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棒左右半径的1.5倍。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以5-10cm为宜。振捣时应采取快插慢拔的振捣方式,每一点的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振捣时振捣棒应与侧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防止损伤模板。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漏振、重复振捣和过振,以保证梁体的拆模质量。 d、混凝土养护 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对梁体顶面及侧面采用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液表面覆盖保温材料。箱梁内部采用蒸汽养护,将梁体端部用保温材料封口,在梁箱体内布置一定数量的火炉,火炉上放置盛满水的铁锅,通过加热水产生的蒸汽进行养护。 预应力安装 (1)纵向预应力钢束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波纹管在绑扎梁体钢筋时进行安装。对波纹管进行准确度定位,并与梁体钢筋连接牢固。若预应力管道与梁体钢筋相抵触时,可适当移动钢筋位置,优先保证预应力管道位置正确。 (2)预应力管道采用的波纹管直径均为97mm,波纹管需要要接长时,采用专用接头,接头波纹管直径比主体波纹管直径略大,将两根需要接长的波纹管穿进其中,并用胶带缠裹、密封。 (3)为保证波纹管的线形,沿波纹管长度方向设置定位钢筋网。定位钢筋网纵向按照50cm间距布置,在管道转折点处定位网间距加密为30cm,确保定5 预应力张拉 位后管道轴线偏差不大于5mm。 (4)预应力管道与喇叭口连接处应保证垂直于锚垫板。 (5)浇注梁体混凝土时,振捣棒应与预应力管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振捣棒振穿管道。为避免因管道漏浆造成预应力管道堵塞,在梁体混凝土浇注前,应在管道内穿入保护衬管,衬管为塑料管,直径比管道直径小2-3cm。梁体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及混凝土浇注完毕,混凝土初凝之前要安排专人定时活动衬管。待混凝土初凝之后将衬管抽出,清理衬管表面的水泥浆,等待下次使用。 (6)钢绞线应采用圆盘切割机进行切割,不允许用电焊、气焊切割。钢绞线及锚具应避免生锈及局部损伤,以免影响受力性能。 (7)钢绞线采用人工穿引,钢绞线端头缠裹塑料胶带,减小钢绞线在管道
11
内的摩擦力。如因管道部分变形、漏浆造成人工穿引困难,则采用卷扬机牵引钢绞线。 (8)钢绞线下料时应考虑锚下预留的张拉工作长度,钢绞线每个张拉端预留的工作长度不小于0.8m。 预应力张拉 (1)预应力应分段一次张拉完成,预应力张拉顺序如下: a、灌注A1梁段,张拉2W1、2W2、2W3、2W4、2T1、2T2、4T3。 b、灌注A2梁段,张拉2W5、2W6、2W7、2W8、4T4、2T5。 c、灌注A3梁段,张拉2W9、2W10、2W11、2W12、2T6。 d、梁体逆时针水平转体45度,转体施工完成。 e、灌注A4梁段,张拉4T7、4B1、8B2、4B3、4B4、4B5。 (2)预应力的张拉是在箱梁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同时砼龄期不小于5天进行,采用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施加预应力值以油表读数为准,实际伸长量作为校核。 (3)主梁纵向预应力共设置顶板预应力钢束(T)、底板预应力钢束(B)、腹板预应力钢束(W)三种。顶板钢束、腹板钢束均采用12-φ15.2的钢绞线,锚具使用M15-12及M15-12P 型。底板纵向钢束采用15-φ15.2的钢绞线和M15-15 型锚具。 (4)预应力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顺序进行张拉,预应力钢束除腹板位置外,均采用两端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时,两端应保持对称张拉,保证两端伸长量大致相等。钢绞线采用从外到内左右对称张拉的方式进行,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1束。 JJ 12
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压浆,为保证管道压浆的密实性,采用真空压浆法。压浆方法为: 清理锚垫板上的灌浆孔,保证灌浆通道通畅。 按真空灌浆施工设备连接图将设备连接好。 搅拌水泥浆使其水灰比、流动度、泌水性达到浆体技术要求指标。 6 管道压浆 启动真空泵抽真空,使真空度达到-0.06~-0.1MPa 并保持稳定。启动灌浆泵,灌浆过程中,真空泵保持连续工作。 待抽真空端的空气滤清器(或透明网纹管)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后打开排气阀,当水泥浆从排气阀顺畅流出,且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当时,关闭抽真空端所有的阀。灌浆泵继续工作,压力不小于0.5MPa 左右,持压不小于2 分钟。关闭灌浆泵及灌浆端阀门,完成灌浆。拆卸外接管路、附件,清洗空气滤清器及阀等,接到另一孔道重复以上步骤继续压浆。 7 拆除模板 模板的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 拆模时严禁抛扔模板。 不允许采用猛烈敲打然后强扭等方法拆除模板 正常温度下,砼浇筑后8小时可松动穿墙螺杆。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和涂刷脱模剂; 如果梁体转体到位后再施工附属设施,对既有线行车安全影响太大,且必须设置防护措施。所以梁体预制完成后,转体之前进行梁体附属设施的施工。 挡砟墙 按照设计图纸在翼缘板端部设置高度为350mm的挡砟墙,灌注梁体混凝土8 附属设施施工 时预留挡砟墙钢筋,待梁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支设挡砟墙模板,浇注挡砟墙混凝土。挡砟墙下缘5cm高度的混凝土与梁体混凝土一起灌注。挡砟墙每隔2m设置一道断缝并以油毛毡填塞。 防排水系统 为满足桥面排水需要,梁体顶面挡砟墙内侧设置2%的人字形排水坡,桥面排水系统应易于检查维修,排水速度快,使桥面不产生积水。泄水管采用硬质 13
聚氯乙烯管,沿梁体纵向4m设置一处,泄水管位置一定范围内设置汇水坡,以保证集水效果。 泄水管安装完毕后安装桥面排水系统,因本桥跨越既有铁路,故采用集中排水。集中排水系统由桥面泄水管、梁底水平纵向集水管、梁底水平横向集水管和竖向泄水管组成。桥面泄水管在浇筑梁体混凝土前预埋安装。纵横向集水管、竖向泄水管自身通过弯管及三通管连接,与梁体或墩身等实体结构通过管卡连接牢固。 人行道支架及避车台 挡砟墙外侧设置人行道支架,人行道支架在加工场内整套加工成型,梁体施工时预埋人行道支架T钢,梁体施工完毕后安装角钢支架,并铺设步行板。 在两侧人行道上按照间距30m左右设置避车台,避车台以人行道栏杆支架作为支撑体系。在梁体施工时应注意预埋避车台U型螺栓,用以固定避车台斜向支撑角钢下端。 五、工序签认
为规范对工序质量控制点、关键点的检查,强化各工序质量安全的过程控制,确保施工工序管理的可追溯性。对施工工序管理实行检查签认制度,各级管理、技术人员要根据行为管理的具体要求,按规定频次对各关键工序进行检查、签认。工程结束后由监理单位移交项目管理机构安质部。 附:关键工序签认表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56mT构转体梁现浇梁工序管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