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解:(1)先来先服务:磁头移动顺序为:20→10→22→20→2→40→6→38,磁头移动共146柱面。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磁头移动顺序为:20→20→22→10→6→2→38→40, 磁头移动共60柱面。
SCAN算法:磁头移动顺序为:20→20→22→38→40→10→6→2, 磁头移动共58柱面。
(2) 由此可见, 先来先服务算法简单,但是效果不好,缺乏灵活性.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算法使平均等待时间得到改善,可以获得很好的寻道性能,但是会导致某些请求访问的进程“饿死”。SCAN算法很好的避免了进程“饿死”现象,同时也 获得很好的寻道性能。
4. 解:根据题意,分配给进程的内存块数为3,而页面的引用次序为:3﹑3﹑1﹑3﹑2﹑3﹑0﹑2﹑1﹑2﹑3﹑0﹑1﹑1。
LRU算法的情形:引用页33313132312页框303022110223132003210311FIFO算法的情形:引用页33313132312页框300122123032010311
因此可以计算出,采用LRU算法时,缺页次数为8,采用FIFO算法时, 缺页次数为6。
LRU算法用最近的过去来作为预测最近的将来的依据,一般认为其有较好的性能,但实现时,要记录最近在内存的每个页面的使用情况,比FIFO困难,其开销也大.有时,因页面的过去和未来的走向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如上面,LRU算法的性能就没想象中那样好。
5. 解:(1)该文件系统中一个文件的最大长度可达:
10+170+170×170+170×170×170=4942080块=4942080×512字节
第 6 页 共 8 页
=2471040KB
(2)5000/512得商为9,余数为392。即逻辑块号为9,块内偏移位392。由于9<10,故可直接从该文件的FCB的第9个地址项处得到物理盘块号,块内偏移地址为392。
15000/512得商为29,余数为152。即逻辑块号为29,块内偏移位152。由于10<=29<10+170,而29-10=19,故可直接从该文件的FCB的第10个地址项处,即一次间址项中得到一次间址块的地址;并从一次间址块的第19项中获得对应的物理盘块号,块内偏移地址为152。
150000/512得商为292,余数为496。即逻辑块号为292,块内偏移位496。由于10+170<=292<10+170+170×170,而292-(10+170)=112,112/170得到商为0,余数为112,故可从该文件的FCB的第11个地址项处,即二次间址项中得到二次间址块的地址;并从二次间址块的第0项中获得一次间址的地址,再从一次间址块的第112项获得对应的物理盘块号,块内偏移地址为496。
画出索引节点图(略)
(3)由于文件的索引结点已在内存,为了访问文件中某个位置的内容,最少需要1次访问磁盘(即第一次可通过索引结点的直接地址直接读文件盘块);最多需要4次访问磁盘(第一次访问是读三次间址块,第二次是读二次间址块,第三次是读一次间址块,第四次是读文件盘块)。
6.解:
初始化:begin SR,SM1,SM2,SP:semaphore; B1,B2: record ;
SR:=1; SM1:=0; SM2:=1; SP:=0; Cobegin Process read
X: record; Begin
Repeat
X:=接收输入设备上的一条记录 Wait(SR); B1:=X;
Signal(SM1); Until false
End ; Process move
Y : record;
第 7 页 共 8 页
Begin
repeat
wait(SM1);
Y:=B1;
Signal(SR);
Process y(加工Y);
Wait(SM2); B2:=Y;
Signal(SP);
Until false
End;
Process print
Z: record;Begin
repeat wait(SP);
Z:=B2;
signal(SM2); print Z; Until false
End ; Coend;
End;
第 8 页 共 8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操作系统》模拟试卷3及参考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