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 2.积累词语、句子,渗透归类摘录的方法。
3.体会神话传说神奇、夸张的语言特点,并尝试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摘录关键词的方法
难点:感受神话语言特点,并进行想象创作 三、课前交流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脑力操,根据提示猜猜说的是哪个故事。 提示一,看他的动作:抡起斧子 开天辟地 提示二:一根藤条 泥浆变人,真不可思议
提示三,再看这幅景象:太阳烤焦大地 森林着火 河流干涸
这些都是——神话故事,爱读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又走进一个神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读题。
(二)反馈,预习检测 1. 一生读词语。
看预习单,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会读词语了,哪个小老师来展示一下,其它小裁判仔细听。
2. 归类展示
再看预习单上的第二题,请你摘录一组词。我们三(4)班的孩子,可真是章老师的高徒,字写得端正、清楚,老师特意拍下几张,请看(课件出示)。不过,老师还发现有几个同学摘录的本领特别强,老师为什么这么夸他呢?请看。
预设第一组:燃烧、熄灭、冶炼
有什么发现?(火)三个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东西着火了就叫作“燃烧”; 火停止燃烧就叫作“熄灭”; 用火烧制就叫做“冶炼”。被你的慧眼发现了。
来,一起再读一遍。
请看第二组词:窟窿、围困、挣扎
同样具有一双独特慧眼的还有一位同学,他找到的是上面这一组词,谁来读?
你又有什么发现?同学们,这三个词在一块,不仅是因为他们同偏旁,还因为他们在课文中一起向我们展示着一幅画面。
出示语段: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同学们,读着这个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
这一幅画在告诉我们什么?(天崩地裂,天塌地陷,水深火热……大灾难,教师把关键词填入下图的爆炸框中) (三)梳理,整体感知
看到此情此景,女娲她又是怎么做的呢?你能把这个故事图补充完整吗? 学习要求:请自己默读课文的2、3、4小节,想一想女娲做了哪几件事?
小组交流,填写表格。
小组合作学习单:《女娲补天》故事图
反馈,在比较中学习摘录关键词的方法。(简洁、有概括性)
小结:你看,摘录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把故事读成一张图,这样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就很清楚了,谁来说一说。(请一两个学生说一说)
(四)品读,读写迁移 1.品读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请看女娲做的这几件事,单从你摘录的词来看,你觉得哪件事神力最强?其中详细写的是第4自然段,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你读到神奇的地方就画一颗五角星。等会选一处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1) 学生读后,展示
(2) 小结:补天这个过程步骤挺多,你能完成《课堂作业本》中女娲补天
的工作流程图吗?
(3) 学生完成后,汇报。
(4) 请学生借助工作流程图进行复述。
同学们,听着你们的故事,让老师不禁想到了我们课前交流的几个神话故事,斧子一抡,开天辟地,一根藤条,就能造出个人来,还有你看金光四射,天崩地
裂……这一切,便是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
2.创写第三自然段
寻找五彩石补天的过程历尽艰辛,也一定充满奇幻色彩。想一想她会到哪些地方寻找五彩石,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发生了哪些神奇的事情?
小练笔:她跑到山上,……;
她来到小河边,……; 她寻到一片草地上,……。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摘录词语的本领,去发现词语的秘密,去想象词语带给我们的画面,去提炼关键词语帮我们讲清课文内容及讲述故事片断。并感受着女娲的神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交流学习单,学习摘录句子的方法,并感受神话故事之所以流传之久的另一美好,走近故事,走近女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部编版小学语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