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折射现象特点:

4、光的折射 透镜

5、眼睛——视力的矫正 类型 近视眼 远视眼

特点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矫正方法 戴凹透镜 戴凸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名称 凸透镜 凹透镜 形状 缘薄 缘厚 性质 有实焦点 用,有虚焦点 特点 和虚像 像 中间厚边对光起会聚作用,能成实像中间薄边对光线起发散作只能成虚第二册第二章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速度 公式:v = s / t

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

16

(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1)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同时存在。

(2)施力物体与受力 施力物体——施加力 力 物体的判断 受力物体——受到力 单位:牛顿(N)。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

(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2)量程的选择。(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注意:(1)明确受力物体。(2)选择合适标度。(3)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只画一个

作用点,只确定一个标度。

5、常见的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作用点:重心。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g = 9.8牛/千克。

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

质量 17

符号 概念 区别 方向 单位 联系 G m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竖直向下 牛顿(N) 千克(kg)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 = mg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或

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

种类: 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2)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改变方法:(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注意:(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可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6、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b)大小相等;(c)方向相反;(d)同一直线。(或者说合力为零)

(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速度大小

运动状态 运动方向

注意:只要有一个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7、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地,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物体总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第三册第一章

18

1、压强

(1)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概念 重力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物体水平放置时F = G 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受力物体的受力面 产生条件 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 竖直向下 重心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强 公式:p = F / S

单位:1牛/米2 = 1帕斯卡(简称帕)

2、液体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 F浮 = G空-G液——称量法

(G空、G液分别为物体用弹簧秤称得空中和液体中的力)

浮力 大小 F浮 = F上-F下——压力差法

(F上、F下为液体中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F浮 =ρ液·g·V排——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

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

力 F浮 = G物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物体全部浸没——悬浮 V物 = V排 物体部分浸没——漂浮 V物>V排

第五册第三章第1-5节

19

1、简单机械

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五要素 支点:固定不动的点

(1)杠杆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平衡条件:F1·L1 = F2·L2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省力杠杆 L1>L2

种类 等臂杠杆 L1=L2

费用杠杆 L1<L2

注意:动力臂、阻力臂的画法:定支点,作二线(画出力的作用线)画力臂。 (2)滑轮 种类 结构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等臂杠杆 实质 特点 能改变力的方向,F = G 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S = h 注意点 动力臂为阻力臂能改变力的大小,F = 1/2G 两倍的杠杆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S = 2h F = 1/nG S= nh (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条数) 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注意:滑轮组绕线法则:奇动偶定(与动滑轮相连后的绳子条数n为奇数时,绳子起

点在定滑轮上,n为偶时起点在动滑轮上),先内后外(从里面的小滑轮逐步向外绕线,不得重复与交叉)。

2、功和功率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1)功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217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