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是最为显著的变化,中国妇女从“五四”时期“脚”的解放(废除缠足),解放后“手”的解放(参加工作),到现在“脑”的解放(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高新技术的掌握),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已有很大的提高,其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大批优秀的女性人才步入政坛、商界,在不同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社会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们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人的个性和潜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在这种形势下,一个领导者的权威和领导力,不仅取决于权力因素,也取决于边缘素质和个性魅力等非权力因素。女性的自主意识和自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表现出鲜活的特点、闪亮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风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女干部的感召力和部属对女性领导的认同感,促使女干部领导能力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充分展示女干部的性别魅力和独特个性。
4、经济全球化促使女干部领导能力由单一的专业管理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比知识本身重要,技术标准比技术本身重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促使女干部领导能力由单一的专业管理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既要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也要有管理方面的知识;既要精业务也要懂
经济;多管齐下,综合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也更有利于女干部向更高领域或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展。
二、影响女干部领导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传统思想的制约
“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从主、客观两方面都制约着女干部领导能力的正常发挥。
在主观上,一是女性参政的自主意识不强。一些女干部低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能力,缺乏参政意识和拼搏精神。有的女干部是因为被鼓动或政策照顾而走上领导岗位的,并非自觉、自发地“我要参政”,这种缺乏自主意识的“要我参政”,导致女干部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低。
二是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传统观念导致女干部更容易强化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而淡化参政意识,当事业与家庭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家庭而放弃事业,无形中增大了女性自身进入政治、经济等社会主导性活动领域的难度。
三是不能把智力发展、能力发挥到极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女干部处于两难境地,形成双重人格,一方面诅咒传统,一方面却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如:不善于宣传自己,压抑参政欲望;或者把事业、命运、前途系在丈夫、子女身上,甘愿自我牺牲,放弃追求,这也往往是很多女干部在社会、家庭双重
压力下,在畏难心理驱使下,面对现实的无奈选择。这种选择使女干部压抑了自身的才华,造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在客观上,一是女性参政的空间狭窄。由于社会自然分工的不同,女性承担着繁衍后代的任务,使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占有的资源远远比男性少,也因此造成社会对女性发展的局限,拉大了女性与男性在政治领域发展的差距。如在安排深造时,选男不选女;在推荐后备干部和班子人选时,推男不推女,都使得女性在自我发展中与男性机会不等,进而造成男女从政的社会环境不平等。
二是对妇女参政缺乏使命感和紧迫感。妇女参政的意义还没有完全被全社会真正认识,女性进步的环境不宽松。个别地方对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认识不到位,对女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存在应付状态,甚至存在“凑数观念”,把“各级领导班子至少要有一个女干部”这一规定,在执行中往往变成“至多有一个女性”, 且往往是“无知少女”(无党派、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女性)集于一身,认为达到党委规定的女干部的比例要求,就算是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而没有认真体会比例要求的涵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培养和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开展。
三是女干部缺少锻炼多方面领导能力的机会。个别地方对女干部担任领导职务不放心、不敢压重担,致使许多女干部工作经历比较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比较缺乏,没有得到锻炼多方面领导能力的机会。同时,女干部队伍流动性差,机关、事业单位的女
干部极少交流,而且多数被安排在办公室、后勤等部门,做具体事务的多,参与决策的少,严重影响了女干部素质的提高,限制了女干部领导能力的发展,制约了女干部的成长和进步。
(二)社会环境的制约
社会对女干部的求全责备,使女干部提高领导能力缺乏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是社会对男女参政的评价使用双重标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社会并不大接受女性担任要职,女性若争取权利便会遭受贬斥。同样是外向型人才,男同志被认为是思想解放、有开拓精神,女同志则被看成是不稳重、太张狂;同样是埋头工作、不拘小节,男同志被认为是事业心强、有进取精神,女同志则被看成是不会生活、缺乏女人味。男同志成功了,提拔晋升,社会赞许,家人高兴,成功者像进了加油站,加大“马力”向更大的成功进发;女同志成功了,则枪打出头鸟,桃色新闻纷纷出笼。偏见、非议、不良的社会舆论压抑着女性,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中伤,保护家庭免受离散,多数女性只能默默无闻,不敢在事业上有新的作为,对权力和领导活动的参与望而却步。
二是社会对女性参政要求苛刻。尽管当代的女性领导比例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对女性领导的领导行为及领导能力仍持怀疑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具有开拓精神、领袖素质高的男性更宽容、更赞许、更鼓励,社会倾向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对于具有远见卓识和敢冒风险的女性,则求全责备、难
以包容,倾向于用传统“女人”的标准来看待她们,要求她们,由于社会的苛刻要求,使很多女干部对参政失去信心,对更高领导岗位望而却步。
三是社会对女性参政设制的无形障碍多。主要表现在:第一成长慢、成长难。由于女干部在领导层只占极少数,在经济主战场的更是廖廖无几,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因而造成女干部培训的机会少,轮岗的机会少,锻炼的机会少,培养女干部的周期长,有的女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一辈子。同时,如果女干部干得好,引来的是更多的排斥与嫉妒,若干得不好,别人就会说女干部确实不行,从而使女干部群体受到影响,造成整个女干部队伍成长慢、成长难。一个男性管理者在40岁的时候会迎来事业的巅峰期,而一个女性在人们看来,40岁便渐进事业的老化阶段,政治生命的黄金时期短暂而急迫。第二,成长过程存在着严重的性别障碍。在培养选拔女干部时,领导大多比较慎重,对男干部的任用可以再一再二再三地提交研究,女干部如果第二次被提交会上,就可能会有疑问,可能会有绯闻,造成正直的领导也会因避嫌而放弃;同时在交往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性别障碍,受传统思想影响,女干部在与男领导干部交往时慎之又慎,怕引来非议,因而限制了女干部领导能力的正常发挥。
(三)理论研究的制约
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也制约了女干部领导能力的提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女干部领导能力初探(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