分析,达尔杜弗的形象,阿尔贡,桃丽娜 一,先分析达尔杜弗的形象。(伪善的,虚伪的,前后不一的宗教骗子) 1)假仁假义的伪善者

这一个表面上虔诚信奉天主的教徒,口口声声的说“把世界上一切看成粪土不如”但是却在奥尔贡的家里大吃大喝,还摆出主人的架子,什么都要管。 2)贪财贪吃贪喝贪色的掠夺者

在剧本第四场剧作中,奥尔贡与桃丽娜的对话,则能够从侧面刻画出达尔杜弗好吃好喝的丑态了;接着的第三场戏剧更是把达尔杜弗的好色表露无遗:他明目张胆地向欧米尔调情,曲解上帝的意旨,原来所说的“一心一意拜上帝,尘世与我无关”都是虚假的托辞。 3)无耻狠毒的残害者

当达尔杜弗的虚伪被揭露出来,他的真面目被奥尔贡看穿了,就在那时候,达尔杜弗便展示了他狠毒无耻的一面;恩将仇报,还要陷害奥尔贡一家。 二,再分析桃丽娜的形象。 1)聪明机智,敢怒敢言

她言辞犀利,机智聪明,看穿达尔杜弗的丑陋面目,桃丽娜敢怒敢言,她敢于责备家里的愚昧专制者奥尔贡,据理力争,直面呵斥。 2)民主自由的化身

作为侍女的桃丽娜,敢于向封建专制挑战,在《伪君子》这一剧作中只有她是无畏与自由的。她鼓励玛利亚娜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敢于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善,敢于指责奥尔贡的无知愚昧??桃丽娜是剧作中民主自由的形象化身。 三,奥尔贡形象

他是一个不辨真假、一意孤行、执迷不悟的商人形象。如,家里的所有人都看清了达尔杜弗的虚伪嘴脸,惟独奥尔贡他自己却对骗子很信任,崇拜得五体投地,不但要将女儿嫁给他,还把自己的家产都送给了他。在大密斯将真相揭露出来之后,不仅不相信儿子的话,反而将其赶出家门,并剥夺其继承权。

四,谈谈《伪君子》的艺术特征(讽刺戏剧,古典主义戏剧) 1)“三一律”的应用 2)侧面描写手法的应用

3)剧本语言对白诙谐辛辣,带有讽刺意味 4)情节跌宕起伏,喜剧中却融入了悲剧元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外国文学史整理在线全文阅读。

外国文学史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45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