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03)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概况
总建筑面积42166.9平方米 负荷估算
1#楼~11#楼(总部型研发)建筑面积36170.9㎡,按100 W/平方米 P=36170.9x100x0.8=2893.7kw
12#楼~15#楼(配套商业)建筑面积5996㎡,按100 W/平方米
P=5996x100x0.8=479.7w
供配电系统
10KV高压电源由园区10KV开关站引来。10KV电缆沿道路敷设。各楼380/220V进线由配电所引出。
一般照明以荧光灯为主,车库、地下室、站房及走到以节能灯为主,其他除有装饰要求外,一般选用高效低耗的节能型荧光灯及高效金属卤化物灯。除普通照明外,设事故照明、疏散照明。 所有疏散照明、应急照明系统均采用EPS集中照明。
防雷与接地
本建筑群为三类防雷建筑,配电为TN-C-S(TN-S)系统(以当地供电局要求为准),每一单体设置一共用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欧姆,接地极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
屋顶沿女儿墙敷设避雷带及避雷小针,利用结构柱内主钢筋作引下线,利用基础内主钢筋作接地极。
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作为大楼的总等电位联接,各别墅内的卫生间。
厨房等设辅助等电位连接。 弱电系统
本工程设:电话通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保安监控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能源控制系统等。为向住宅区提供完善的信息通讯服务并提高物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根据业主要求,设置计算机局域网。每户设多媒体用户接线盒,语音、数据通讯及有线电视均引到盒内。对建筑内的空调、电梯、水泵、公共照明及室外泛光照明等用电设备采用节能措施,以节省能耗,提高效率。
4、燃气工程 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1#楼~15#楼需要使用燃气,具体用气量待施工图阶段确定。 5、垃圾收集
按照上层规划,本区块的垃圾统一接入园区真空垃圾回收系统。
按建设部颁发的标准设置,相邻果壳箱间距为50米/只,交通干道间距为80米/只,一般道路间距为100-120米/只。
消防规划
室外消火栓从室外消防环状管网上直接接出,沿道路不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布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采用SS150地上式室外消火栓。
环保节能设计
低碳,环保,节能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技术材料,倡导绿色低碳建筑,以此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本
案环保节能设计的理念融入每个设计细节,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和材料的运用,体现科技感和前瞻性,给人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建筑体验。
1.太阳能
产业科研办公楼部分采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电能经过转换逆变后反售给市电网。 内部道路、地下车库照明采用太阳能技术,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减少电能的消耗。 2.中水回收系统
利用景观水池,收集雨水,将雨水和生活污水作为水源,经过设备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小区绿化的灌溉及景观水的补充,在减少污水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建筑单体节能设计 设计依据: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3-200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建筑》分册
节能措施
屋顶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
热反射涂料。外墙保温材料:隔热反射涂料 外窗(含透明幕墙):a:隔热金属型材(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中空玻璃, 传热系数2.40W/m2.K,自身遮阳系数0.50.b: 铝合金中透光热反射玻璃,传热系数6.50W/m2.K,自身遮阳系数0.49。 注:外窗的水密性为3级,可见光透射比0.40,抗风压性为4级。
人防设计说明
本规划根据当地人防部门要求,所需人防面积=42166.9X2%=843.3㎡,人防地下室具体位置结合配套住宅统一设置在A03-02地块G2#楼地下室。
无障碍设计说明
项目入口广场、主要路口设置缘石坡道,并在主要联系道路人行道设置盲道。公共绿地与活动场地入口设置缓冲防滑平台与提示盲道,其内部通道的 台阶、坡道及其他无障碍设置入口前设置提示盲道,主要联系坡道与台阶处按要求设置扶手,休息座椅旁设留轮椅停留位置;
各建筑单体设置宽度不小于1.2米,坡道不大于1/12的短斜坡面入户,入户门宽度均大于1.2米。室内均设置客用电梯,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等部位作无障碍设计。内部房间尺寸、门窗设置及电气设计均可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建筑单体设计简介
1、1#、2#、3#、4#、5#、6#、7#、8#、9#楼、10#楼、11#楼——总部型研发楼
A02地块11栋总部型研发楼由40个独院式办公单元组成,是企业总部办公的理想场所。每户占地约800到1000平米不等。局部三层。结合海南特殊的气候环境,底层采取架空处理,结合独享的院落景观环境,可作为企业招商洽谈、形象展示及贵宾接待。二层及三层可自由划分为大小不等的办公空间。
科研办公建筑形体由连续半片折绕而成,力求体现其逻辑性和单纯性,立面围合采用 Low-E玻璃,以营造简洁、通透的办公环境。
总部型研发楼建筑高度 10.8m,局部3层,为联排院落式多层,总建筑面积约为36170.9平方米。
2、12#、13#、14#、15#楼——配套商业楼
配套商业楼是由四栋独立的二层建筑围合、交织而成的步行商业空间,功能包括餐饮、超市及部分零售,可根据不同业态灵活划分,由一层可通过设置的多部户外楼梯通达二层。二层局部设置了公共露台。配套商业建筑高度 9.3m,2层,总建筑面积约为5996平方米。
结构设计说明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海南国际信息产业园西北侧,总用地666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166.9平方米。为整个海南国际信息产业园的启动区,拟安排研发楼(1-11#楼)和配套商业(12-15#楼)。 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中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 全国规范、规程及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设方提供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其他专业提供的资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规划设计说明(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