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恒容下,一定量得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B )。 A. 降低
B. 增加
C. 不变
D.不能确定
2. 对于一定量得理想气体,下列过程: (1)对外做功,同时放热
(2)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并且是绝热过程,无体积功 (3)恒压下绝热膨胀 (4)恒温下绝热膨胀 可能发生的是( A ) A. (1)(4)
B. (2)(3)
C. (3)(4)
D. (1)(2)
3. 对于一化学反应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ΔrHm越负,其反应速率越快 B.ΔrGm越负,其反应速率越快 C.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大 D.活化能越小,其反应速率越大
4.在300K时新鲜牛奶大约4小时变酸,但在277K的冰中可以保持48小时,则对牛奶的变酸反应,其活化能Ea(kJ?mol)是多少?
T1=277K, T2=300K, 由题意V∝k,V∝1/t, 故 k∝1/t, 所以k2∝1/t2,k1∝1/t1; lgk2/k1=Ea/2.303R(T2-T1/T2T1) Lg48/4= Ea/2.303*8.314(300-277/300*277) Ea=74.66 kJ?mol
-1
-1
θθ
5.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4.62×10min, 则初始浓度为0.1 mol?dm, 反应的半衰期t1/2为( B ) A. 21 min
B. 15 min
C. 30 min
D. 无法计算
-2-1-3
6. 今有两个反应A和B,当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反应A的速率升高了1倍,反应B的速率升高了3倍,若反应A的活化能为E1,反应B的活化能为E2, 则E1/E2=( )
7.某个非一级反应在300K时完成20%需要12.6分钟,而在340K时完成20%需要3.20分钟,求此反应的活化能。
8.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SO2(g) + 1/2O2(g) === SO3(g) K1
θ
NO(g) + 1/2O2(g) === NO2(g) K2
θ
则反应NO2(g) + SO2(g) === NO(g) + SO3(g) 的平衡常数为( B )
9.某反应在298K及100kPa正反应能自发进行,高温时逆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 C )。 A.ΔH<0,ΔS>0 B. ΔH>0,ΔS>0 C.ΔH<0, ΔS<0 D.ΔH>0, ΔS>0
10. 有人认为:“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的影响关系式与温度对平衡常数K的影响关系式有着相似的形式,因此这两个关系式有着类似的意义。”请分析说明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11.下列势能-反应历程图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C )。 势能势能势能势能θ
O(1)O(2)O(3)O(4)
A.(1)和(2) B.(2)和(3) C.(1)和(4) D.(3)和(4)
12. 对于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下列气体浓度-时间曲线代表零级反应的是( B ) CACACACAO(A)tO(B)tOθ
(C)-2
tO(D)t
13.某温度时,反应H2(g) + Br2(g) = 2HBr(g)的K1=4×10,则相同温度下,反应HBr(g)=1/2H2(g) + 1/2Br2(g)的K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 中心原子价电子构型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XeF2 SF4 PH3
物质 SiC 晶体类型 晶格结点上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熔点相对高低 分子构型 θ
CO2 KCl
5. ( ) 下列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CsF>RbCl>KBr>NaI; B: CsF>RbBr>KCl>NaF; C: RbBr>CsI>NaF>KCl; D: KCl>NaF>CsI>RbBr
6. ( ) 已知某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欲使此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和标准平衡常数Kθ都增加,则反应的条件是:
A: 恒温下,增加反应物浓度;B: 升高温度;C: 恒温下,加催化剂;D: 恒温下,改变总压力
????9. ( ) 已知反应 FeO(s) + C(s) → CO(g) + Fe(s) 的?rHm>0,>0,(假设?rHm,?rSm?rSm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B: 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C: 任何温度下都为非自发过程; D: 任何温度下都为自发过程
10. ( )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36,当该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其副量子数等于2的轨道内电子数为全充满,则该元素为:
A: Cu; B: K; C: Br; D: Cr 4. 不合理的一组量子数是( )
(1) n=2 , l=0, m=0, ms=1/2 (2) n=2 , l=1, m=1, ms=1/2, (3) n=2 , l=2, m=1, ms=-1/2, (4) n=2 , l=1, m=-1, ms=-1/2 6. 下列物质中,△fH m 不等于零的是( )
(1) Fe(s) (2) C(石墨) (3) Ne(g) (4) Br2(g) 8.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
(1) Be 1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1)第三周期有18个元素 (2)主族元素原子最后填入的电子为s或d亚层 (3)第ⅥB为锰族元素 (4) f 区元素又称内过渡元素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非基元反应是由若干基元反应组成的 (B) 凡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其化学式前的系数时,此反应必为 基元反应 (C)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物在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和 (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θ 18、在某温度下平衡A+B==G+F的Δ 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原因是( ) (A) v(正)减少,v(逆)增大 (B) k(正)减小,k(逆)增大 (C) v(正)和v(逆)都减少 (D) v(正)增加的倍数小于v(逆)增加的倍数 27、可逆反应2NO(g)== N2(g)+O2(g),Δ rHmθ = -180 kJ·mol-1。对此反应的逆反应来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Kθ 增大 (B) 升高温度Kθ减小 (C) 大压强平衡则移动 (D) 增加N2浓度,NO解离度增加。 29、速率常数k是一个 ( ) (A) 无量纲的参数 (B) 量纲为摩/升?秒的参数 (C) 量纲为摩2/升?秒的参数 (D) 量纲不定的参数 30、升高同样温度,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 )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Ea较大的反应 (D) Ea较小的反应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核外电子排布 [Ar]3d54s1 价电子排布 3d104s1 周期 四 族 ⅣA 元素分区 11. HI分子间的作用力有 ,其中 力是主要的。 12. O2+的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为 ,键级是 。 16. 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熵 零。 17. 对于 ,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数之和,速率常数的单位由 决定。若某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mol-2·L2·s-1 ,则反应级数是 。 18.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所需的 , 从而增加了 , 使反应速率加快。 19. 在常温常压下,HCl(g)的生成热为-92 kJ·mol-1,生成反应的活化能为113kJ·mol-1,则其 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海交通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