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宝贵的耕地》 内容标准:
1.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重要性; 2.知道我国耕地资源非常匮乏。 能力培养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搜集数据——数据分析——讨论归纳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和解读数据,了解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的情况,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情景:在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正用轻质砖砌墙。 问题:工人为什么不用红砖砌墙?
思考:大量使用红砖是否会破坏我们宝贵的耕地资源? 二、活动一:为什么禁用红砖?
问题:制造红砖需要什么作为原材料?为什么政府要禁用红砖?
引导:引导学生认识红砖的原材料来自耕地中的黏土。红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活动:小组活动。算一算,如果要建造一栋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18层大楼,需要使用多少红砖?要生产这些红砖,需要耗费多少面积的耕地? 交流:小组交流,认识使用红砖作建筑材料将造成严重的耕地破坏问题: 资料:我国人均耕地为0.095公顷,还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一半。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靠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3%的人口,可见我国土地资源多么珍贵! 媒体播放-----“宝贵的耕地” 视频。 三、活动二:调查我们周围的耕地情况
问题:为什么耕地面积会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观察所得,讨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原因。
交流:小组代表介绍本小组的讨论结果,了解人类的发展与耕地受到破坏是一对矛盾体。
拓展:能否提出一个方案来尝试解决这对矛盾,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可以保护好、利用好耕地资源? 四、课堂小结。
第8课时《保护生物资源》
内容标准:
1.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力培养目标
1.体验在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搜集数据——分析思考——讨论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对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从而意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二、情景:在自然保护区里,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正在吃着竹子。波波说:“大熊猫真可爱,它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呢?
讨论:通过阅读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研究杂交水稻等事例,讨论野生动植物对科学研究的作用,以及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媒体:播放“保护生物资源” 视频。 小结: 三、活动:
媒体播放“保护生物资源” 视频。
问题: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什么样的区域能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呢?
引导: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后,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我国各地的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已相继建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
活动:对我们居住的地区(城市)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了解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有没有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没有明显变化。 四、课堂小结。
第9课时《矿产资源》
内容标准:
1.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 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 知道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 2. 了解一些其他的非金属矿产。 能力培养目标
1. 有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2.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
3.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资料搜集——分析讨论——归纳应用 重点难点
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了解主要的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及非金属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稀有性特点,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从小培养保护自然资源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粤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及教学计划2(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