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总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简单命题的基本要素——概念 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 第四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五章逻辑基本规律 第六章归纳推理 第七章类比推理 第八章假说 第九章论证
第一章绪论
本章教学要点和重点:
逻辑和逻辑学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学习逻辑学的目的
第一节“逻辑”和“逻辑学”
一、“逻辑”一词的含义
(一)从词源上看:“逻辑”一词源于英文“Logic”的音译,它又导源于希腊文,原意指思想、理性、规律、言辞等。 (二)在现代汉语的含义: ?1.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生活的逻辑”。 ?2.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应该合乎逻辑地思维,明确地表达思想”。 ?3.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或看法。
“明明是侵略,却说成是友谊,这是强盗的逻辑”。 ?4.指逻辑学。指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熟炼运用逻辑知识,对思考问题、写文章、说话、办事以及进一步发展智力都大有好处”。 二、逻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发源地
1.古印度(其逻辑学名为因明)
2.古中国(其逻辑学名为名学或辨学) 3.古希腊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二)西方逻辑发展的几个阶段 “亚氏”逻辑与《工具论》 斯多葛学派的命题逻辑
培根的《新工具》及穆勒的“求因果五法” 莱布尼茨的设想与数理逻辑的发展 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人们把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逻辑学,称为普通逻辑学或形式逻辑学,简称逻辑学。
逻辑作为一个科学门类,不仅包括普通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而且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还发展出若干逻辑分支学科,例如,法律逻辑学就是一门应用性质的普通逻辑分支学科。
二、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一)认识与思维 感觉概念
实践感性认识知觉理性认识判断思维形式 表象推理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但是它并不研究有关思维的全部问题。 思维是人脑的特殊机能,是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思维反映客观对象的方式,称为思维形式,亦称思维形态,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 (二)研究对象的三个部分
1.思维的逻辑形式:主要研究对象
思维的逻辑形式就是不同内容的命题和推理自身所具有的共同结构,即思维形式本身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如:
有些劳动产品是商品。 有些天体是发光体。 有些同学是党员。
逻辑分析:上述各句都是命题,它们分别陈述三类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虽然它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如果我们用S表示命题中指称对象的概念,用P表示命题中指称属性的概念,那么, 它们的共同形式结构:有些S是P。
逻辑形式有两个部分,即变项和常项. 试题:
“如果这是问题,请回答。” “如果这是答案,请给分。” 共同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其中,“p”和“q”是可变的部分(变项) “如果??那么??”是不变的部分(常项) 常项是表示数量关系的量词或命题联结词,逻辑常项规定了逻辑形式,要区别不同的逻辑形式,我们只看常项。
变项是表示具体的思维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三个部分 2. 思维的逻辑规律
(1)思维的基本规律是指为保证人们思维的正确所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逻辑规则。 (2)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3)之所以被称为基本规律是因为,其一,它们是其他逻辑规律或规则的基础;其二,它们对于所有的思维形式都是普遍有效的。
半费之讼
如果你打赢了这场官司,按照合同的规定,你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如果你打输了这场官司,按照法庭的裁决,你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你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 总之,你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学生的推理
如果这场官司我打赢了,按照法庭的裁决,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如果这场官司我打输了,按照合同的规定,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我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 总之,我不应该付另一半学费。
3.思维的逻辑方法
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限制、概括、定义、划分)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概率、统计的方法
逻辑学的定义
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现实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三大部分的考察
研究对象
思维形式结构 逻辑规律 逻辑方法
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一、逻辑学的性质 全人类性:
各民族的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是相同的,推出关系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性质决定了逻辑学具有全人类性。 基础性:
任何学科都必须使用逻辑学,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学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 工具性:
逻辑学提供的关于词项、命题、推理、论辩、逻辑方法的理论,为人们学习、理解、掌握和研究其他科学提供了有力工具。 规范性;
逻辑学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逻辑规律或规则,是人们进行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必须遵循的规范。 二、逻辑学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从已知进到未知。 第二,有助于准确、严密地表达和论证思想。 第三,有助于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第四,有助于培养分析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
本章概要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逻辑是工具性质的科学。
学习逻辑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学好逻辑的关键是对实际会话和文本进行逻辑分析。
“逻辑”一词主要有四种含义:
1、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2、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法。 4、与“逻辑学”同义(指逻辑学)。
分辨下列语境中逻辑一词的具体含义
(1)“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发展的逻辑。
(2)有些所谓“偶像派”明星自我感觉良好,其言谈常常不合逻辑,这的确“非同一般”。
(3)“属相相克”就不能婚配,这是什么逻辑!
(4)有人认为,抽象的东西没有用,逻辑就是如此。难道有的科学不是抽象的?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3.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的。 4.判明属于何种逻辑形式的惟一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 2.有S不是P
3. 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2.选择题
(1)“讲逻辑也必须符合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①二者都指逻辑科学
②前者指逻辑科学,后者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③前者指逻辑科学,后者指主观思维的规律性
④前者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后者指主观思维的规律性 ⑤前者指主观思维的规律性,后者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到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到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对这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四者都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②四者都是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 ③四者都指逻辑科学
④四者都是指主观思维的规律性
⑤上述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逻辑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