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4)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5)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6)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第四章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BC 5、C
6、A 7、A 二、
7:答案:1.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1 2. select sname
from sc,s
where sc.cno=2 and s.sno=sc.sno
3. select sname
from s
where s.sdept=’计算机系’ and sage<=19
4. select sname
from s,sc,c
where s.sno=sc.sno and sc.cno=c.cno and c.cpno=1
5.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ex=’女’
6. select sname, cname, grade from student s, sc, course c
where s.sno=sc.sno and sc.cno=c.cno 7. select sno, 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no
8. select cno, 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cno
第五章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A 5、D 6、B 二、简答题
1、当向一个表中插入新元组时或者修改一个表主码上的值时可能会违反实体完整性,违反实体完整性规则时,系统拒绝该操作的执行。
2、当向参照关系R中插入元组时、或者修改参照关系R外码上的值时、当删除被参照关系S上的元组时、或者修改被参照关系S主码上的值时可能会违反参照完整性规则,违反参照完整性规则后系统采取的措施有拒绝、置空值、置默认值、级联操作。
3、在MAC中,DBMS将管理的全部实体分为主体和客体,并为它们的每个实例指派一个敏感度标记LABEL;MAC机制是通过对比主体的LABLE和客体LABEL来最终确定主体是否能够存取客体。
4、用户标识与鉴别、自主存取控制、强制存取控制、视图加授权、审计、加密
第六章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6、A 7、D 8、C 9、A 10、A 11、A
二、应用题
1、1)R(X, Y, Z) F={XY→Z, Y→Z 达到1NF 2)R(X, Y, Z) F={Y→Z, XZ→Y} 达到3CNF 3)R(X, Y, Z) F={Y→Z, X→YZ} 达到2NF 4)R(X, Y, Z) F={X→Y, X→Z} 达到BCNF
+2、1)(AD)=ACD
2)将F中的函数依赖右部最小化F1={A→C, C→A, B→A, B→C, D→A, D→C};在F1中去掉多余的函数依赖得到F2={A→C, C→A, B→A, D→A,},F2就是最小函数依赖集
3)因为BD在F中所有函数依赖的右部均为出现,所以候选关键字中一定包含BD,而(BD)+
={ABCD},因此,BD是R唯一的候选关键字
4)考虑A→C,因为AC不是BCNF(AC不包含候选关键字BD),将ABCD分解为AC和ABD。AC已是BCNF,进一步分解ABD,选择B→A,把ABD分解为AB和BD。此时AB和BD均为BCNF,所以ρ={AC,AB,BD} 3、1)AE,BE 2)1NF
4、无损连接分解 5、1) BE
2)不是无损连接分解
3)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I,J→I,I→G,GH→I,IH→F}
根据算法可分解为:R1(FI),R2(JI),R3(GHI),R4(IHF),R5(JH) 6、1)ABE,BCE 2)ABCDG
3) ? = { AC,BDG,ABE }
第七章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B 6、B
二、设计题 1、
1)ER图如下图所示
2)对应的关系模型结构如下:
科室(科名,科地址,科电话) 病房(病房号,床位号,科室名)
医生(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科室名,年龄) 病人(病历号,姓名,性别,诊治,主管医生,病历号)
3.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如下;
科室的候选码:科名
病房的候选码:科室名+病房号 医生的候选码:工作证号 病人的候选码:病历号
科地址 床位号 病房号 病房 组成 入住 其余题目设计和该题类似,请同学们完成 第九章答案: 一、选择题诊治 病人 1、D 2、B 病历号 3、A 4、A 5、B 6、C 7、A 8、D
二、名词解释
1、事务: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的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2、可串行化:一个并发调度S与某一个串行调度的执行结果相同,称S是可串行化的 3、两段锁协议:是一种常用的封锁协议,要求在对任何数据进行读写操作之前,首先要申请并获得对该数据对象的相应封锁。在释放一个所之后,事务不能再申请任何其他锁。 4、一级封锁协议:要求事务T在更新数据对象Q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知道事务结束才释放。5、
5、二级封锁协议: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要求事务T在读取数据对象Q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可以立即释放S锁。
6、三级封锁协议: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要求事务T在读取数据对象Q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时才能释放S锁。
7、冲突可串行化:调度S是冲突可串行化的,如果S与一个喘息调度冲突等价。 8、活锁:又称饥饿,是某个事务因等待锁二处于无限期等待状态。 9、死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之间的循环等待想象。
三、简答题
1、如果不进行并发控制,则可能导致:丢失修改、读脏数据和不可重复读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并发控制。
姓名 性别 工作证号 姓名 职称 年龄 科名 科电话 科室 从属 医生 2、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的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事务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永久性。
3、并发调度S如果与一个串行调度结果一样的话,那S是正确的调度。
4、一级封锁协议可以保证不丢失修改,但不能保证读“脏”数据和可重复读;二级封锁协议可以保证不丢失修改和不读“脏”数据,但不能保证可重复读;三级封锁协议可以保证不丢失修改,不读“脏”数据和可重复读。
5、预防死锁的方法有一次封锁发和顺序封锁法。一次封锁发要求每个事务必须一次将所有要使用的数据全部加锁后,再实际执行事务操作,否则事务不进行任何实际行动,也不封锁任何数据。顺序封锁法是预先对数据对象规定一个封锁顺序,所有事务都按这个顺序实行封锁。
第十章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A
6、B 7、A
二、简答题
1、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
2、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建立冗余数据,保证有足够的信息可用于故障恢复;故障发生后采取措施,将数据库内容恢复到某个一致性状态,保证事务原子性和持久性。
3、延迟更新技术下系统故障的恢复过程如下:1)正向扫描日志文件,建立两个事务列表。一个是已提交事务列表,包含所有具有日志记录
4、反向扫描日志文件直至遇到
5、对T1不采取任何措施,因为它是检测点前提交的事务,系统保证它对数据库的更新已经影响物理数据库;对T2、T4 系统要对它们进行redo操作,因为这两个事务发生故障的时候都已经提交,并且是在检测点后提交的,系统不能保证它们对数据库的更新真正的影响物理数据库;对于T3、T5 系统要对它们作undo操作,因为这两个事务在发生故障的时候还没有提交,为了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必须对它们进行undo操作。 单选题
必须有同名属性才能进行的运算是()B. 自然连接
关于串行调度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串行调度一定是正确的调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郑州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上考试题库参考(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