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二)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2015.5.7
第Ⅰ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上世纪50年代,ABS“防抱死系统”开始应用于飞机和火车。现在,ABS系统几乎已经成为民用汽车的标准配置。一实验小组做了某型民用汽车在有、无ABS的情况下“60~0km/h全力制动刹车距离测试”,测试结果如图所示。由图推断,两种情况下汽车的平均加速度之比a有:a无 为(A)
A.4:3 B.3:4 C.3∶2 D.2∶3
15.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C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细线的一端系在斜面体顶端的立柱上,另一端与A球连接,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相等的A、B两球连接。弹簧、细线均与斜面平行,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两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B.球A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θ C.斜面体C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和C的重力之和 D.地面对斜面体C无摩擦力
16.某同学模拟“远距离输电”,将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A、B为理想变压器,灯L1、L2相同且阻值不变。保持理想变压器A的输入电压不变,开关S断开时,灯L1正常发光。则(D)
A.仅闭合S,L1变亮
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第1页(共11页)
B.仅闭合S,A的输入功率变小 C.仅将滑片P上移,L1变亮
D.仅将滑片P上移,A的输入功率变小
17.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平行板电容器与恒定电源保持连接,甲图中B板接地,乙图中A板接地。丙、丁两图中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丙图中B板接地,丁图中A板接地。P为两板空间中的一点,现保持A板位置不变,将四个图中的B板均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四个图中P点的电势不变的是(D)
18.如图所示,拉动齿条可使玩具陀螺转动起来.设每次拉出齿条的长度都相同,则(CD)
A.拉出齿条的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B.拉力F做的功全部转化为陀螺的动能 C.若拉力F越大,则陀螺获得的动能越大 D.若拉力F越大,则拉力F的功率就越大
19.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1和2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D)
A.两颗卫星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 B.卫星1加速后即可追上卫星2
R2gC.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均为2
rD.卫星l由位置A运动至位置B所需的时间可能为7?r3Rr g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第2页(共11页)
20.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两个带电量均为+q的小球A、B通过两根长度均为L的绝缘轻绳悬挂.两球静止时,两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60°。用一个外力作用在A球上,使A球缓慢地绕悬点O做圆周运动,在A球运动至最低点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两球构成的系统电势能增加
qEL 2B.两球构成的系统电势能增加qEL
C.两小球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减少(23-3)qEL
(3-)qEL D.两小球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减少
21.如图1所示,单匝矩形线框相邻两边分别长为L和2L,从中线OO?处对折,且保持折角??90?不变。如图2所示,使线框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绕竖直方向的OO?轴匀速转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框电阻为R,从图2所示位置(线框的OO?CD部分与中性面重合)开始计时,取A?B?C?D?A为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322BL2??cos(?t+) A.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i?R4BL2??cos?t B.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i?RC.在t?0时刻,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最大 D.从0~?时间内,感应电流方向改变1次 2?
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第3页(共11页)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相机拍出的照片如图所示。图中下方是一把总长度为1m的米尺,O点是小球的抛出点,A、B、C是小球平抛轨迹上三个不同时刻的位置,OM是水平线,MN是竖直线,OA、OB、OC连线的延长线与MN交点的距离分别为y1和y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OM=40.0cm,y1=4.0cm,A、B、C三点在水平方向的间距x1=3.2cm,在照片上量出米尺的长度为10.0cm,x2=6.4cm。
(1)若小球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t,则经过B、C所用的时间为____2t____; (2)照片中的y2= 8.0 cm;
(3)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v0= 4 m/s。
O x1 A B x2 M y1 C y2 10cm 米尺 22.(7分)(1)2t 2分 (2)8.0 3分 (3)4 2分 解析:
位移偏向角:tan??N
gt 2v0gLt 2v0gLx 22v0竖直线上投影的纵坐标:H?OM?tan??可见,投影点在竖直方向做匀速下降。而x?v0t,所以: H?故?H?
y2x2gL 则??x? 即y2?8cm 解得v0?4m/s 22v0y1x123.(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d= 0.381~0.383 mm;
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第4页(共11页)
(2)用图2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金属丝的电阻Rx(阻值约为15Ω)。实验中除开关、若干导线之外还提供下列器材: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k?) 电流表A1(量程0~200mA,内阻约3?)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 滑动变阻器R1( 0~50?) 滑动变阻器R2( 0~200?) 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电流表应选 A1 ,滑动变阻器应选 R1 。(选填器材的名称符号)
(3)若通过测量可知,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为I,金属丝两端的电压为
??U,由此可计算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 ?Ud24IL 。(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
④在按图2电路测量金属丝电阻的实验中,将滑动变阻器R1、R2分别接入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以R表示滑动变阻器可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以RP表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PP电阻值,以U表示Rx两端的电压值。在图3中U随 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图线中实
R线表示接入R1时的情况,虚线表示接入R2时的情况)
23.(8分)
①0.381~0.383(2分);②A1 R1(2分);③??
24.(14分)如图1所示,“
”型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的水平表面AB粗糙,与水平面
夹角θ=37°的表面BC光滑。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斜面BC的长度L; (2)滑块的质量m;
(3)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Ud24IL(2分);④A(2分)
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第5页(共11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高三5月供题训练(二)理综物理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