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米公司品牌战略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质量是品牌本质的保障

品牌的保障是质量,过硬的质量是捍卫品牌优势的有力盾牌。品牌质量包含品牌本身的质量和品牌体现的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品牌本身的质量即品牌代表产品的质量,品牌体现的质量是指消费者心中感受到的质量。其中,产品质量是品牌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消费者心中的质量是对品牌质量的的提升和深化。因此,提高品牌质量既要提高产品质量,又要提高品牌体现的质量。在保证产品高质的同时,还必须下功夫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强化品牌认同,丰富品牌联想,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起完美的形象。只有这样,品牌质量才有保障。

品牌创建和发展的根本就是质量,品牌质量也是品牌长盛不衰的重要支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诺基亚手机以质量造就了全球闻名的品牌,在手机行业中树起一座丰碑,成为手机领域的领头羊,也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所以,小米要在诺基亚的成功中学习到,要想成功就必须重视品牌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工艺流程,精工细作,一丝不苟,坚持走质量保障品牌的战略路线,只有不断建立较高水平的管理技术和系统,才能与消费群体建立一种最佳的沟通方式。

(二)合理定位,抓住独特的卖点,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小米公司要想提升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就必须抓好品牌的定位,抓住特色,突出卖点。品牌定位应遵循的原则有三点:一是,品牌定位在一段时间内应保持不变。第二,品牌定位要清晰。“专为手机发烧友开发的低价高质手机”给小米手机一个清晰的定位:低价高质。它使品牌的发展得到正确的指引,也使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本质把握得更加准确。第三,品牌定位要独特新颖,突出产品的独有卖点。小米手机的卖点:低价高质的双核双系统手机,既避开强势品牌的锋芒,又抓住同类产品没有类似功能的软肋,使在小米手机在一定的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的兴趣,同时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三)强化公司的品牌核心价值

所谓品牌的核心价值就是品牌的精神,是品牌向消费者承诺的最根本的利益,是促进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忠诚一个品牌的原动力。没有核心价值的品牌就像

- 10 -

人没有灵魂,不可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长盛不衰。所以,小米公司必须不留余力的强化本公司的品牌核心价值。

1.大力加强公司的品牌的核心价值的建设

作为一个新公司,小米必须注重其公司品牌核心价值建设,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司要清晰的勾勒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并且以非凡的定力维护和宣扬品牌的核心价值,围绕核心价值开展品牌营销活动,让品牌的每一次营销活动都能体现和演绎出品牌的核心价值,都能丰富和强化品牌的核心价值。小米公司要明白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格调,一种文化,要让他深入到消费者心中就必须注重公司的文化底蕴,开展文化较量。如果品牌在营销活动中偏离了核心价值,就算做的再好,知名度再高,也只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销量,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它最终会被消费者淘汰,被市场淘汰。

2.通过深度沟通,让消费者从心中体会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对于小米公司来说,一个全新的公司,要想让消费者从心里体会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要做好必要的广告宣传工作,在短时间内让消费者认识其品牌,熟悉其品牌,最后认同其品牌,并且在宣传的过程中,要突显出公司品牌的定位和核心价值观念,找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汇点,让消费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该产品产生认知感。还有就是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度沟通。这种深度沟通应该是全方位的,除了做广告之外,公司还要适当的加强产品宣传力度,要在各种场合进行公共宣传及进行公关活动等,这也是帮助公司提高品牌认知度,让消费者体会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3.坚持打造本土化特色,提升品牌文化价值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文化则是品牌的灵魂和重要标志。所以,品牌不能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只是一个干巴巴的商标、一副空洞的牌子,就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成功的品牌,应该是品质和文化的完美结合。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本土化特色的产品,所以,许多国外品牌厂商对中国市场本土化的投入都纷纷开始加大,但是因为其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始终无法最好、最及时地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因此,部分国外品牌厂商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表现出了“进退失据”,这正是国产厂商应该把握住的机会。李

- 11 -

旺说过:“中国的手机市场和全球其他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只有在产品上保持本土化的特色才能最终赢得竞争。”可见,要想保持产品的继续发挥特色品牌的价值,除了在质量方面要有强有力的基础外,本土化的特色也是吸引国内消费者的重要途径。小米公司应该牢牢抓住这一点,而且把自己的品牌文化融入到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经营方针之中,渗透入公司经营的每个环节,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并提升品牌的独特形象,才能使品牌成为经久不衰的“长青树”。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按照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标准来生产产品,才能在手机行占据一定的竞争地位,加上品牌文化一旦与消费者内心认同的文化和价值产生共鸣,它所释放出来的能力将非常可观,最终将转化为品牌巨大的附加值及由此给公司带来的丰厚的利润。

结 论

总之,品牌战略对企业影响重大,把握品牌战略是一个大趋势。对于国内众多公司,尤其是刚刚起步小公司来说,参与品牌竞争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在竞争市场上积极开展品牌战略,才能改变失利的局面,迎头赶上。小米,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在初期采用低价高质来增加品牌价值,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在青少年的群体中掀起了一场小米风,这让我们看见了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呈现出来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小米公司取得了暂时性的成功。但是,小米公司要想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必须在品牌战略的竞争中战胜重重困难,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品牌文化的发展,品牌核心价值的提升,坚持以高质量的产品为基础,和消费者深入沟通,从而使得本公司的品牌深入消费者心中,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 12 -

参考文献

[1] 施振容.全球品牌大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9).25-28. [2] 陈祝平.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9).107-115

[3] 郭晓凌.消费者品牌敏感:模型与实证[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4] 亚当?摩根.小鱼吃大鱼-战胜一线品牌的八大法则[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4.(10).10-11.

[5] 乔春洋.品牌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10).68-90. [6] 黄江松.品牌战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1).20-50. [7] 木梓.以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发展[J].信息网络.2007.(3) [8] 于法领.关于品牌战略[N].北方经济时报.2005.(10).68-70.

[9] 董伟大.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科技与管理.2005.(6).10-13. [10] 娄向鹏,张正.做品牌不是大企业的专利[J].中国营销咨询网.2006. [11] 杨清山.最强品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 曾敏.陈永秀.企业品牌战略选择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08. [13] 蒲楠.打造品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11-115. [14] 苏得华.品牌整合战略[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5] 陈志.中国民营企业品牌战略[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26-33.

- 13 -

[16] 丁兴良.品牌战略与市场战略(第一版)[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11)

[17] 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第2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1) [18] 张世贤.现代品牌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1)

[19] 徐莉莉.骆小欢.李闯.品牌战略[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44-61. [20] 刘威.品牌战略管理实战手册[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4)

- 14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米公司品牌战略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3)在线全文阅读。

小米公司品牌战略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37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