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12自然段。 4.面对这种情况,老师是怎么做的?同学和老师的话用的什么 标点符号?各是什么意思?(找出句子,细致体会,小组交流。)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那么,像什么呢?” (老师的提问) “像??五??角星。”(??知道自己错误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好,下一个。”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17自然段。 5.体会18、19自然段: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和颜悦色、教诲”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19自然段。 (3)体会道理: (4)课件出示:填空。 四、总结拓展 使他一生受用!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板 书 设 计 11 画杨桃 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不要??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
158
这就是著名作家岑桑上四年级画画时的事情,老师和父亲的话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1.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二、学习新知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 细致读读下面这两句话,并用关联词造句。 “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造句:“不像??而像??” “不要??要??” 【让学生先读课文中的句子,再自己用关联词造句,由易到难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4.用心读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您发现了什么? (发现:都写到了父亲的话。) 这种开头和结尾都写同样内容的写法,叫做:前后呼应。 前后呼应的写法,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否定别人的新发现。 159
1.正确书写“嘱、排、靠、诲”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 学习前后呼应的手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4. 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教学重点: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教学难点:学习前后呼应的手法,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修 改 建 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