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确定各个矩阵,输入有关决策结果,以此预测或模拟成本数据,并通过有关矩阵对应的变量,求取较优解或最优解,以便于进行物流成本控制。但此模型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实证。
李慧(2004)对物流作业成本法中的物流成本与作业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引入线性回归预测与控制原理对物流作业成本预测和物流作业量的优化控制,提出多作业正态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实证了利用线性回归原理为物流成本计算、预测和物流作业量的优化控制提供一种新的管理和决策手段。但是,在实际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时,由于物流成本计算、预测和控制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物流运作的方方面面。作业成本法本身在分析成本动因时就不可能做到全面化,况且在财务上成本与费用又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划分标准,这限制了该模型的普适性。
3.物流成本控制及提高盈利措施论
柯尊海(2005)提出物流成本管理应从战略的高度与战略目标相结合,使物流成本管理与经营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资源配置协调起来。制造企业应从流通全过程、平衡生产物流、信息化投入和合理化的商品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供应链管理削减物流成本,提高效益。
易华(2005)指出物流成本控制普遍采用的方法:标准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 王小玲,李华军(2004)提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运用线形规划、非线形规划、储存论等数理分析方法优化物流过程,减少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或耗费;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外界相关作业的成本比较,选择成本最低的作业;通过作业链——价值链分析,消除某些不增值的作业;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的物流部门应尽量实现作业共享,降低资源耗费;利用系统原理协调好构成物流系统的各要素(物流作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与整个物流系统的关系,实现企业物流总成本最低的目标。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基于一个大框架,对于企业实际物流控制实施的指导意义够。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成本分析
我国对物流成本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远远落后于对其他相关物流理论的研究。物流成本由于研究难度较大,加之其潜在的理论意义与经济意义未能得到很好的
3
第一章 绪论
认识,目前在国内基本处于一种零碎、片断的研究状态。物流成本的研究现状存在以下几个不足:
(1)对物流成本的研究更多的是通过对国外物流成本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介绍,而没能根据我国的具体实践情况发展出一套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
(2)对物流成本的研究往往只是从传统成本会计的到沦框架内进行最简单的技术性研究,忽略了对物流成本的特点及范畴等问题进行基本的研究与探讨;同时,也没能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进行交叉研究,“就成本论成本”的做法使得对物流成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3)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战术的局面,没能对物流成本的战略重要性进行全面的剖析,从而未能从企业竞争需求的战略层面出发,来对物流成本的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2.物流成本分析的现状研究
至今为止,我国物流企业在对物流成本的分析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 (1)在对物流成本的分析与计算方面遵循1977年日本运输省曾制定的《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即分别按不同物流范围、不同支付形态和不同物流功能来计算。按照此标准,物流管理者在分析与计算物流成本时,无论采用何种物流成本分析与计算方式,都应该注意:不漏项、不交叉重复、不失真、标准统一、口径一致。
(2)目前我国很多的物流成本研究者在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上均持相同的观点,即引入作业成本法来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因为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提供足够的对企业物流成本量度以及主要存在的缺陷,而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最终达到合理计算成本费用的目的。计算成本的基本原理是将资源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追溯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追溯到产品、服务和用户等成本对象。
(3)著名物流经济分析师王佐将物流成本的分析与计算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他指出物流成本在性质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基准的相对性。同时他认为,物流成本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企业物流成本关系的研究上,另外,物流成本的总量研究不能代替微观的企业物流成本的支出研究。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测算,需要有三个资源要素,即数据、模型和管理知识。
3.我国物流企业的盈利现状研究
我国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有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
4
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账面反映看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在商品的整个生产销售中,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仅为10%左右,用于物流过程所占用的时间几乎为90%。2000年我国实现GDP为89404亿元,按照上述比例,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高达17880.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3965亿元,物流费用高达29586亿元。也就是说,全社会物流费用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178.8亿元费用;工业总产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账面反映占压资金就多达近300亿元。美国目前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不足GDP的10%,如果我国能达到同一水平,按照2000年的GDP水平,将可以为全社会节约8940.4亿元的物流成本,或者说可以多产生近9000亿元的利润。“十五”期间,如果我国物流费用降低到占GDP的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约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
2002年我国物流市场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仅占22.2%,比2001年有所提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的整体份额在逐年扩大。但是,第三方物流市场相对比较分散,目前还没有一家物流企业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超过30%的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不满意。而且由于区域性和经营范围的限制、规模化程度不够以及经营手段不够先进,储运等方面的基础服务的效率不高、利润率低下。从盈利情况看,大多数物流企业处于微利水平,亏损企业高达到22%,只有6.6%的企业盈利水平较高。也就是说,尽管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业,但我国物流企业在资源整合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其服务质量还很难满足一些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对高质量物流服务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陆续进入我国,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如马士基、铁行渣华、海陆、美国总统轮船、日通、近铁、瑞达、阿尔卑斯、松下、GM、德国飞格等。面对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形势,以及加入WTO后国外物流公司的竞争,我国物流企业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全面重构新盈利模式是全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关于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理论界尚无统一的定义和通用的模型。西方学者试图运用管理学工具、通过具体的案例对企业盈利模式进行统计性的描述,如“无利润”、“趋同”、“中间陷落”等模型,及对应的“利润复归”、“反趋同”、“价值链”等模型。虽然以上并非针对物流企业的探讨,但对于物流企业盈利模式的构建和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利润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它既是衡量企业效益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价企业管理行为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在机遇及竞争并存
5
第一章 绪论
的环境下,我国的物流企业如何建立自身的盈利模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物流企业通过盈利模式的确定,实现企业的长期盈利和发展,最终使企业做强做大,从而带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和整个物流市场的成熟。 1.3.2研究方法
本文从当前我国物流业和物流企业的在成本与盈利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始论述,利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贯穿全文,即我国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普遍偏低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及分解,最后通过一些数据指标来阐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并用代表性案例来加以论证。
作为物流企业而言,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所以本文在第三部分主要是利用作业成本法、价值工程方法、ABCMS模型等方法对物流企业的成本进行改善,重点阐述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的管理方式的方法。它是从企业的内部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来寻找物流企业所有的作业所耗费的资源。但是却又不是就成本而论成本,而是通过作业来发现作业过程中的价值,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通过实行作业管理,采用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发现持续改善的机会和途径,达到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的目的。从而实现为企业增加和创造利润的目的。
6
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第二章 物流企业的成本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2.1我国物流企业的成本分析
物流成本分析就是利用物流成本核算结果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物流成本水平与构成变动的情况,研究影响物流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通过物流成本分析,可以查明影响成本升降的原因,不断挖掘企业内部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以节约求增产,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为企业积累更多资金,同时也会为降低产品价格,增强企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物流成本分析并不只是对过去成本管理工作的回顾、总结与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过去企业物流资金耗费活动规律的了解,正确评价企业物流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物流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物流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达到对未来成本管理工作展望和指导的目的。
2.1.1我国物流企业的成本组成要素分析
物流企业是为货主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它可以包括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也包括提供功能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如仓储公司、运输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物流服务企业通过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来降低货主企业物流运营的成本,并从中获得利润。可以说,物流企业的整个运营成本和费用实际上就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的转移。物流企业的全部运营成本费用都可以看作广义的物流成本。物流服务有7个基本的环节,即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还有诸如代理报关、财务结算等等更多的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的具有特色的其它服务,可以看作是物流企业生产的一些无形的产品。对于为物流委托方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来说,它所提供的不是互不相关的独立的物流服务环节,而是一个是无形的产品——物流服务链。
与制造企业相类似,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也是计算其产品成本,只不过其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链条。因此我们在对物流企业的成本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时,可以依照制造企业计算成本的方法,在假设物流企业是生产制造一种无形服务产品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制造这种无形产品所需耗费各种类型的成本来划分物流成本的各组成要素。比如,物流企业在提供运输服务时,所耗费的成本包括人工费、燃料费、维修费、养路费、轮胎费、管理费等。如表2-1是我国某个以运输业务为主的物流公司按照费用项目对物流成本进行的归类。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物流企业的成本与盈利能力分析-毕业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