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R、L串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两端电压为120V,电感两端电压为160V,则电路总电压是 200 V。
11、R、L、C并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3A,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8A,电容元件上通过的电流是4A,总电流是 5 A,电路呈 感 性。
12、复功率的实部是 有功 功率,单位是 瓦 ;复功率的虚部是 无功 功率,单位是 乏尔 ;复功率的模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 视在 功率,单位是 伏安 。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建议每小题1分)
1、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 ( × ) 2、几个复阻抗相加时,它们的和增大;几个复阻抗相减时,其差减小。 ( × ) 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超前电流时,电路一定呈感性。 ( ∨ ) 4、并联电路的总电流超前路端电压时,电路应呈感性。 ( × ) 5、电感电容相串联,UL=120V,UC=80V,则总电压等于200V。 ( × ) 6、电阻电感相并联,IR=3A,IL=4A,则总电流等于5A。 ( ∨ ) 7、提高功率因数,可使负载中的电流减小,因此电源利用率提高。 ( × ) 8、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减少感性设备的轻载,可自然提高功率因数。 ( ∨ ) 9、只要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一电容器,即可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 × ) 10、视在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 × )
三、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标有额定值为“220V、100W”和“220V、25W”白炽灯两盏,将其串联后接入220V工频交流电源上,其亮度情况是( B )
A、100W的灯泡较亮 B、25W的灯泡较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
2、在RL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 B ) A、28V B、20V C、4V 3、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C )
A、Z?R?jL B、Z?R??L C、Z?R?jXL 4、已知电路复阻抗Z=(3-j4)Ω,则该电路一定呈( B ) A、感性 B、容性 C、阻性 5、电感、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C ) A、UI B、I2X C、0 6、在右图所示电路中,R=XL=XC,并已知安培表A1的读数为3A,则安培表A2、A3的读数应为( C )
6
A1 A2 A3 u L R C A、1A、1A B、3A、0A C、4.24A、3A
7、每只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0.5,当N只日光灯相并联时,总的功率因数( C );若再与M只白炽灯并联,则总功率因数( A )
A、大于0.5 B、小于0.5 C、等于0.5
8、日光灯电路的灯管电压与镇流器两端电压和电路总电压的关系为( B ) A、两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B、两电压的相量和等于总电压
四、简答题(建议每小题3~5分)
1、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能否串联使用? 答:不能串联使用。因为额定功率不同时两个白炽灯分压不同。 2、试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答: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同时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然提高法,就是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和尽量减少其空载;二是人工补偿法,就是在感性线路两端并联适当的电容。 3、相量等于正弦量的说法对吗?正弦量的解析式和相量式之间能用等号吗?
答:相量可以用来表示正弦量,相量不是正弦量,因此正弦量的解析式和相量式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4、电压、电流相位如何时只吸收有功功率?只吸收无功功率时二者相位又如何? 答:电压、电流相位同相时只吸收有功功率,当它们相位正交时只吸收无功功率 5、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是相量图吗?电压三角形呢?
答: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都不是相量图,电压三角形是相量图。
6、并联电容器可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并联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功率因数是否被提得越高?为什么?会不会使电路的功率因数为负值?是否可以用串联电容器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
答:并联电容器可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但提倡欠补偿,如果并联电容器的容量过大而出现过补偿时,会使电路的功率因数为负值,即电路由感性变为容性,当并联电容达到某一数值时,还会导致功率因数继续下降(可用相量图分析)。实际中是不能用串联电容器的方法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因为串联电容器可以分压,设备的额定电压将发生变化而不能正常工作。
五、计算分析题(根据实际难度定分,建议每题在6~12分范围)
1、RL串联电路接到220V的直流电源时功率为1.2KW,接在220V、50Hz的电源时功率为0.6KW,试求它的R、L值。
7
U22202解:R???40.3? I?P1200 L?P?RU220600?57? ?3.86A z??I3.8640.3z?R22?f2572?40.3240.3???0.12H8 3143142、已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阻为200Ω,电感量为7.3H,接到工频220V的电源上。求线圈中的电流I=?如果误将此接触器接到U=220V的直流电源上,线圈中的电流又为多少?如果此线圈允许通过的电流为0.1A,将产生什么后果? 解:I?U2002?(314?7.3)2?220?0.0956?0.1A 2300 I?U220??1.1A为额定电流的11倍,线圈会因过热而烧损。 R2003、在电扇电动机中串联一个电感线圈可以降低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已知电动机电阻为190Ω,感抗为260Ω,电源电压为工频220V。现要使电动机上的电压降为180V,求串联电感线圈的电感量L'应为多大(假定此线圈无损耗电阻)?能否用串联电阻来代替此线圈?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解:电动机中通过的电流:I?180190?26022?0.559A 电机电阻和电感上的电压为:UR?0.559?190?106V UL?0.559?260?145V
'串联线圈端电压:UL?2202?1062?145?47.8V 'UL47.8??0.272mH 串联线圈电感量:L'?I?0.559?314''若用电阻代替,则串联电阻端电压:UR?''UR59.5??106? 串联电阻值:R?I0.559'2202?1452?106?59.5V 比较两种方法,串联电阻的阻值为电动机电阻的二分之一还要多些,因此需多消耗功率:ΔP=0.5592×106≈33W,这部分能量显然对用户来讲是要计入电表的。而串联的线圈本身铜耗电阻很小,一般不需要消耗多少有功功率。所以,对用户来讲,用串联线圈的方法降
8
A I + ?U - ?Z B R -jXC
C 低电压比较合适。
4、已知右图所示电路中,R=XC=10Ω,UAB=UBC,且电路中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求复阻抗Z。
解:根据题意可知,电路中发生了串联谐振。
ZBC?11??7.07??45??5?j5(?) 0.1?j0.10.1414?45?*?因谐振,所以ZAB?ZBC?5?j5(?)
5、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Z=(30+j30)Ω,jXL=j10Ω,又知UZ =85V,求路端电压有效值U=?
?UZ85解:I???2A 设I?2?0?A
22Z30?30?I + ?U - + UZ Z - ?则UZ?85?0??45??85?45?V UL?jIXL?j20V
U?UZ?UL?85?45??j20?60?j(60?20)?60?j80?100?53.1?V 路端电压有效值为100伏。
6、在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u=141.4cos314tV,电流有效值I=IC=IL,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为866W,求i、iL、iC。
解: u?1002sin(314t?90?)V 电路若有I=IC=IL,由相量图分析可得必有电容支路电流与电感支路电流相位差为120°,这样两支路电流的相量和的模才符合I=IC=IL,又知电容支路的电流超前总电压90°,则电感支路的电流必滞后总电压30°,在电阻R上的分压即为:UR?100cos30???120??86.6??120?V IL?则:
???????i + u - iC C iL R L P866??120???-120??10?-120?A UR86.6 9
i?102sin(314t?120?)A , iL?102sin(314t?120?)A, iC?102sin(314t?180?)A
7、已知感性负载两端电压u=311cos314tV,,测得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为7.5KW,无功功率为5.5KVar,试求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及其串联和并联等效参数。 解:串联时: S?7.5?j5.5?75.2?36.3?KVA I?75.2/220?0.342A Z?~220?36.3??643?36.3??518?j380? 0.342L?380/314?1.21H 则R?518? 并联时:R=2202/7500≈6.45Ω L=2202/(5500×314)≈28mH
8、在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复阻抗Z2=j60Ω,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分别为:US=100V,U1=171V,U2=240V,求复阻抗Z1。 解:设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参考相量,则
?a + ?US - I?Z1 U1?b Z2 U2? I?240/60?0??4?0?A 由相量图分析
可知,总电压应呈感性,设有功电压分量为60V, 则无功电压分量应为80V,即240-80=160V, 有φ1=arcsin160/171≈69.3° Z1?
9、如下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路中电流I2=2A,US=7.07V,求电路中总电流I、电感元件电压两端电压UL及电压源US与总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解:设并联支路端电压为参考相量,则
?U2
??c U
171?69.3??42.75?69.3??15.1?j40? 4U1
I?I
?? jωL UL ?a ?I2?+ ?US - 1Ω Uab-j1Ω
b Uab?2?1?0??2?0?V
1Ω电阻上通过的电流 I1?2?0?/1?2?0?A
?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路试题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