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连续:脱溶相一旦形成,其周围一定距离内母相均变成饱和状态,出现与原始成分截然不同的分界面。 (2)普遍/局部
普遍:脱溶在整个固溶体上基本同时发生,新相分布均匀。 局部:脱溶相只在局部区域产生。
例:固溶体脱溶定义,说明连续脱溶与不连续脱溶母相成分变化特点。
考点2:脱溶过程(Al-Cu脱溶为例) 脱溶序列:α相→GP区→θ''→θ'→θ GP区:原子偏聚区;θ''、θ'是过渡相。 (1)GP区(溶质原子偏聚区)
形成条件:在过饱和度较大或者过冷度较大的条件下形成。例如铜铝合金淬火。
结构变化:Al点阵中的铜原子富集,与α相未分开,无界面,但由于Al、Cu半径不同,会出现应变区。
组织形态:电镜下无法分辨,但存在应变区,引起衍射变化。
影响:时效温度上升,扩散加强,过饱和度、过冷度降低会导致GP区尺寸变大,密度变小。
(2)θ''相的形成(共格关系)
当时效温度较高时,脱溶过程就从GP区进一步发展(这里是将已经淬火的过饱和铜铝合金进行时效,升温过程)
θ??既可由基体α中生核并借助GP区溶解而长大,也可以由GP区转化而成。要借助电镜观察。
(3)θ'的形成
非均匀形核,易在螺型位错线或是亚晶形核; 半共格关系,一般的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4)θ相形成
θ相分布不均匀,易沿原晶界生核长大; θ既可以在α中长大,也可以在θ?中长大; θ相与旧相非共格、光学显微镜可观察。
(5)总结
凡是既无GP区也没过渡相的合金,其时效效果差; 时效:金属或合金在大气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和晶格沉淀而使强度逐渐升高的现象。
GP区大多共格,过渡相一般为共格、半共格,可均匀分布,也可非均匀分布;
从相变驱动力来看,平衡相最有利,但从相变阻力(应变能、界面能)来说,GP区、过渡相都是力求沿阻力最小的途径而进行相变。
例:以Al-Cu 4.5%为例,分析过饱和固溶体脱溶分解过程,并讨论脱溶温度的影响。
考点3:脱溶强化 (1)时效强化现象 ①各合金硬度都随时间变化,先增大到峰值后有随时间逐渐降低(过时效);
②合金过饱和度越大,硬化越早(孕育期短),达到的峰值也大; ③硬度峰值位于θ''充分发展阶段,θ'出现后硬度开始降低。 ④某些饱和度很低的合金峰值位于θ'相的位置。 ⑤时效温度下降(过冷度变大),峰值越高,但到达峰值时间长。 (2)脱溶强化机理:绕过机制跟切过机制
例:简述固溶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的机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强化教程(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