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区别: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企业和本国居民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所有企业和人员(包括外国企业和人员)在本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 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收入的来源,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 联系:

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

【例题1·单选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 [答疑编号2880060108]

『正确答案』B

【例题2·单选题】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财政收入 D.利润

[答疑编号2880060109]

『正确答案』B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和形式是由社会生产方式,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员中进行的。 (1)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分为三部分:税金或利润→上交国家、企业基金→企业自留、工资→企业职工 (2)集体所有制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分为四部分:税金→上交国家、合作事业基金→上缴集资单位或主管部门、企业基金→企业自留、工资→企业职工

(3)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分为三部分:税金→上交国家,公积金、公益金→集体提留,个人收入→农民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1)进行再分配的原因:

①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需要。 ②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家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③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④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

【例题·多选题】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必须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C.满足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D.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E.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答疑编号2880060110]

『正确答案』ABDE

(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①国家财政收支。

②银行信贷,信贷作为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手段,有两个方面:一是存贷款活动本身,二是差别利率。

③劳务费用的支付。 ④价格体系。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是( )。 A.价格体系 B.国家财政收支

C.工业企业向职工发放奖金 D.银行信贷

E.服务行业的企业支付职工工资 [答疑编号2880060111]

『正确答案』ABDE

【例题2·多选题】(2007年、2010年)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有( )。 A.生产企业提留生产发展基金 B.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

C.劳动者以其收入支付服务行业劳务费用 D.生产企业向国家纳税 E.国家调整部分产品价格 [答疑编号2880060112] 『正确答案』BCE 第 七 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本章考情:

本章考试分值为2分左右,2009年未出题。 本章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 2.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 3.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经济调控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考试内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三个方面: ①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

②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其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③承担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职能。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总体调节和控制。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 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政企分开,综观全局,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标,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管理手段。

【例题1·单选题】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 )。 A.生产关系

B.国民经济总体活动 C.国民经济局部活动 D.生产要素

[答疑编号2880070101]

『正确答案』B

【例题2·单选题】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通过( )实现。 A.政府调控

B.行政直接干预 C.对市场的调控

D.对劳动力行为的调控 [答疑编号2880070102]

『正确答案』C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考试内容: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掌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表现在(多选题): ①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 ④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考试内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一个目标体系)是由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式和手段组成的。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多选题):

(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这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 供求总量的平衡是保持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发展的最基本的平衡。 经济结构是社会生产一定发展阶段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社会各地区之间的比例、构成及相互关系。

(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价格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对价格间接调控。 (4)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 (5)国际收支平衡。

【例题1·单选题】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A.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B.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实现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 [答疑编号2880070103]

『正确答案』A

【例题2·多选题】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由宏观经济调控的( )组成。 A.目标 B.手段 C.方式

D.结果 E.政策

[答疑编号2880070104]

『正确答案』ABCE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

考试内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方式(掌握)。 宏观经济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直接调控就是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而不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的宏观调控。

间接调控是国家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经济宏观调控。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考试内容: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掌握)。 1.计划手段

在计划管理中采取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方式。计划体制改革,就是要从指令性计划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指导性的间接计划管理为主,即国家计划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 2.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就是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的。 3.法律调控手段 4.行政调控手段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经济调控手段为主。

【例题·单选题】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系,应以( )为主。 A.计划手段 B.经济调控手段 C.法律调控手段 D.行政调控手段

[答疑编号2880070105]

『正确答案』B

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一) 财政政策

考试内容:财政政策(掌握其涵义和类型)。 1.财政政策及其政策体系

概念:财政政策是指以国家为主体制定的,主要通过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的调整,调节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方向、规模、结构和格局,达到经济更加稳定,实现预期经济增长等社会经济目标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的财政政策体系。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税种和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例题1·多选题】财政政策由( )构成。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利率政策

D.预算平衡 E.国家债务

[答疑编号2880070106]

『正确答案』ABDE

【例题2·单选题】财政政策最主要的任务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压缩财政支出

C.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D.达到预算平衡

[答疑编号2880070107]

『正确答案』C

注:下面我们将要讲的不同财政政策,就是为了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而采取的。 2.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及手段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主要有:①通过直接参与分配,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进行调节,使之趋于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②通过财政收支流向的控制对社会总供求结构进行调节,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社会经济效益;③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控制,调节初次分配的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是通过财政手段实现的。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①国家预算;②税收;③国债;④财政补贴;⑤转移支付。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政策措施中,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是( )。 A.发行国债 B.调控利率 C.财政补贴 D.干预汇率 E.转移支付 [答疑编号2880070108]

『正确答案』ACE

3.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平衡财政政策、盈余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1)平衡(中性)财政政策:财政收支平衡,从而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性也不产生紧缩性影响。

(2)盈余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赤字,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消除总需求膨胀的效应。 (3)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减税而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或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规模。

【例题1·单选题】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预算应该实行的政策是( )。 A.结余政策 B.扩张政策 C.平衡政策 D.紧缩政策

[答疑编号288007010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此时需刺激需求,采用扩张财政政策。 【例题2·多选题】财政政策的类型有( )。 A.激进财政政策 B.平衡财政政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7)在线全文阅读。

初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717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