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不可留”、“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减当年的夜晚”、“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词汇方面也有很多“舶来品”,因此在歌词中出现了外来词,像“咖啡、浪漫”等。
此时的歌词无论是否有政治色彩,歌词词汇的书面语色彩都很强,大部分歌词读起来,可以看做一首小诗,这明显地区别于六七十年代的白话歌词,例如《一剪梅》、《笑红尘》、《万水千山总是情》、
《新鸳鸯蝴蝶梦》等。而且,词汇传递的感情色彩也由激昂变为婉转。 四、二十一世纪至今歌词的特征
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令人惊叹。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经是与世界接轨,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国。在国内,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如火如荼,人们的个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在音乐大众化、普遍化的浪潮下,人们可以随意用歌曲表达内心的悲欢,对生活、社会、爱情等的看法,也开始用音乐来宣泄内心的不满,“这时的歌词进入了一个创意时代”。 词汇特点
新世纪仍然有很多歌唱祖国,歌唱社会主义的赞歌,如《大地飞歌》、《亲吻祖国》、《红旗颂》、《我家》等,这些歌词的词汇特点与八九十年代歌词的词汇特点差别不大;与此同时,抒发个性化感受的无政治色彩的歌曲飞速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与八九十年代的歌曲相比,在歌词词汇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歌词运用了大量的一般词汇,使用了很多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
“二十一世纪的歌词复古倾向更加明显,历史词、文言词在歌词中比比皆是,”例如“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嗦,一心要那荆州”、“琴声何来,生死难猜”、“夕阳无限好,天气已黄昏”、“管不住的离愁,赶下眉头,又上心头”等。方言歌曲的发展更加兴盛,除了粤语、闽南语歌曲以外,四川话歌曲、陕北方言歌曲也流行开来。而且,越来越多的中文歌曲中插入英文,比如,“爱你的心啊
fan fan fan”。
其次,歌词词汇的语体色彩也是复杂多样,一般说来,乐调较缓和的歌曲,使用的词书面语色彩较强,如《旋木》、《菊花台》、《青花瓷》、《大城小爱》、《爱的供养》等。而乐调相对急促的歌曲,其歌词的口语色彩较强,如《大舌头》、《绝不失去你》、《牛仔很忙》等。
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歌曲的歌词在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至今四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五十年代火红的歌词,在词汇具有规范性;六七十年代的歌词,为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在词汇选用上,与五十年代的歌词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八九十年代,出现了纯粹的无政治色彩的歌曲,这可以说是歌词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这些歌曲的歌词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二十一世纪的歌词,沿着八九十年代歌词发展的轨迹,向着更能够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向不断发展。
时代的变迁影响着歌词的发展,歌词中反映着社会的变迁。歌词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缩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下一个时代的歌词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禹城市张庄镇张庄镇中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杨萌的论文(科研广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