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3章 复合抗菌膜抑菌性能的研究

表3-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Tab.3-1 The Factors and its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因 素

水平

nisin浓度/(IU/ml)(A)

1 2 3

300 350 400

纳他霉素浓度/(ppm)(B)

40 50 60

丁香精油浓度/(%)(C)

0.5 1.0 1.5

3.2.5乳清蛋白抗菌膜抑菌效果的测定

(1)菌悬液及含菌平板的制备:将上述各种供试菌种用适宜斜面培养基活化,以无菌生理盐水制成1011 ~1012 cfu/ L 均匀的菌(孢子)悬液。将融化的灭菌培养基倾入无菌培养皿中待凝固后滴入0.1mL菌(孢子)悬液,用无菌涂布环将菌(孢子) 悬液涂布均匀即成含菌平板,待用。

(2)抑菌圈实验:参照QB/T2591-2003方法[18],略有改动。用无菌打孔器分别将不含防腐剂的蛋白膜和含有防腐剂乳清浓缩蛋白膜打成直径为6mm的圆片,紫外灯下灭菌30min~1h,然后将膜片分区域贴于含菌平板上,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细菌在37℃下培养24 h,真菌在28℃下培养48~72 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并计算面积。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种抑菌剂分别与WPG复合的抑菌性研究

表3-2 WPC/NISIN复合膜抑菌效果

Tab .3-2 Inhibitory effect of WPC / NISIN composite membrane

抑菌圈Inhibitory zone (mm2)

浓度

枯草芽孢杆菌

(IU/ml)

大肠杆

金黄色葡萄球

沙门氏菌

粘红酵母菌

黑曲霉

绿色木霉

200 250 300 350 400 3.71 4.52 5.33 6.21 8.12 0 0 0 0 0 9.12 11.01 12.94 14.16 16.9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17 -

河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抑菌圈直径(mm2)20151050200250300350400nisin浓度(I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图 3.3-1:WPC/NISIN复合膜抑菌效果图

Figure3.3-1: WPC/NISIN Composite film bacteriostatic effect diagram

由表3-2及图3.3-1可以看出,Nisin复合膜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粘红酵母菌,黑曲霉,绿色木霉没有抑菌效果,表明Nisin添加到乳清浓缩蛋白膜中同样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酵母和霉菌等没有抑菌效果。200IU/ml的Nisin复合膜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产生一定的抑菌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较强,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性较弱。随着Nisin含量的增加,复合膜抑菌性显著增强(P<0.05)

表3-3 WPC/丁香精油复合膜的抑菌效果

Tab. 3-3 Inhibitory effect of WPC / Clove oil composite membrane

抑菌圈Inhibitory zone (mm2)

浓度(%)

枯草芽孢

大肠杆菌

杆菌

0.125 0.25 0.50 1.00 1.50

0 5.21 6.14 7.39 9.01

9.15 10.97 12.16 15.96 18.79

萄球菌 3.46 6.79 7.86 11.79 15.14

8.96 10.56 12.01 14.89 19.27

金黄色葡

沙门氏菌

菌 0 0 0 3.01 5.26

0 0 0 0 0

0 0 0 0 0

粘红酵母

黑曲霉

绿色木霉

- 18 -

第3章 复合抗菌膜抑菌性能的研究

抑菌圈直径(mm2)2520151050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粘红酵母菌0.1250.250.51丁香精油浓度(%)1.5图 3.3-2:WPC/丁香精油复合膜抑菌效果图

Figure3.3-1: WPC/Essential oil of cloves Composite film bacteriostatic effect diagram

由表3-3和图3.3-2可以看出,在丁香复合膜中,0.125%的丁香复合膜对枯草芽孢杆菌、粘红酵母、绿色木霉霉、黑曲霉没有抑菌效果(P<0.05),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性,其中对大肠杆菌抑菌性最强。随着丁香浓度的增加,复合膜抑菌性显著增强(P<0.05),其中0.25%的丁香复合膜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抑菌性,而对粘红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在对霉菌的抑菌作用中,丁香复合膜前期能够抑制霉菌孢子生长,但后期霉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很弱。

抑菌圈直径(mm2)201510502030405060纳他霉素浓度(ppm)图 3.3-3:WPC/纳他霉素复合膜抑菌效果图

粘红酵母菌黑曲霉绿色木霉

Figure3.3-3: WPC/Natamycin Composite film bacteriostatic effect diagram

- 19 -

河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表3-4 WPC/纳他霉素复合膜的研究

Tab. 3-4 Inhibitory effect of WPC /Natamycin composite membrane

抑菌圈Inhibitory zone (mm2)

浓度

枯草芽孢杆菌

(ppm)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

沙门氏菌

粘红酵母菌

黑曲霉

绿色木霉

20 30 40 50 6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36 4.42 7.89

5.34 8.67 11.24 14.56 18.79

0 0 2.35 5.24 8.89

从表3-4图3.3-3可以看出,纳他霉素复合膜对细菌无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没有抑菌效果(P<0.05),而对粘红酵母菌、绿色木霉、黑曲霉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性,其对黑曲霉抑菌性最强。随着纳他霉素浓度的增加,复合膜抑菌性也随之显著增强(P<0.05),其中纳他霉素浓度为20ppm复合膜对黑曲霉产生抑菌性,而对粘红酵母菌和绿色木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0ppm。

3.3.2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3-5 以抑菌圈面积为评价指标的正交实验表

Tab. 3-5 With TS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orthogonal table and data analysis 实验号

A ○1 ○1 ○1 ○2 ○2 ○2 ○3 ○3 ○3

B ○1 ○2 ○3 ○1 ○2 ○3 ○1 ○2 ○3

- 20 -

C ○1 ○2 ○3 ○2 ○3 ○1 ○3 ○1 ○2

D ○1 ○2 ○3 ○3 ○1 ○2 ○2 ○3 ○1

抑菌圈面积

(mm2)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极差分析

最佳水平组合

第3章 复合抗菌膜抑菌性能的研究

表3-6 正交试验结果 Tab.3-6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大肠杆菌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13.17 16.69 19.16 15.75 18.76 12.97 20.88 14.22 17.31

杆菌 8.34 10.15 12.74 11.57 13.65 8.76 14.79 9.04 12.05

萄球菌 15.17 17.45 20.65 18.26 22.47 16.56 24.57 17.57 19.15

12.56 15.01 20.14 15.47 20.56 13.01 21.14 13.15 15.23

菌 2.96 5.07 8.07 3.24 5.24 8.75 3.05 5.15 8.27

11.23 15.01 19.23 11.74 15.56 19.73 11.45 15.43 19.57

3.78 5.86 9.12 3.85 5.94 9.25 3.81 5.95 6.04

枯草芽孢

金黄色葡

沙门氏菌

粘红酵母

黑曲霉

绿色木霉

表3-7 枯草芽孢杆菌正交试验结果

Tab.3-7 Bacillus subtilis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实验号

A

B

C

空列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圈(mm2)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R

○1 ○1 ○1 ○2 ○2 ○2 ○3 ○3 ○3 10.4100 11.3267 11.9600 1.5500

○1 ○2 ○3 ○1 ○2 ○3 ○1 ○2 ○3 11.5667 10.9467 11.1833 0.6200

○1 ○2 ○3 ○2 ○3 ○1 ○3 ○1 ○2 8.7133 11.2567 13.7267 5.0133

○1 ○2 ○3 ○3 ○1 ○2 ○2 ○3 ○1

8.34 10.15 12.74 11.57 13.65 8.76 14.79 9.04 12.05 极差分析 RC>RA>RB 最佳水平组合 A3B3C3

- 21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5)在线全文阅读。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717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