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综合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天然建筑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导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导流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导流方式及导流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导流建筑物设计 ............................................... 12 (五)导流工程施工 ................................................. 16 (六)截流与基坑排水 ............................................... 17 (七)下闸蓄水 ..................................................... 19 三、料场选择与开采 ................................................. 19 (一)料场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料场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料场开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体工程施工 ..................................................... 20
(一)施工方案选择 ................................................. 20 (二)挡水建筑物(闸坝)施工 ....................................... 21 (三)引水系统建筑物施工 ........................................... 22 (四)厂区建筑物施工 ............................................... 23 (五)厂、坝砼温度控制 ............................................. 23 五、施工交通运输 ...................................................... 24
(一)对外交通运输 ................................................. 24 (二)场内交通运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工厂设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混凝土拌和系统 ............................................... 25 (二)砂石料加工系统 ................................................ 26 (三)机械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 ........................................ 27
(四)风、水、电、通信 ............................................. 27 七、施工总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布置条件及布置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分区规划 .................................................. 29 (三)碴场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主要临建工程量 ............................................... 30 (五)施工征地 ..................................................... 30 八、施工总进度 ........................................................ 31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 31 (二)施工进度计划 ................................................. 31 (三)工程筹建期 ................................................... 31 (四)施工准备期 ................................................... 31 (五)体工程施工期 ................................................. 31 (六)工程完建期 ................................................... 33 (七)工程的主要施工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主要技术供应 ...................................................... 33
(一)主要建筑材料 ................................................. 33 (二)风水电供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劳动力供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 34 十、“三控体系”
(一)质量保证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文明施工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进度控制保证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季节性施工措施 ............................................... 12 (一)冬季施工措施 ................................................. 16 (二)雨季施工措施 ................................................. 17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综合说明
(一)绪言
1.工程概况
红林水库位于红林县白庙河乡,地处东经115°36′,北纬31°00′,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该水库位于长江巴水支流红林长河上游。
巴水发源于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山脉的雪峰山,干流自北向南流经麻城、红林、浠水,在浠水县下巴河汇入长江。巴河干流全长151km,流域面积3816km2。红林长河发源于红林县许家坳村,于尤河咀注入巴水,河长56.5km,集水面积366km2,流域最高点为海拔822.4m的江家寨。红林水库坝址以上承雨面积42km2,干流河长9.71km,比降21.3‰。
红林水库下游有红林县城、318国道,京九铁路等和规划中的合肥至武汉的高速公路交通干线,水库保护下游6.5万亩耕地和15万人口,灌溉面积2.06万亩。
红林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每年从4月开始进入雨季,直至10月为多雨洪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1341.2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4~10月占全年的85%,5~9月占全年的68%。详见表1-1。
红林气象站位于东经115°24′,北纬30°47.5′,海拔高程185.8m,其主要气象要素列入表1-2。
表2-1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配表 月份 1 2 3 4 5 降水量 (mm) 33.1 62.8 95.9 141.9 164.7 分配比 (%) 2.5 4.7 7.2 10.6 12.3 月份 6 7 8 9 10 降水量 (mm) 236.2 199.7 144.0 89.4 83.5 分配比 (%) 17.6 14.9 10.7 6.7 6.2 月份 11 12 5-9 4-10 年 降水量 (mm) 59.4 30.6 834.0 1059.4 1341.2 分配比 (%) 4.4 2.3 62.2 79.0 100
表2-2 气象要素表
站 名 项 目 多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气温(℃) 出现时间 气温(℃) 出现时间 红林站 16.4 40.7 1967.8.29 -14.6 1977.1.30 1341.2 1448.1 1.7 15.8 23.5 NE 20.8 1983.7 77 极端最低气温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多年平均风速(m/s)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 实测最大风速(m/s) 最多风向 雾日数(d) 日照时数(h) 相对湿度(%) 2.水文
水库库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41.2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98万m3。红林水库坝址以上承雨面积42km2,干流河长9.71km,比降21.3‰。
由于水库暴雨资料年限较短,且没有收集到特大暴雨年份的雨量资料,难以满足现阶段用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要求,故本次仍采用暴雨图集复核洪水。
本次水库设计洪水是根据1981年《湖北省可能最大暴雨图集》和《湖北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以下简称《图集》和《图表》)计算设计面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产汇流计算,进而推求坝址洪水。
鉴于《图集》和《图表》已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而安全鉴定阶段所采用的暴雨图集推求设计洪水成果已经通过有关专家的审查,并得以通过。因此本次仍沿用安全鉴定时用瞬时单位线推求坝址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为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861m3/s,1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1342m3/s,其成果与安全鉴定和《三查三定》结论比较,结果合理。 3.工程地质
水库区地貌属大别山中部中、低山区,坝址位于红林县巴水支流红林长河上游,地貌上呈山谷宽缓河谷地貌特征。坝址段红林长河流向自北东向南西方向,河道宽约330m。坝址区为构造剥蚀丘陵地形,山顶呈浑圆状,高程200~600m。主坝右坝肩高
o
程180~190m,地形坡度20 ~30 o,主坝左坝肩为一剥蚀山丘,丘顶高程182.5m;左
侧副坝地貌为剥蚀山丘与冲沟相间,溢洪道为左坝肩侧冲沟开挖形成,两侧地形坡度10 o~30o。丘顶高程160~180m;电站及职工宿舍位于副坝下游冲沟内,两侧地形坡度30 o~60 o,丘顶高程160~200m。
主坝背水坡下游为鱼池以及拦河后开垦的大片农田,地面高程140~142m。
(二)天然建筑材料
粘土料场位于红林县县城凤山镇南18km,距大坝60km的骆驼坳镇(仅副坝心墙料及围堰部分土料取土用)。
坝壳代料位于坝址上游约3km,交通较为便利。
砂料场距水库15km,为白庙河下游第四系全新河流冲积中粗砂;紧邻红(红林)-九(九资河)公路,交通极为便利。料场可开采面积约40000m2,可利用厚度1-1.5m,总储量约40000m3,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块石料场位于红林县柳林口村,为包头河组第2段中等风化花岗片麻岩夹角闪斜长岩;紧邻红(红林)-九(九资河)公路,交通极为便利。料场面积约10000m2,剥离层1-2m,可利用厚度10-20m,总储量约100000m3;根据设计要求,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本处料场地形较开阔,开采方便,交通便利,运距13km。
碎石料可利用块石料加工,块石料储量充足,交通便利。
二.施工导流
(一)设计条件
水库区地貌属大别山中部中、低山区,坝址位于红林县巴水支流红林长河上游,地貌上呈山谷宽缓河谷地貌特征。坝址段红林长河流向自北东向南西方向,河道宽约330m。
红林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每年从4月开始进入雨季,直至10月为多雨洪水期。多年平均降水量1341.2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每年的5-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大,划分为洪水期;每年的10月-翌年4月,多年平均水量相对较小,划分为枯水期。
(二)导流标准
本工程为Ⅲ等中型水库,工程枢纽中:本次永久挡、泄水建筑物属3级建筑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红林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