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o,将测的数据填入边3.3,频率偏离范围可根据实测来确定.
表3.3
F(MHZ) Vo 10.7 R=10K? R=2K? R=47K? 计算fo=107MHZ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及回路的通频带和Q值
(5) 改变谐振回路电阻,即R分别为2K?,470?时,重复上面测试,
并填入表3.3,比较通频带情况
实验四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在实验三的基础上继续完成该实验 1,实验线路见图4-1
L3 +12V C6 C7 R1 C3 CT1 CT2 C4 L2 C5 L1 OUT C IN C1 V C=3P,9P,12P R2 R3 C2
图4-1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 用扫频仪调双回路谐振曲线接线方法同上3(30.观察双回路谐
振曲线,选C=3pf,反复调整CT1,CT2,使两回路谐振在10.7MHZ (2) 测双回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按图1-2接线,将高频信号发生器
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选C=3pf,置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10.7MHZ, 反复调整CT1,CT2两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最大,此时的频率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电压不变,改变频率,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测的对应的输出频率f和电压值,填入表4.1
表4.1
F(MHZ) Vo 10.7 C=3pf C=10pf C=12pf 2,改变耦合电容C为10pf,12pf,重复上面测试,并填入表4.1 实验报告要求 (1) 写明实验目的
(2) 画出实验电路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路,计算支流工作点,与实验
实测结果相比较
(3) 写明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名称,型号 (4) 整理实验数据,并画出幅频特性
单调谐回路接不同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整理并分析原因.双调谐回路耦合电容C对幅频特性,通频带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找出
单调谐回路和双调谐回路的优缺点
(5) 本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是多少,讨论Ic对动态范围的影响.
实验五 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和
设计方法
(2) 了解电源电压Vc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
影响 二. 预习要求
(1) 复习功率谐振放大器原理和特点
(2) 分析图5-1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件的作用 三. 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 (2) 扫频仪 (3) 高频信号发生器 (4) 万用表 (5) 实验板B2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电路见图5-1.按图接好实验板所需电源,将A,B两
点短接,利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频率,使其谐振在6.5MHZ的频率上
2.加负载51?,测Io电流,在输入端接f=6.5MHZ,Vi=120mV信号,测量各工作电压,同时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峰值电压,将测量值填入表5.1内.
表5.
F=6.5MHZ Vb Ve Vce Vi Vo Io Ic Pi Po Pa η Vo=12V Vi=120mV RL=50? RL=75? RL=120? Vi=84mV RL=50? RL=75? RL=120? Vo=5V Vi=120mV RL=50? RL=75? RL=120? Vi=84mV RL=50? RL=75? RL=120? 其中:Yi:输入电压峰峰值
Vo:输出电压峰峰值 Io:电源给出总电流 Pi:电源给出总功率 Po:输出功率 Pa:管子损耗功率
3.加75?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2.1内 4. 加120?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2.1内
5.改变输入端电压Vi=84mV,同2,3,4测试并填入表2.1内 6. 改变电源电压Vc=V,同2,3,4,5测试并填入表2.1内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计算各种情况下Ic,Po,Pi,η. 2. 说明电源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相互关系 3. 总结在功率放大器中对功率放大晶体管有什么要求
实验六 非线形波形变换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二极管限幅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二极管限幅器用于非线形波形变换电路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频实验指导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