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 9% 39% 28% 13% 11% 分析:由此表可以看出,羌寨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自读自悟、自主分析理解能力普遍较低;合作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差。 调查情况之三:欣赏评价能力 不能对别人的能找出课能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 能多角度去看待课文中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发言进能对别人的发文中优美内容 行评说,言进行评说,阐的词句,并阐明自明自己的观点能说出自己的观和理由 点和理由 人数 比例 4 9% 16 34% 12 26% 己喜欢的理由 9 20% 5 11% 分析:通过此项调查结果反映出,羌寨孩子们的欣赏评价能力普遍较差。特别是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感到有较大困难;还不能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调查情况之四:拓展延伸能力 不能自觉进行内容 阅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人数
能自觉进行能自觉阅读与阅读资料的课文有关的课收集与整理 外资料和读物 能将写作方法能自觉参加课和优美的词句外实践活动 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6 20 12 16
4 4 比例 12% 44% 26% 9% 9% 分析:羌寨孩子的拓展延伸能力比较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孩子们还不能将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拓展和丰富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培养羌寨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通过前期的诊断,掌握了当前我校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状况,找出了羌寨孩子阅读能力还存在着问题和差距,使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我们就可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 在培养羌族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读诵训练,培养学生的读诵能力 要求学生克服唱读、要逐字逐句的朗读。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思想感情,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语感。对学生的读诵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读诵能力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1)做好朗读前的充分准备 朗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①要求学生对不认识的字或容易读错的的字,要让学生利用查字典进行正音,也可以给这些字注上拼音。细细体会每个句子中带an韵母和ang韵母的字的读音并注意an韵母和ang韵母的区分。特别要求学生把ang韵母的字注上拼音。 17
②细细体会每个句子中的重音、停顿、语速和语调,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句子画出重音和节奏。 ③要求学生对比较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反复试读,直至读流畅。 (2)教师示范引领 可以放课文朗读磁带,也可以教师范读。小学生善于模仿,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教师的范读要尽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在示范引领下,逐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杜绝“唱读”。具体做法是: 做法一、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默看课文,专心听,细心体会和揣摩朗读技巧。 做法二、让学生边听录音或教师的范读,边小声地跟着读,模仿朗读技巧。 (3)加强朗读指导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进入到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中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这样才会读出感情来。 (4)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读诵训练 多种形式的读诵训练,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激情,调动学生的读诵积极性。让学生在训练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读诵能力。读诵训练的形式有很多,我们常用的有:引读、个别读、集体读、同桌互读、小组读、轮流读、接龙读、分角色读、扮演读、一部分学生读一部分学生记忆背诵等。教师可根据课堂时间和教学的需要,灵活选取读诵的形式。
18
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或者为了创设某种情景,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或指导性范读;为了让学生从不同的声调、音色上感知课文,也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分组接续读;为了诱发想象,体会意境,发展形象思维,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远、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或古诗,可让学生小声的自由朗读;为了提高兴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性强或对话多的课文,可进行分角色表情朗读;为了强化记忆,活跃气氛,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点睛之笔也可齐读;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训练,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刚开始可采用师生相互伴读,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为了提高朗读的效果,可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比赛。 (5)进行朗读效果的评价 朗读训练要做到朗读前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要求和标准,朗读之后根据标准来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进行,可以是一名或一部分学生朗读,其余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然后评议其优缺点;也可以是由朗读的学生自己谈谈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样读,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使学生在评议中掌握朗读的技巧,自我进行有意识的朗读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6)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要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创作离不开模仿学习和模板套用,这也离不开认真与广泛的阅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材料,通过
19
引读,让学生领会一些写作的技巧,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繁复的作文教学,又可以有效提高作文质量。作文教学中设计仿写、续写、改编、缩写、扩写等练习,都是源自于以读促写的原则。以读促写还还应包括阅读与评讲学生作文,如范文和互读。还应提倡写读后阅读小评论等。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以阅读为基础进行交互式写作和讨论写作,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2、开展活动,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不长期坚持,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就容易自流。为了巩固和加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我们还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诗歌朗诵会、朗读比赛、读书节活动、演讲比赛、比比谁背诵的课文多、评选“故事大王”、小小评论员、搜集课外信息材料汇报会、积累本展示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各种策略,相互依存,互相渗透,切不可截然分开,不能只单单进行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能有片面性,各种培养策略要综合而灵活地运用。 八、预期研究成果的综述 1、研究成果 形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成果》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集、课例、反思 其他文字、音像资料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申请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