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踪示波器 2. 万用表 3. 主机面板 三,预习要求
1. 复习三角波,正弦波交换有关内容 2. 熟悉本实验线路的工作原理
3. 根据实验线路中给定的参数,当Vim=7V,Vr=±6.6V,二极管导通电压使用实测值,计算折线各转折点的电位值及各段折线对应输入三角波的电压传输系数︳Af︱ .
四,实验原理说明
非先行波形变换电路具有各自特定的非线形传输特性,当输入端加上某一形状的信号时,输出端可得到另一种形式的信号,各输入和输出波形间可用对应的曲线表示其关系时,在电路上可用拆线来逼近.二极管函数电路就是一种用折线逼近曲线的非线形波形变换电路.
Rb1 D1 Ra1 Rb2 +Vr D2 Ra2
D3 Ra3 Rb3 D4 Ra4 Rb4
D5 Ra5 Rb5 -Vr
D6 Ra6 Rb6
Rf2
Rf1 - Vo Vi W +
图6-1 二极管正弦函数变换电路
图6-2是图6-1所示电路的输出折线与输入三角波1/4周期的对应关系图.为使输出折线逼近于正弦波,在输入三角波的/4周期中,选定t1=5/18·T/4,t2=5/9·T/4,t3=7/9·T/4,t4=T/4.
当Vim为三角波的峰值时,ti-t4对应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值分别为
︳Vi1︳=0.28Vim ︳V01︳=0.28Vim ︳Vi2︳=0.56Vim ︳V02︳=0.5Vim
V/Vim
1.0 0.9 Vi/Vim 0.8 0.7 0.6 Vo/Vim 0.5 0.4 0.3 0.2 0.1 0 t1=5/18·T/4 t2=5/9·T/4 t3=7/9·T/4 t4=T/4
图6-2 正弦波折线与三角波间的对应关系
︳Vi3︳=0.78Vim ︳V03︳=0.61Vim ︳Vi4︳=0.5Vim ︳V04︳=0.65Vim
折线各段对应的斜率即传输系数的绝对值与电路参数的关系是 ︳
Af1
︳
=V01/Vi1=1=Rf2/Rf1
︳
Af2
︳
=(V02-V01)/(Vi2-Vi1)=0.79=Rf2//Ra1/Rf1
︳Af3︳=(V03-V02)/(Vi3-Vi2)=0.5=Rf2//Ra1//Ra2/Rf1 ︳Af4︳=(V04-V03)/(Vi4-Vi3)=0.18=Rf2//Ra1//Ra2//Ra3/Rf1 而折线的各转折点电压与电路参数的关系是
V01=-(Ra1·Vr/Rb1+(Ra1+Rb1)·Vd1/Rb1) V02=-(Ra2·Vr/Rb2+(Ra2+Rb2)·Vd2/Rb2) V03=-(Ra3·Vr/Rb3+(Ra3+Rb3)·Vd1/Rb3)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正确连接直流电源,将示波器的两路输入线分别至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2. 将实验箱上的信号发生器波形选择档调到三角波档,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信号幅度,使输入电压最大值Vim=7V,调节信号频率,使fo=1KHZ
3. 将K1-K6开关分别拨向右,使各二极管支路分别接通,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并用示波器测量各折线转折点的电压值V01-V04及各转折点对应的输入电压值Vi1-Vi4,并作记录. ︳Vi1︳= ︳Vi2︳= ︳Vi3︳= ︳Vi4︳= ︳V01︳= ︳V02︳= ︳V03︳= ︳V04︳= 实验报告要求
1. 若增大或减小Vim,输出波形将有怎样变化
2. 若接通或断开某一个二极管支路,对其他二极管支路的正常工作有无影响
3. 整理实验结果,由测量记录计算出各段折线对应输入波形的电压传输系数的绝对值︳Ar︳,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说明误差原因.
实验七 集成乘法器构成的振幅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了解调幅与检波的工作原理 2. 通过实验了解集成模拟相乘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用示波器测试调幅度
二.实验设备
1. 双踪示波器 2. 高频信号发生器 3. 万用表 4. 实验板B3
三.预习要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频实验指导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