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可以看出探针在紫外灯下响应较低,所以不采用紫外进行检测。
54.543.532.521.510.50-0.50Abs 1Abs 2Abs 3Abs 4Abs 5Abs 6Abs 7Abs 82004006008001000
图2.1铜离子探针A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
b.荧光测试,扫描激发波普和发射光谱,确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图2.2为探针A的荧光3D扫描,从图看出没有荧光。图2.3为浓度为100×10-6M/L的探针A与100×10-6M/L的铜离子溶液的荧光3D扫描谱图,从图中明显看出有峰出现,即产生荧光。且从图中看出荧光的激发波长EX为550nm左右,发射波长EM为590nm左右。又分别做了图2.3和图2.4。图2.3设定激发波长EX为550nm进行荧光扫描,波峰出现在发射波长EM为590nm处。图2.4设定发射波长EM为590nm进行荧光扫描,波峰出现在了激发波长EX为550nm处。由此确定探针A的激发和发射波长为激发EX=550nm,发射EM=590nm。
- 11 -
图2.2铜离子探针A荧光3d扫描谱图
图2.3设定激发波长EX为550nm扫描发射波长从500nm到700nm的荧光强度
- 12 -
图2.4设定发射波长EM为590nm扫描激发波长从450nm到700nm的荧光强度 4.2显色剂用量
固定待测离子浓度,逐渐增加显色剂浓度,做出剂量-响应谱图,找出最佳显色剂使用剂量。图2.5为固定铜离子浓度为20μM/L,探针A的浓度为2μM/L,5μM/L, 8μM/L, 10μM/L, 15μM/L, 20μM/L, 30μM/L, 40μM/L, 50μM/L, 60μM/L, 70μM/L, 80μM/L, 90μM/L, 100μM/L扫描荧光得出的散点图。由图看出当探针显色剂的浓度到40μM/L后,荧光强度不再随着显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得出显色剂与金属铜离子的配比为2:1左右,最佳显色剂用量为40μM/L。
- 13 -
3025荧光强度(a.u.)201510500204060探针A浓度(μM/L)80100120
图2.5固定铜离子浓度变探针A的浓度荧光扫描散点图
4.3测试介质
根据显色剂的溶解特性,以及将来测试水样的目标,选择尽量易得、水溶、低毒性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乙腈、丙酮、水等,最好是水,或者水合溶剂,扫描不同介质中的谱图。此实验主要用乙腈作为有机溶剂,为了尽量少用有机溶剂,本实验选择配一定比例的乙腈比水的溶剂。 4.4反应时间
图2.6是测试当显色剂与铜离子浓度比为100μM/L:100μM/L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由图看出显色剂与铜刚开始是瞬间反应的,因为当时间为0时荧光强度已经达到60。此处的时间0有一定误差,滴加探针后把比色皿放入荧光机也有一定时间。从0秒到100秒之间响应值快速增加,到了100秒后响应值趋于稳定,到200秒又开始缓慢增加,到了600秒时达到稳定,响应值不再增加,即10分钟后反应完全并打扫稳定,可以后续测定。
- 14 -
180160140荧光强度(a.u.)1201008060402000100200300400500时间(S)6007008009001000
图2.6加入铜离子后随着时间的的增加荧光强度的变化曲线
4.5准确测试的线性范围
配置不同浓度的待测离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显色剂,做剂量-响应图,确定准确测试的线性范围,得到线性方程。如图2.7所示,此图是以显色剂的浓度为100μM/L,铜离子浓度为0μM/L,10μM/L,20μM/L,30μM/L,70μM/L,90μM/L,100μM/L,作待测液来测量标准曲线。得出线性方程为y=1.761x+12.4, R2=0.993,呈现较好的线性。
200180160y = 1.761x + 12.40R2 = 0.993荧光强度(a.u.)140120100806040200020406080铜离子浓度(μM/L)100120
图2.7探针A的标准曲线
- 1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铜离子测定方法及检测论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