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环境应急预案文档参考(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薄膜防毒服,戴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15min。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运输及储存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储放区内防止吸潮、进水、以免发生燃烧,专用设备监控。

7.2.4.1.4乙醇

分子式: CH3CH2OH 分子量:46.07 (1)物化性质 熔点:114.5℃ 沸点:78.4℃ 液体密度(20℃):789kg/m3 蒸气压(19℃):5.333kPa 折射率(液体,20.5℃): 1.3610 闪点:12℃ 燃点:423℃ 爆炸界限:3.3%—19%

最大爆炸压力:735.5kP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7.3% 最易引燃浓度:7.1% 易燃性级别:3 (2)毒性及健康危害

毒性:LD50 85 mg/kg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

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3)安全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运输及储存

储运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

31

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

7.2.4.1.5三氯乙醛 分子式:C2H O Cl3 分子量:147.5 (1)物化性质 熔点:-57.5℃ 沸点:97.8℃ 相对密度:1.51214(20/4℃) 。

无色油状液体 ,有刺激性气味 。溶于水、乙醇、乙醚。三氯乙醛溶于水生成稳定的水合三氯乙醛 CCl3CH(OH)2 ;三氯乙醛与醇作用生成稳定的半缩醛CCl3CH(OH)OR 和缩醛CCl3CH(OR)OR′ 。三氯乙醛经较长时间贮存会聚合成不溶的固体 ,此聚合物于碳酸钠溶液中在180~185℃蒸馏,可重新得到三氯乙醛。 (2)毒性及健康危害

适量的三氯乙醛对人有镇静和催眠作用(临床上用水合三氯乙醛);用量大时,先是引起兴奋,随后产生深度麻醉,同时麻痹、抑制中枢神经导致死亡。 (3)运输及储存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储放区内防止吸潮、进水、以免发生燃烧,专用设备监控。

7.2.4.1.6二氧化硫 分子式:SO2 分子量:64.06 (1)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特臭。熔点(℃):-75.5 沸点(℃):-10 相对密度(水=1):1.4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26 饱和蒸气压(kPa):338.42(21.1℃) 临界温度(℃):157.8 临界压力(MPa):7.87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溶解度:1:40(溶于水) (2)毒性及健康危害

刺激性:家兔经眼:6ppm/4小时/32 天,轻度刺激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3)安全防护

32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5)运输及储存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储放区内防止吸潮、进水、以免发生燃烧。 7.2.4.2 外伤急救处臵

1)一般外伤:脱离现场,清除污物,止血包扎,需要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2)骨折时用夹板固定包扎,移动护送时应平躺,防止弯折,送医院治疗。 3)遇静脉大出血时及时绑扎或压迫止血,立即送医院救治。 7.2.4.3医院救治

1) 个别受伤人员救援时,由所在部门派员在西门或东门处接引救护车辆至现场; 2)门卫保安协助救护车辆的入库安全措施的落实;

3)多人受伤、中毒救援时,后勤保障组指挥协调派员接引与接洽,并派员跟随;

7.2.5现场保护

7.2.5.1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处理期间,由治安组组织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7.2.5.2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部门、岗位实行警戒,未经应急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7.2.5.3事故现场拍照、录像,除事故调查管理部门或人员外,需经总指挥批准; 7.2.5.4事故现场的设备、设施等物件证据不得随意移动和清除,抢险必须移动的需作好标记。

7.3应急监测

物料泄漏,造成大气、水的环境污染,由环保部负责,联系当地吴江市环境监测站,对事发区域进行监测。

监测因子:泄漏物料和可能伴生次生的有毒有害物品。 水监测断面:根据物料泄露量、物料特性等具体确定。

33

水监测频次:事故发生后应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 大气监测布点:厂界、三官桥村等环境敏感保护区域。

7.4应急终止

当现场符合应急结束条件时,按应急响应级别,分别由现场指挥或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如系启动政府或港区应急预案,则由政府应急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条件

(1)火源已得到控制、扑灭,现场检查确认无残余火种、热源,无物料泄漏; (2)受伤人员已得到有效的救治,失踪人员已确认查实;

(3)现场事故设备、设施、建筑已检查确认无危险隐患或可能发生次生危害; (4)泄漏物已得到控制,现场经检测无有毒有害气体。

7.5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企业(或事业)单位、社区及人员事件危险已解除;

(2)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消洗; (3)事件情况上报事项;

(4)需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5)事件原因、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6)应急过程评价;

(7)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9)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8. 后期处臵 8.1善后处臵

由公司善后处臵小组负责对受灾人员的安臵及损失赔偿工作。组织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生态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8.2保险

公司已办理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社会责任险,由财务部门及时联系保险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处理理赔事宜。

34

9. 应急培训与演练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培训分为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演练分为公司、部门(功能组)、班组三级演练。

9.1培训

9.1.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应急预案的培训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应急救援专业组负责人作好日常预案的学习培训,根据预案实施情况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应做好记录和培训评估。 9.1.2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

1) 危险重点部位的分布与事故风险; 2) 事故报警与报告程序、方式; 3) 火灾、泄漏的抢险处臵措施;

4) 各种应急设备设施及防护用品的使用与正确佩戴; 5) 应急疏散程序与事故现场的保护; 6) 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 9.1.3员工与公众的培训

1) 可能的重大危险事故及其后果; 2) 事故报警与报告;

3) 灭火器的使用与基本灭火方法; 4) 泄漏处臵与化学品基本防护知识; 5) 疏散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 6) 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 9.1.4应急培训要求

1) 针对性:针对可能的事故及承担的应急职责不同人员予以不同的培训内容; 2) 周期性:公司级的培训一般每年一次,部门与功能性的培训每季一次; 3) 真实性:培训应贴近实际应急活动。 9.2演练

9.2.1演练方式

演练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综合演练三种。 9.2.2演练组织与级别

9.2.2.1应急演练分为部门、公司级演练和配合政府部门演练三级;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应急预案文档参考(8)在线全文阅读。

环境应急预案文档参考(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29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