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热通道位于机架/机柜的后部,包含电信布线的线槽。 数据中心布线设计
4.在设备上方,采用从前到后的冷却配置。针对线缆布局,电子设备在冷通道两侧相对排列,冷气从钻孔的架空地板吹出。
5.热通道两侧电子设备则背靠背,热通道下的地板无孔,其布置如图3-34所示,天花板上的风扇则排出热气。 (2)机柜/机架摆放
1. 机柜和机架放置时要求前面或后面边缘沿地板边缘排列,以便于机柜和机架前面和后面的地板取出。用于机柜走线的地板开口位置应该置于机柜下方或其他不致于造成阻塞的位置;用于机架走线的地板开口位置应该位于机柜间的垂直线缆管理器的下方,或位于机柜下方的底部拐角处。
2.通常,在垂直线缆管理器下安置开口更可取。地板上用于走线的开口不宜大于需要,任何的情况下,地板开口处都应该沿地板边缘排列。机柜和机架的摆放位置应与照明设施相协调。 3.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于运输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 于1.2m。 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 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m。
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2m。 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m时,两端应设有走道;当两个走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
其间还应增加走道;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m, 局部可为0.8m。 (3)机柜轨道调整
机柜要求有可前后调整的轨道。轨道要求提供42U 或更大的安装空间。每U单元都应标记以简化设备 布置。设备和连接硬件要求固定在机架的轨道 上,便于最有效地利用机柜空间。
如果配线架安装在机柜前面,为了给配线架和门 之间的线缆管理提供空间,前面轨道应至少缩进 100 mm。同样,如果配线架安装在机柜背面,背 面轨道应至少缩进100 mm。
为防止触及配线架背面,配线架不能同时安装在 同一个机柜或机架前后轨道上。
如果电源板安装在机柜的前面或后面轨道,要为 电源板和电源线提供足够的净空间。 (4)机柜抗震设计
抗震机架/机柜应用螺栓拴紧到抗震底座上或直接 安装到混凝土楼板上 (1)预连接系统安装设计
预连接系统可以用于水平配线区—设备配线区,也 可以用于主配线区—水平配线区。
预连接系统的设计关键是准确定位预连接系统两 端的安装位置,包括配线架在机柜内的单元高度 位置和端接模块在配线架上的端口位置,以定制 合适的线缆长度。
6.配线设备安装设计
任务三 设计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 (2)线缆管理安装设计
在进线间、主配线区和水平配线区,在每对机架之 间和每排机架两端应安装垂直线缆管理器,垂直线 缆管理器宽度应至少为83 mm(3.25 in)。在单个 机架摆放处,垂直线缆管理器宽度至少为150 mm (6 in)宽。两个或多个机架一排时,在机架间考虑 安装宽度为250mm(10 in)的垂直线缆管理器,如 图3-35所示;在一排的两端安装宽度为150 mm(6 in)的垂直线缆管理器。线缆管理器要求从地板延 伸到机架顶部。
在进线间、主配线区和水平配线区,水平线缆管理器 要安装在每个配线架上方或下方,水平线缆管理器和 配线架的首选比例为1∶1。
线缆管理器的尺寸和线缆容量应按照50%的填充度来 设计。
管理6A类及以上级别线缆的水平管理器宜采用2U结 构,以满足其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在放置光纤配线单 元的机柜或机架中,线缆管理器不仅要满足线缆管理 的容量要求,还必须满足光纤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 7.标识设计
任务三 设计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 (1)机柜/机架标识
1.数据中心中,机柜和机架的位置可根据架空地板的 分格来布置和标识,依照/TIA/EIA 606 A标准,在 数据机房中使用两个字母或两个阿拉伯数字来标识 每一块600mm×600mm的架空地板。在数据中心 机房平面上建立一个x y 坐标系网格图,以字母标 注 x 轴,数字标注y 轴,确立坐标原点。
2.所有机架和机柜应当在正面和背面粘贴标签。每一 个机架和机柜应当有一个唯一的基于地板网格坐标 编号的标识符。如果机柜在不止一个地板网格上摆 放,则通过在每一个机柜上相同的拐角(如右前角) 所对应的地板网格坐标编号来识别。
3.在有多层的数据中心里,楼层的标志数应当作为一 个前缀增加到机架和机柜的编号中去。例如,上述 在数据中心第3层的AJ05地板网格的机柜标为 3AJ05。
4.在一般情况下,机架和机柜的标识符可以为以下式: nnxxyy
5.其中,nn=楼层号,xx=地板网格列号, yy=地板网格行号
在没有架空地板的机房里,也可以使用行数字和列数字来识别每一机架和机柜。在有些数据中心里,机房被细分到房间中,编号则应对应房间名字和房间里面机架和机柜的序号。 (2)配线架标识
① 配线架的标识。配线架的编号方法应当包含机 架和机柜的编号和该配线架在机架和机柜中的位 置。在决定配线架的位置时,水平线缆管理器不 计算在内。配线架在机架和机柜中的位置可以自 上而下用英文字母表示,如果一个机架或机柜有 不止26个配线架,需要两个特征来识别。
② 配线架端口的标识。用两个或3个特征来指示配线
架上的端口号。比如,在机柜3AJ05中的第2个配线 架的第4个端口可以被命名为3AJ05-B04
一般情况下,配线架端口的标识符可以为以下格式: nnxxyy?A?mmm
其中,nn=楼层号,xx=地板网格列号, yy=地板网格行号,
A=配线架号(A~Z,从上至下), mmm=线对/芯纤/端口号。
③ 配线架连通性的标识。配线架连通性管理标识为 p1 to p2
其中,p1=近端机架或机柜、配线架次序和端口数字,p2=远端机架或机柜、配线架次序和端口数字。
为了简化标识和方便维护,考虑补充使用ANSI/TIA/EIA 606 A用序号或者其他标识符表示。
④ 线缆和跳线标识。连接的线缆上需要在两端都贴上 标签,标注其远端和近端的地址。 线缆和跳线的管理标识为 p1n/p2n
其中,p1n=近端机架或机柜、配线架次序和指定的端口,p2n=远端机架或机柜、配线架次序和指定的端口。 8.强弱电间隔设计
任务三 设计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 为了最小化电力电缆对双绞铜缆影响,应当在施工时保证这两种电缆之间的分离距离。在数据中心中强电可以有一个屏蔽层。下表列出了带屏蔽层的强电电缆和双绞线之间应该保持的最小距离。
9.走线通道设计
任务三 设计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 走线通道敷设应遵循以下规范:
走线通道安装时应做到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沿走 线通道水平走向的支吊架左右偏差应不大于 10mm,其高低偏差应不大于5mm。
走线通道与其他管道共架安装时,走线通道应布置 在管架的一侧,当有易燃气体管道时,走线通道应 设置在危险程度较低的供电一侧。
走线通道敷设应遵循以下规范:
? 走线通道应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管道上方。 ? 走线通道应在热力管道下方。
? 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重时,走线通道应在管道上方。 ? 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时,走线通道应在管道下方。 (1)架空地板走线通道
1.架空地板系统,也被称作活动地板系统,它被应用 在支持下走线的数据中心内。在下走线的机房中, 线缆不能在架空地板下面随便摆放。
2.架空地板下线缆敷设在走线通道内,通道可以分开 进行多层安装,最大深度不能超过150mm。金属通 道应当被接到数据中心的接地系统上。在计划建筑 阶段,安装于地板下的走线通道应当与其他地下系 统相协调。
3.架空地板下空间只作为电信布线使用时,地板高 度不宜小于200mm。当架空地板下的空间既作为 电信布线,又作为空调静压箱时,地板高度不宜 小于350mm。 (2)天花板走线通道
1.常用的机柜高度一般为1.9~2.0m,气流组织所需 机柜顶面至天花板的距离一般为500~700mm,故 机房净高不宜小于2.6m。
2.如果使用天花板走线通道敷设数据线缆,为了方便 管理,最好铜缆线路和光纤线路分开敷设,这样做 还可以避免损坏线缆直径较小的光纤线缆。如果有 可能的话,光纤线缆最好可以敷设在铜缆的上方。 3.天花板走线通道可以分开进行多层安装,最大深 度不能超过150mm,通道顶部距楼板或其他障碍 物不应小于0.3m,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1m,通道 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4. 照明器材和洒水装置的喷头应当放在走线通道之 间,不能直接放在通道的上面。在多用户共享类 型的数据中心,天花板走线通道的底部必须采用 实心材料,或者走线通道安装在2.7m以上的空间。 5.天花板走线通道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等结
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架空线缆盘 一般由天花板悬挂安装,如果所有的架子和柜子是 统一标准高度的,电缆桥架可以附在架子和柜子的 顶部,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规范操作,因为由天花板 悬挂安装的线缆盘可以支持各种高度的架子和柜 子,并且对于架子和柜子的增加和移动有更大的灵 活性。走线通道内线缆垂直敷设时,在线缆的上端 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通道的支架上,水平敷 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m处进
行固定。 1.布线拓扑结构
本数据中心采用TIA-942标准数据中心基本拓扑结构,设置一个接入室、一个监控和通信室、一个主配线区、多个水平配线区和多个设备配线区。设备配线区的设置是为了满足设备与水平配线区的灵活配置,其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配置方案 2.布线连接
如下图,用主干电缆(OM310吉比特光纤为主,6类双绞线为辅)连接主配线区和水平配线区的列头柜,再由水平配线区的列头柜通过水平电缆(6类双绞线为主,光纤为辅)连接至设备。 3.机柜布局 如图所示,机柜的排列与地板下面的机房空调产生的气流平行,机柜采用面对面和背对背排列来形成交互的“冷”和“热”过道,以有效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能源损耗。供电电缆与信息电缆成正反“F”型布局而不交叉。
根据机房安装设备的规格尺寸,设计的设备安装柜标准为2 200mm×1 100mm×600mm,并应结合楼层平面建筑立柱的分布情况、楼层能达到的载荷情况,合理安排设备排列距离,使之不仅能达到最大的装机能力,又能保证机房的安全运行,维护方便。
本工程共设置设备安装柜54个,UPS电源分配头柜6个。 4.桥架布置与进线设计
如图所示,根据机房楼层平面的特点,设备排列按南北方向成列、面对面排列,南面设计一列600mm宽的电源主走线架,北面设计两列600mm宽的信号主走线架。机房采用上走线方式,所有设备光、电缆均通过主走线架、列走线架和垂直走线架连接。列走线架距防静电地板面2 300mm,主走线架距防静电地板面2 600mm。走线架应有良好的承重能力,以保证设备电缆和电力电缆的安全布放。 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配置方案 5.机房层高要求
机房的层高由工艺要求的净高、结构层、建筑层和 风管等高度构成。机房的净高是指地面至梁下或风 管下的高度。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由设备的高度、 电缆走线架和施工维护所的空间高度等因素确定。 本工程的每层机房均设防静电地板,按照规范要 求,机房室内净高要求不低于3.3m。 6.机房地面、顶棚面要求
1.如果机房采用吊顶装饰,材料必须为经过降阻处 理的材料,以达到防静电要求。机房均设置防静 电活动地板,地面均需做防水处理。防静电地板 表面应不反光、不打滑、耐腐蚀、不起尘、不吸 尘、易于清扫。底座应为金属支架,并且应有可 靠的接地。
2.屋顶层地面需做防水处理,避免有渗水产生。 3.光缆和电力电缆进入机房一层,并在一层设置进 线地沟,在管线入口处应加强进线管道的防水措 施,其围护结构应有良好的整体性,并在地沟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综合布线期末总复习资料(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