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总装是按一定的要求,用联接零件(螺栓、螺母、销或卡扣等)把各种零件相互联接和组合成部件,再把各种部件相互联接和组合成整车。无论是把零件组合成部件,或是把部件组合成整车,都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规定的相互配合关系,以使部件或整车达到预定的性能的生产过程。 二、工艺分类:
1、发动机装配工艺及装备
发动机装配工艺装备主要分为五个类型:总成和分总成装配线;移载翻转设备;自动拧紧设备;专用装配设备和检测设备。
国内各发动机制造企业所采用的发动机装配线型式较多,大致可归纳为;自由滚道+双链桥架小车式;自由滚道+单链牵引地面轨道小车式;自由滚道+带随行支架地面板式;自由滚道+单链牵引地面轨道小车式+带随行支架地面板式;悬挂链式等。 2、车桥及变速器装配工艺及装备
后桥及变速器总成装配线也与发动机装配线一样由刚性装配线向柔性装配线方向发展,输送线的型式同发动机的装配一样,也有4种型式, 但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摩擦式机动辊道式。在装配线上配备各种专用装配设备和检测设备。
3、零部件装配工艺及装备
零部件装配设备主要由装配输送线、各种装配专机和检查设备组成。 零部件柔性装配技术开始是随着彩电生产线的引进而开始采用的。80年代中期,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许多彩电生产厂先后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线,国内一些设备生产厂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自行研制了轻型摩擦机动辊道、差速链为主的柔性装配线,并在90年代应用于汽车零部件装配生产线上。目前这种轻型非同步装配线设计制造技术在我国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于轻工、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生产线中。 4、整车装配工艺及装备
汽车装配线,一般是指由输送设备(空中悬挂和地面)和专用设备(如举升、 翻转、压装、加热或冷却、检测、螺栓螺帽的紧固设备等)构成的有
10
机整体。
整车装配所用的设备主要包括:装配线所用输送设备、发动机和前后桥等各大总成上线设备、各种油液加注设备、出厂检测设备以及各种专用装配设备 。
三、总装工艺要求
1、完整性。所有零部件、总成等全部装配,不遗漏。
2、统一性。即三统一:两车间同车型统一、同车间同车型统一、同一工位的同车型统一。
3、稳固性。螺栓、螺母、螺钉等零件达到规定的力矩,防止松动等不良现象。
4、定量性。润滑液等液体的加注按规定用量。
5、密封性。包括冷却系统、燃油系统、挡风玻璃灯得密封,不漏水、漏气等。
6、润滑性。
焊装工艺
11
金属焊接是通过适当的手段,使两个分离的金属物体(同种金属或异种金属)产生原子(分子)间结合而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焊接不仅可以解决各种钢材的连接,而且还可以解决铝、铜等有色金属及钛、锆等特种金属材料的连接,因而已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造船、海洋开发、汽车制造、机车车辆、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电子技术、建筑及家用电器等部门。
随着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焊接新工艺、新方法快速投入生产。焊接方法种类繁多,而且新的方法仍在不断涌现,利用族系法首先将焊接方法划分为三大类,即熔化焊、固相焊和钎焊;其中熔化焊按能源种类细分为电弧焊、气焊、铝热焊、电渣焊等;电弧焊又可细分为熔化极的、各种保护方法的焊接方法。目前我们用的较多的是电阻点焊和气体保护焊。 一、焊接热的产生及影响产热的因素 1、产热公式
Q=I2Rt(J)
2、影响产热的因素 (1)、电阻的影响
式中的电极之间的电阻R包括工件本身的电阻R1、两工件之间的电阻R2、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电阻R3。 (2)、焊接电流的影响
焊接电流的影响比电阻和时间两者都大。在点焊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 (3)、焊接时间的影响
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互相补充。 (4)、电极压力的影响
电极压力对两电极间总电阻R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R显著减小,此时焊接电流虽略有增加,但不能影响因R减小而引起的产热的减小,因此,焊接强度总是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而降低。 (5)、电极形状及材料性能的影响
随着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接触面积增大,焊点强度降低。 (6)、工件表面状况的影响
工件表面的氧化物、污垢、油和其他杂质增大了接触电阻,从而影响焊接强度。
12
二、点焊工艺及其参数的选择 1、点焊工艺参数的调整及确定:
(1)、根据工件的材料、板厚按前述的工艺参数选择。 (2)、根据工艺参数修整电极直径到确定尺寸。
(3)、利用与被焊件相同材料及板厚的试板进行试焊,检查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生产。
2、选择工艺参数的具体步骤如下: (1)、定电极的端面形状和尺寸d=2&+3。
(2)、初步选定电极压力和焊接时间,然后调节焊接电流,以不同的电流焊接试样;
(3)、经检验熔核直径符合要求后,再在适当的范围内调节电极压力,焊接时间和电流,进行试样的焊接和检验,直到焊点质量完全符合技术要求所规定的要求为止。
三、点焊工艺操作
(1)、点焊工作前检查焊机的润滑状态是否良好。
(2)、打开冷却水阀门,并检查水路是否畅通和密封,任何冷却水路没有通水都不允许焊接。
(3)、打开气阀,并调好适当压力。
(4)、接通电源,空动作几次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四、焊点表面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1)、未熔透:电极端部直径过大,焊接电流过小。
(2)、焊点过小:焊接电流不够大,焊接通电时间太短,电极压力过大。 (3)、焊点压坑太深:焊接电流太大,电极端部太小,电极压力不适当。 (4)、焊点不正:上下电极未对正,电极端部在通电时滑移,电极端部整形不良,工件与电极不垂直。
(5)、焊点表面喷溅:电极压力不足,焊接电流过大,电极压力不足,通电时电极移动,上下电极错位。
(6)、电极工件粘连:工件表面污染,电极压力太小,焊接电流太大,焊接通电时间太长,电极水冷不良。
13
(7)、裂纹、缩孔、针孔:焊点未凝固前卸去电极压力,电极压力不足,焊接电流过大,通电时电极移动。
(8)、焊点周围上翘:焊接电流过大,电极压力太大, 电极端部过小,工件接触不良,上下电极不正。 五、点焊设备简介 1、三大部分
(1)、控制部分:主要是一台微型电脑控制箱,具有存贮,输入数据的功能,并控制所有的参数,设定参数,控制休止时间,预压时间,加压时间,回路时间。 (2)、变压器部分:是水冷式变压器,其主要功能是叫380V的电压转化为24V的电压。
(3)、工作部分:主要是通水电缆和焊钳。通水电缆主要用于通水,通电;焊钳是用于生产的操作工具。 2、三大路 (1)、水路:
主要作用是冷却焊接时产生的热量。焊钳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焊钳臂的电流短路(大电流,小电压)而产生高温,一达到熔化工件的效果。再通过焊钳的气缸压力使工件焊接在一起。 (2)、电路:
首先将380V的电压转化为24V的电压,然后在经过二次电缆到达焊钳的两臂后,在焊接时就形成了一条焊接回路。 (3)、气路:
首先是管路里的高压气体通过软管进入附在变压器上的气动三联件中的油水分离器中,过滤高压空气中的杂质,然后经过气动三联件中的调压阀,根据需要的气压的大小(气压为0.4——0.6兆帕)再经过气动三联件中的油杯,将油杯里的油带到高压空气管道里,在一个电磁阀的动作下,带油的高压空气不仅焊钳气缸而且也润滑了气缸。
冲压工艺
冲压工艺是四大整车生产工艺里的第一道,会直接影响到车身外形,故而要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生产实习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