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盐的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②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③通过对粗盐提纯的复习,学会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和方法:结合已有知识的回顾,步步设疑,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同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能应用新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实践、归纳、总结、探究等学习方法,养成探究学习方法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在成功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对进一步学习化学产生向往。
二、重点、难点
重点: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说到生活中常见的盐,很多同学就会想到食盐(NaCl),但是NaCl是不是就是我们化学中所讲的盐?化学中所讲的盐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生回答)。
师总结: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练习:将下列物质中的盐找出来
H2O HCl H2SO4 NaOH Ca(OH)2 Na2CO3 NaHCO3 CaCO3 NaCl NH4Cl
考点一:盐的性质
1. 通过阅读教材完成完成下列表格 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常见盐 俗称 化学式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色、态及水溶 性 用途
练习: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 碳酸钠、 小苏打、Na2CO3 B.碳酸氢钠、 纯碱、NaHCO3 C.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 2、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复习回顾教师总结并板书盐的化学性质 (1)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2) 盐+酸→新盐+新酸 (3) 盐+碱→新盐+新碱 (4) 盐+盐→两种新盐
并讲解如何利用盐的化学性质对碳酸盐进行检验。 巩固练习:
1.小明学习化学后,在家里想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 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分别闻它们的气味
2. 向一固体上滴加盐酸时产生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考点二:复分解反应
1、引导学生对于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复习,重点让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反应条件。 教师及时总结并板书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盐+盐→两种新盐 (2)碱+盐→新盐+新碱 (3)盐+盐→另两种盐 (4)酸+碱→盐+水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2、为了与高中内容相接轨,然后从微观角度对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进
行探究,让学生意识到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离子间的反应,开拓学生的视野。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和Fe B.NaCl溶液和K2CO3溶液 C.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KNO3溶液和Ca(OH)2溶液 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
A.CO2(CO):通入NaOH溶液 B.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3.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2SO4、Na2SO4、NaOH B.Ca(OH)2、KCl、K2CO3 C.NaCl、Na2CO3、KNO3 D.CuSO4、NaOH、Na2SO4 4.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
A.K+、NO3-、CO32-、H+ B.K+、Cl-、Mg2+、NO3-、 C.SO42-、OH-、Na+、Cu2+ D.Ag+、Ba2+、Cl-、NO3-、
考点三:粗盐的提纯
该部分知识点相对来说简单好理解,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一下粗盐提纯的步骤,其次是引导学生思考在这部分经常出现的问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盐的复习课》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