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式 (2-23)计算出Kq0的与实际得出的零开口四边滑阀的零位流量增益比较一致,而Kc0和Kp0的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差很大。其原因是理想零开口四边滑阀没有考虑阀芯与阀套之间的径向间隙,而实际零开口阀存在泄漏。因此,有必要研究阀的泄漏特性。 3)、实际零开口滑阀的泄漏特性 — 用实验方法确定零位阀系数。
实际的和理想的零开口滑阀之间的差别就在于零位泄漏特性。理想的阀可认为具有精确的几何形状,因而没有泄漏。实际的阀则有径向间隙,因而存在泄漏。因此,阀在中位附近的微小位移(|xv|<0.025mm)范围内,阀的泄漏特性决定了阀的性能。而在此范围以外,理想的和实际的零开口滑阀的特性才吻合。 设图2-5是实际零开口四边滑阀,假定它具有匹配和对称的控制窗口。将阀通向负载的通道关闭,因此负载流量QL=0。我们可以求出三条特性曲线。
压力增益曲线:在给定供油压力ps不变的条件下,改变阀芯位移xv,测得相应的负载压力pL得到压力增益曲线。
由图可知:当阀芯有很小一个位移后,负载压力很快就升高到供油压力值ps。这说明液压控
制阀的压力增益是很高的。在原点处,曲线的斜率就是Kp0的实测值。 泄漏曲线:在给定供油压力ps不变的条件下,改变阀芯位移xv,测得相应的总供油量Qs。由于负载流量QL=0,所以此时的供油量Qs就等于泄漏量Qc,我们即可画出关闭负载通道的泄漏曲线。
由图可知:
阀在零位(中间位置)时泄漏量最大Qc0
xv Qc (其原因是由于阀台肩遮盖了阀的回油窗口)
16
该曲线主要用来度量阀在零位时的功率损耗
中位流量曲线(零位泄漏流量曲线):是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当供油压力ps变化时,测得流经阀的总流量,这个流量称为中间位置流量Qc0。
由图可知:
新阀和旧阀的中位流量曲线不相同(其原因是新阀的泄漏间隙小,液流是层流状态;对于旧阀,由于节流棱边被磨损,泄漏面积增加,液流接近于紊流状态。)
该曲线的形状能表明阀的配合质量,所以非常有用。
在选定压下的中位流量值可以用
来判定阀制造中的公差。
利用中位流量曲线可以确定实际零开口滑阀的零位流量-压力系数Kc0。即特定供油压力ps所对应的中位流量曲线的斜率,可作为零位流量-压力系数Kc0。 下面我们就来求实际零开口滑阀的零位流量-压力系数Kc0:
因为中位流量Qc0就是阀在零位时的供油量Qs,因此下面的等式成立:
17
4)、实际零开口四边滑阀Kc0和Kp0的计算
新阀的实际零开口阀的零位泄漏量,可按径向间隙在层流状态下通过的流量来计算。四边滑阀在中位时两个窗口(如图2-5中1和2窗口)都有泄漏。若每个窗口的压降和泄漏量分别为ps/2和Qs/2,则总的泄漏量为:
18
式中:rc — 阀芯和阀套之间的径向间隙 μ — 动力粘度而
按上式计算的实际零开口四边滑阀的零位流量-压力系数Kc0的近似值,比理想阀的理论值Kc0=0要准确得多。
实际零开口四边滑阀的零位压力增益Kp0可用式(2-36)除式(2-23) 得到:
经验证明:上述计算值与实验值是比较一致的。
2、正开口四边滑阀的静特性
1)、正开口四边滑阀的压力-流量曲线
正开口四边滑阀如图所示:
19
当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各节流口的预开口量均为U。由于阀是匹配对称的,当阀芯有位移xv时,各节流窗口的面积为:
A1 = ? (U+xv) = A3 (2-38) A2 = ? (U - xv) = A4 (2-39) 各节流窗口的流量是:
而 QL=Q1-Q4=Q3-Q2 (2-44) 将式(2-40)和(2-43)代入式(2-44),则得:
正开口四边滑阀的压力-流量曲线方程
利用该方程,画出以xv/U为参变量的正开口四边滑阀的压力-流量曲线,如下图所示。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液压控制系统(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