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6.3 公益林管护规划
生态公益林管护是保护森林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通过采取封山、封禁管护,能使森林得到修养生息,促进自身健康生长,维持特有自然景观,林场现对省级重点公益林全部采取了封山管护一种管护措施。 6.3.1管护对象
林场对6300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全部进行封山管护。 6.3.2 管护类型
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公益林划分标准,将林场生态公益林划分为特殊、重点和一般三个保护等级。本次编案依据GB/T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和《生态公益林抚育规程规定》规定,所有生态公益林均应加强管护。森林管护分为封禁管护、重点管护和一般管护三个等级。 林场根据生态公益林森林管护情况采取了封山管护一个经营类型。
封山管护就是对生态脆弱区重要性一般或较低,亚脆弱区重要性高、较高或一般,亚稳定重要性高的水源涵养林(地)、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和护岸林等重点生态公益防护林进行全面封禁或定期封禁,严格限制采伐、开垦、放牧等人为干扰和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6.3.3 管护面积
国家重点公益林封山管护总面积为6300亩,每年封山管护6300亩。 6.3.4 管护设施
林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在基础设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有三个管护站,分别为长信管护站、白云山管护站和灵霄山管护站,计划在2018年对以上三个管护站全部进行改造。 6.3.5 管护措施
对林场国家重点公益林全面进行封山管护,严格限制采伐、开垦、放牧等人为干扰和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1、提高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建立社区联防体系。要利用各
16
长信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种手段积极主动向社会宣传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争取得到社会对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宣传保护条例和政策,提高社区公民保护意识,聘用有威信、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村干部或村民为联防队员,建立起强有力的社区联合保护体系,让社区参与保护。
2、生态公益林的林权所有单位,应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保护等级和管护难易程度,按一定面积划定管护责任区,配备专职护林员,并与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
3、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做好生态公益林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营造混交林,大力进行封山育林、改善林分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定期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预测预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4、禁止在生态公益林内进行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筑坟等损坏生态公益林的活动;禁止采矿等破坏生态公益林地植被的经营活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滥占、乱采滥挖、乱捕滥猎、毁林开垦等破坏生态公益林的违法犯罪行为。
5、加大管护投资力度,改善管护手段和管护条件, 加强各管护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护设施,增设管护站,修缮区内巡查道路,配备交通工具,实行专款专用,保证经费的落实。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
6、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天然林保护管理办法执行。
6.4封山育林规划
6.4.1封山育林对象
林场封山育林对象为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以及具备封山条件的宜林地和疏林地。 6.4.2 封山育林面积
林场封山育林总面积为1465亩。 6.4.3 封山育林方式
林场对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以及具备封山条件的宜林地和疏
17
长信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林地,全部实行“半封”方式,在封育期间严禁进山采伐与砍柴,但可进行一些不破坏林木的林副业生产及多种经营活动。 6.4.3 封山育林措施
封禁措施为在人畜经常出入的沟口、路口、河流交叉处和容易进入林地的山脚地段,采用铁丝网围封,设臵标志碑(牌)10个,设立检查哨卡5个,进行补植面积200亩。
6.5 造林规划
造林是扩大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方法,运用先进的营林技术,实行科学造林,培育速生优质丰产林。造林规划是在小班调查的基础上,对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宜林荒山荒地进行人工造林和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进行补植补种,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林场人工造林全部是在宜林荒山荒地上进行。 6.5.1 规划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科学造林原则,按总体规划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设计林种和树种,林场营造以油松、柞树、黄连木、刺槐、山杏(山桃)为主的生态公益林,逐步扩大人工混交林面积,实现多林种、多树种的林分结构。 6.5.2 造林方式
方式有三种:人工造林、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场在本经营期内全部进行人工造林。 6.5.3 造林树种与造林密度
适地适树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对具体地块的造林树种选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适地适树要求根据造林地的地形、海拔、土壤等立地因素,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以促进成活、成林、成材。
乡土树种是对当地立地条件历史适应的产物,不仅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长期相适应,而且与当地各种生物成分相适应,彼此协调,在恢复原有植被的活动中应当是首先重视的目标。根据以上原则,确定林场主栽及适栽
18
长信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树种为黄连木,根据立地质量、坡位、坡度、树种等因素确定造林密度为111株/亩,株行距为1.2〓5m 6.5.4造林规模
造林面积为1000亩,全部在宜林荒山荒地上进行,作业面积为小班面积。 6.5.5 造林苗木规格
为提高造林质量,苗木规格统一为容器袋黄连木2年生留床苗,d≥0.6cm 、H≥50cm。 6.5.6造林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达到营林目标,必须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做到“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精细种植、抚育保护”,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和人工林的经营水平。
1、适地适树。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使树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基本相适应,最好选择乡土树种为好,要认真做好林地准备,把握植树要领,提高造林成活率。
2、良种壮苗。在同等立地条件下,采用良种壮苗,即可以保证成活率,又可以提高林地的生产力。采用容器苗移植,既可节省大量良种,又能保证提高成活。苗木处理上采用泥浆蘸根、水凝胶蘸根、苗木根系保护剂及使用抗蒸腾剂等,保证苗木造林后能成活、成林、成材。
3、适时进行幼林抚育。抚育采用除草、松土、扩穴等技术措施,促进幼树生长。造林头三年进行中耕锄草,第一年进行三次、第二年进行二次、第三年进行一次的3、2、1幼林抚育方法,以改善幼树生长环境。在立地条件较差、坡度较陡的地方,可酌情考虑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幼林内保留部分林下植被,保持生物多样性及防止水土流失。
4、大力营造混交林。营造混交林时,要依据各类树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以及各树种的根系构造及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生产力。营造阔叶树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能够维护和提高土壤肥力。本次造林规划全部营造针阔混交林,混交树种为油松、山杏(山桃)混交。造林树种要合理配臵,采取多树种造林,营造混交林,防止单一树种
19
长信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纯林多代连栽,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森林火灾的发生。
5、植苗造林。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好更新造林质量关。通常采用穴植,栽植前应先挖穴,栽植时,一手执苗茎基部,一手整理根系,将苗正臵于穴的中央,使苗根舒展,填土至穴内一半时将苗木向上略提一下,然后再把余土覆上踏实等造林措施,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根正、苗展、踩实、适当深栽、不窝根”。
具体栽植方式、方法、要点等见附表23-森林更新、人工造林模型表。
6.6 森林采伐规划
森林采伐是一种经营森林的主要措施和手段,通过森林采伐经营后,能够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和营养空间,达到林木加速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本经理期林场森林采伐全部在国家重点公益林地块上进行规划。 6.6.1 森林采伐经营类型
本经理期林场森林采伐经营类型主要采取抚育间伐型和林分改造型两种类型。
1、抚育间伐型 根据该类型组的经营对象、培育目标的不同,林场采用了防特林定株抚育采伐和防特林生态疏伐两种经营类型措施。
(1)、防特林定株抚育采伐 对林场国家重点公益林有林地中的幼龄林林分进行防特林定株抚育采伐。
(2)、防特林生态疏伐 对林场国家重点公益林有林地中的中龄林林分进行防特林生态疏伐。
2、林分改造型 根据该类型组的经营对象、培育目标的不同,林场采用了低效防护林择伐改造一种经营类型措施。对林场国家重点公益林有林地中的近成熟林林分进行低效防护林择伐改造。 6.6.2 森林采伐技术措施
1、标号 坚持“三砍三留”原则,由林场技术人员对砍伐木进行标号。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长信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7-2027(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