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每小题选对的得2分,错选和未选的得0分.) 1.(2分)(2013?娄底)下列餐具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玻璃杯 B. 不锈钢汤匙 C. 瓷碗 D. 竹筷 考点: 导体.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 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 解答: 解:玻璃、橡胶、竹筷是常见的绝缘体. 不锈钢汤匙是金属制品,是导体. 故选B. 点评: 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干木材、塑料、橡胶、陶瓷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线,在条件改变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2分)(2013?娄底)一年四季,花开花谢,鲜花妆点了我们的世界,绚丽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是因为不同的花本身的颜色不同 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B. 花瓣匀速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 D.花凋谢时,零落的花瓣飘向地面,是因为花瓣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考点: 物体的颜色;重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分子的运动.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的颜色来决定的. (2)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物体的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它的高度有关; (4)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受重力作用,将改变运动状态,最终落回地面. 解答: 解:A、不同的花能反射不同的色光,花所反射色光的颜色就是花的颜色,我们看到花朵是五颜六色的,是因为不同的花反射的色光不同,故A错误; B、我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B正确; C、花瓣匀速下落过程中,花瓣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花瓣的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 D、花凋谢时,零落的花瓣飘向地面,是因为花瓣受到重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分子扩散、影响物体动能与势能的因素、重力的作用,试题较简单,要认真分析. 3.(2分)(2013?娄底)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B. C. D. 海市蜃楼 水面“折”枝 水中倒影 手影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 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掌握三种光现象: ①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解答: 解:A、由于空气分布不均匀,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符合题意. B、插入水中的树枝好像弯折了,这是树枝的光进入人眼时在水面发生了折射,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非常多,我们应该学会辨别. 4.(2分)(2013?娄底)“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施救 打雷下雨时,不能站在大树下避雨 B. 严禁攀爬输电铁塔 C. D.许多家用电器在没有三孔插座的情况下,可以把三脚插头上最长的插头去掉,插入二孔插座中使用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2)当雷雨天,人如果在高处打伞行走,雷电电流通过伞就会传下来.在传下来的过程中电弧放电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传到地下去,而这样就造成了雷电灾害; (3)输电铁塔输送的是高压电甚至是超高压电; (4)三孔插座的接地线一定要接入地下,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解答: 解: A、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正确; B、雷雨天,人不能在高处打伞行走,否则可能会被雷击中,正确; C、输电铁塔输送的是高压电甚至是超高压电,盲目攀爬可能引起触电,正确; D、大功率及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接好地线,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错误. 故选D. 点评: (1)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应当切断电源. (2)三孔插座一定要接地线,带三脚插头的用电器切不可使用两孔插座. (3)注意防雷. 5.(2分)(2013?娄底)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kg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90℃ C.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80cm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利用生活经验和所学长度,速度,温度,质量物理知识进行估测,选出最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 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 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0g=0.5kg,故B不符合实际; C、一般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 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6.(2分)(2013?娄底)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将刀磨快后切菜更容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用筷子夹菜﹣﹣费力杠杆 B. 刀柄上刻有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 D.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吸盘具有吸力 [来源:Z.xx.k.Com]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杠杆的分类;大气压强的存在.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知道杠杆的分类,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为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3)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解答: 解:A、将刀磨快后切菜更容易,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正确; B、使用筷子时,筷子是费力杠杆,这样可以省距离.故B正确. C、刀柄上刻有花纹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 D、塑料吸盘是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塑料挂衣钩里面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是大气压强把挂衣钩压在墙上的.不是吸盘具有吸力,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在厨房等实际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平时要细心留意;联系生活实际来考查物理知识,是现在中考考查知识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7.(2分)(2013?娄底)以下关于物理知识的几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防止电流的热效应带来的危害 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B. 原子的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C. D.冬天手冷向手“哈气”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考点: 电热;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A、为了防止电热的危害,在电视机后盖上留有很多小孔,有助于散热; B、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为保证安全,拦河大坝横截面建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C、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 解答: 解: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是为了防止电流的热效应带来的危害,故A正确; B、由于液体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因此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故B错误; C、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故C错误; D、冬天手冷向手“哈气”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热危害的防止、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原子结构、改变内能的方式,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8.(2分)(2013?娄底)某校新购进一辆校车,车上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车上配有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校车的观后镜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C. D.校车行驶时,打开车窗,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考点: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凸面镜和凹面镜;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A、在车辆行驶时,由于惯性而易对人造成伤害,安全带就是否了防止惯性带一伤害而设计的; B、做功冲程中,是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做功,因此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车的观后镜属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可以扩大视野; D、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据此分析选项中描述的现象. 解答: 解:A、车上配有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而与车体的其它部位发生碰撞,即防止惯性带来危害,说法正确; B、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说法错误; C、校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来扩大视野,而不是利用光的折射,故说法错误; D、校车行驶时,打开车窗,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以校车为例考查了几个物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认真审题,明确每一选项中描述的现象所对应的知识点,再做出相应的判断. 9.(2分)(2013?娄底)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B. C. D. 考点: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感应. 专题: 应用题;电和磁. 分析: 知道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然后分析各图描述的问题即可解答. 解答: 解:A、由图可知,电路中有电源,是研究通电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的,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D、是奥斯特实验,小磁针发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因为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在工作时要消耗电能,因此解题时观察图形中有无电源是解题关键. 10.(2分)(2013?娄底)关于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 B. 超导体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 C. D.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考点: 半导体的作用;超导体的作用;红外线;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2)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红外线照相、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加热、红外线摇控等;紫外线也有广泛的应用,它和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同的,可以用来验钞、杀菌消毒灯等. (3)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不会放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也就避免了内能的损耗,适合做输电线路. (4)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湖南省娄底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