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项选择 1.b 2.d 3.c 4.b 三、双项选择 1..b.c 2、b、c
四、表解题(略) 五、分析题
1、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规则,犯“肯定后件进而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2.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推理错误。违反“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规则,犯“肯定前件进而肯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3.推理形式为:如果p那么p;如果P那么r,或者p或者 ,所以,或者q或者r。此推理正确。这是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 4、(1)等值判断是: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犯罪;逻辑形式: (并非SAP) SOP。 (2)等值判断是:不上大学,也能大有作为;逻辑形式: (并非p?q) q。 六、综合题 推导过程如下: 由(2)和(4),可推出(5)乙不是第二(必要条件假定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由(1)、(5),可推出(6)甲不是第一(充分条件假定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由(3)、(6),可推出(7)丁是第一(相容选定推理的否定式),由(7)知:丁是第一。 练习四答案 一、填空
1、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 2、异中求同、同中求异。3、某些属性相同。
4、参见教材第244页。5、同假、真。6、同真、假。7、不矛盾律。 8、排中。9、论点、论据、论证方式。10、反、排中律。11、矛盾,反对、不矛盾律。12、论据虚假、预期理由。13、推不出。 二、单项选择
1、b 2、c 3、d 4、c 5、c 6、d 7、b 三、双项选择
1、d、e 2、a、d 3、b、e4、d、e 四、简答题
1、运用的是求异法,其公式如下: 场合 先行情况 被研究对象 甲 A、B、C、D a
乙 B、C、D(无A) 无a 所以,情况A是a的原因 2、参见教材第249---258页。
3、因为“如果p,那么q”和“p并且非q”两个判断是矛盾关系。排中律要求一对矛盾判断不能同时断定为假。所以,违反排中律。 4、 见教材第268至269页。
5、 同时断定两个判断为真或为假,都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因为这两个判断是矛盾关系的判断,同时断定两个判断为真,则违反不矛盾律。同时断定两个判断为假,则违反排中律。 五、分析题
1、甲断定的是A判断;乙的断定经整理是E判断;丙断定O判断为假,根据矛盾关系,等于断定了A真。丁的判断是I判断。由上可知,甲和丙的断定相同,既断定A真。由对
11
当关系,由A真可推知I真,E假。所以,说假话的是乙。 2、(1)违反同一律,犯混淆概念的错误。 (2)违反排中律,犯两不可的错误, (3)违反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6、 论题:法律是有阶级性的。
论据有四个:奴隶社会的法律有阶级性;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有阶级性;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有阶级性。
论证方式:直接论证、归纳论证(完全归纳)
4、论题:李某犯强奸幼女罪。论据:其大女儿亲眼看见李某作案。反驳论据,即指出其指控所持的证据是虚假的。
5、论据错误,违反了“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靠论题来证明”的规则,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因为,审判员先以被告人的口供;用他家的那把菜刀杀人(论题),证明被告家的那把菜刀是杀人凶器(论据),证明被告家的那把菜刀是杀人凶器(论据),然后又用这把菜刀是被告杀人的凶器(论据)证明被告是杀人凶手(论题)。 六、综合题
1、B、D的断定是互相矛盾的。根据题设,四人断定中只有一人是错误的。根据不矛盾律,两个人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则错误的断定必在B、D之中、A、C的断定就是正确的。
C和A的判定构成了一个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由此可推出:李是凶犯。 2、参见教材。
3、证明:如果“以否定判断为小前提,以特称判断为大前提能推出结论”,那么,大前提肯定,结论否定,因而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在大前提中也必须周延。因大前提特称且肯定,即大前提为I判断,没有周延的项,所以大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 因此,以否定判断为小前提,以特称判断为大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4、参见教材。
(注:这里的“参见教材”是以前雍琦主编的《法律逻辑学》。以上练习及参考答案只供参考)
1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