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摘 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反映出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部分,于是党中央和政府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政策。在经济发展部分,当前的财税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保证经济能够快速发展,需要进行财税制度改革。在财税制度改革的同时还要注重保证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构建现代国家财税治理结构。这就要求国家在进行财税制度改革是能够坚持稳定增长、惠民等原则,解决财税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1. 074 [中图分类号] F810.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1- 0131- 02 0 引 言
经济作为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其重要程度非同寻常,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经过分析讨论后对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做出了新的论述和指导。财税体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经历了几次重大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在新型式发展下成为深化改革中心,对于我过当前
财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我国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税制不完善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自成立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财政收入不断提升。这一变化在改革开放后更加明显。根据国经济收入模式来看,我国财政收入可以分为公共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当前,税收收入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是税收体制不完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税制结构不合理。在整个税收体制中流转税过多。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等一系列的税收项目,这样的税收体制不能够真实有效地体现税收制度的公平原则。在这些税收中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依据商品销售收入进行计税,然后税收款项计入到商品的销售价格中,在商品进行销售时进入成本然后通过交换环节将税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就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因此,通过实践我们可知,流转税越多企业的生产成本越多利润越少,对于国内各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具有消极影响;另外,流转税的征收形式决定了税收的最终承担者是消费者,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不利于扩大内需,最终影响国内经济发展。 第二、税收法定原则没有完全落实。所谓税收法定是指
国家税收征收标准是通过法律制定实施的,政府在税收征收方面要依据法律规定来实行。但是,当前我过现行税收制度下,只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这三个税收项目是通过全国人大审批通过的法律,其他剩下的15中税收都是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因此就造成了许多税收在征收过程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造成了税收法定意识单薄,这样不利于税收体制的贯彻实施。 1.2 支出结构不合理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根据当年公共服务和产品所需要而花费的社会资源。公共支出是政府的一项职能,只有将职能行使到位才能真正地发挥社会资源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中的作用,造福于民。但是,从当前的实际中来看,我国财政支出还存在这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用于投资建设领域资金较多,而用于民生领域的资金较少。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在税收方面获得的各种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其程度和数额都在连年的增加,这样不仅对于国企的发展有着消极作用,而且对于民生领域的企业而言也具有消极影响。第二,政府自身消费支出偏多。这其中一方面是行政人员的增加,主要在于工资支出,另一方面则是行政成本偏高,多有浪费现象。使得政府的项目经费成为最主要的支出部分。例如,党和政府一再强调的三公支出问题,政府一再出台政策遏制行政浪费,在近年来初步取得成效,
但是在一些基层地方仍然有浪费现象。 1.3 预算管理制度不科学
预算管理是指政府对未来一年的财政收支进行计划,经过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等程序保证财政收支的正常运行。在当前实际中,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问题主要是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政府对财政收入缺乏全口径管理。当前,政府财政收入中大部分是纳入到财政预算体系内,剩余部分则是纳入到了政府性基金中,然后通过专门的项目进行预算和统筹安排。但是,这样的运算体系容易造成统筹不公而置一些资金成为闲散资金,并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效用,容易造成政府资金的浪费。第二,政府财政信息不透明。政府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监督,不仅需要人大的监督还需要社会的监督。政府财政信息的公开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接受大众的监督,督促政府财政工作更好的完成。但是实际上,政府在财政公开部分并没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不仅从数据上并不透明,在程序上也没有做到公开、透明。在一些公开的项目公示中,缺少必要的介绍和解释,不利于公众的监督,也造成了对政府公布数据难以客观评价的局面。 1.4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不规范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利力行政权力不匹配,财政收入与支出不对应。在我国的行政体系中,财政收入方面主要是中央收入较多,而支
出较少;地方政府收入较少而支出较多,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种扭曲的财政关系。这是因为我国当前实行的是分税制,这一制度是在1994年制定的。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央财政收入增加,可以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能力,并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但是,由于当时分税制改革并没有完全落实并且改革不到位,以至于留下了制度缺憾,主要表现在没有划分清楚政府间的行政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这一缺憾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支出的不对应问题。因此,在收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改变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2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 2.1 完善财税体制,规范财政收入
首先,推进相关税种改革。根据财税体制的现存问题所知,间接税过多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在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减少间接税在税收中的份额。在当前的财税改革中,中央提出了营改增的税收制度改革,是指讲流转税中的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征税,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和生产者的付税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消费者的负担,扩大内需,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在减少间接税的同时增加直接税,可以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有分类制改为综合制。这样改革可以调节过高收入者,减少贫富差距。另外,改变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中的比重,更好更有效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加快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