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保护与测控装置技术培训手册
第3部分 产品功能拓展
3.1 线路保护的遥控和手动同期合闸
手动和遥控同期合闸,是在310Hb保护中已经增加的内容.在新的以太网版本程序中,准备增加上去。同期合闸采用的是脉冲启动,准同期方式合闸。但为了简化处理,只针对线路同期设计,不增加越前角合闸功能。
3.2 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是为了适应需要电机正转,也同时需要反转两种情况下保护和测量。为了能实现在反转时,功率的正确计算,正、负序分量提取正确。增加了一个反转开入。在电机反转合闸前,给出该信号。装置通过开入判断后,确认是反转。自动调整正、负序分量算法。同时根据反转选相中的反转相序(AB\\AC\\BC),来调整功率算法。
3.3 电动机的软启动功能
电动机软启动功能,是针对一些需串电抗器或者电阻启动的电机。下面是电动机软启动控制一个一次接线图。其中,QF1在启动柜内,QF2在运行柜内。启动的模式是,首先先合启动柜,QF1先合闸。当电机的启动时间到或者启动电流下降到一定值。则合运行柜,合QF2。这样相当于把串入的电抗器短接掉,完成了整个的启动过程。当保护跳闸时,一般只需要跳启动柜,而运行柜通过启动柜的跳闸而启动运行柜的跳闸。一般保护不去跳运行柜。
BusQF1启动柜MotorLQF2运行柜
图 12 电动机软启动一次接线图
21
微机保护与测控装置技术培训手册
合QF2的时机,有两种模式,一个是启动时间和启动电流“与”逻辑,另一种是“或”逻辑。“与”对系统的冲击更小些,但启动耗能比较大;“或”逻辑对系统冲击相对“与”逻辑要大一些,但启动耗能小一些。因此,这两个条件都有应用,在软件设计时充分的考虑了这个问题,作成了选择项,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下面给出310Hb中软启动的逻辑框图。
QF合 & QF2分 QF2合闸 软启动成功返回 电流小于Irqdset方式投入& & & 电流曾大于Irqdset 发合39-40出口命启动时间到软启动投退令,500ms出口返 QF2拒动回;3S后检QF2位跳QF 置。 电流小于Irqdset软启动方&式退出 &≥ 电流曾大于Irqdset 启动时间到
图 13 电动机软启动控制逻辑框图
3.4 电动机启动电流记录
电动机启动电流的记录,是为方便用户分析电动启动时的最大电流,启动时间等增加的新功能。启动电流记录的是Ia电流的有效值,记录间隔为200ms,记录150个点,记录时间为30s。用户可以从菜单中查询到这150个点,然后可以画出电机启动曲线,找到最大启动电流。
3.5 GPS硬对时功能
GPS硬对时是最近一段时间新增加的功能,以前是按照GPS的硬脉冲方式作为对时方式。但采用脉冲对时存在着带载容量小,传输距离短等问题。最新的GPS对时是采用RS422电平,通过双绞线对时。这种对时方式的优点是,带载容量大,传输距离远,和RS485通讯模式相同。RS422电平和RS485电平是兼容的,RS422是全双工,RS485是半双工。但应用在GPS对时,只是GPS装置发,而保护装置收,因此和RS485是相同的。
22
微机保护与测控装置技术培训手册
下图是GPS对时的接线示意图:
下发对时脉冲天线GPSGPS对时总线保护1保护n管理机下发广播时间通讯总线
图 14 GPS对时接线示意图
当装置收到GPS的脉冲,通过脉冲沿来统一的设置时间时刻(对时脉冲有秒、分,秒脉冲豪秒清0,分脉冲秒和豪秒清0),而通讯下发的对时,只下发到秒级。当装置发现有GPS脉冲对时,装置自动读取硬件时钟,作为软件时钟的基准。软件时钟开始运行。当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了GPS脉冲后,则自动停止软件时钟,切换到硬件时钟。由于管理机下发的时间有网络延时,有可能管理机刚刚下了对时时间,而对时脉冲马上就到来了,导致装置比管理机快了一对时间隔。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软件上进行了舍入处理。比如对于GPS秒脉冲对时,当管理机下了时间后,GPS对时脉冲到来,装置将判断豪秒是否已经大于500ms,如果大于500ms则,秒加1,毫秒清0,否则忽略对时脉冲。
3.6 103规约双RS485通讯,104规约以太网通讯
600Hb最新的硬件和程序,开始支持103规约和104规约。其中103规约通讯的介质是双RS485接口,而104的通讯介质是双以太网接口。这点在以后的应用中,需要注意。
3.7 AD的动态自检测功能
600Hb最新的硬件和程序,开始支持AD的动态自检测功能。防止由于AD的电压异常和AD本身的损坏以及外部回路损坏引起保护的误动作。
23
微机保护与测控装置技术培训手册
+5V10K200200+2.5V103AD103运放构成的跟随器10KAGND 图 15 AD自检测硬件回路
AD自检测程序,每个采样周期都时刻检测直流采样值。如果该值在2.5(1±10%)V以内时,则认为正常,如果超过这个电压范围,经过一段时间后,报AD异常。如果自检测通道出现了电压突变,经过连续的3点变化值大于一个门槛,则认为元件上出现了异常,短时闭锁保护一段时间后再开放保护。
24
微机保护与测控装置技术培训手册
第4部分 常见问题分析
4.1 测量电流或电压反相序对功率的影响
在现场实验或者现场服务中,经常出现测量电压或电流反相序或者极性接反导致功率的计算错误。而一般现场又很难校对相角,因此应该在两表法计算功率的前提下,能对上述的一些问题能够进行一些理论分析。
对于一般的电动机而言,或一些系统而言。功率因数一般都在0.8~0.9之间,作为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设功率因数为0.866,既功率因数角为30°。并假设满负荷运行,Ua = Ub = Uc = 57.7V,Ia = Ib = Ic =5A(5A系统)。正常运行时系统的矢量图为:
UabUa30o30oIaUcbIc30o30oUcIbUbφ1 = 60oφ2 = 0o
此时的功率为:
φ1 = 60° φ2 = 0°
P = Uab*Ia*cosφ1 + Ucb*Ic*cosφ2 = 500*(0.5+1) = 750w Q = Uab*Ia*sinφ1 + Ucb*Ic*sinφ2 = 500*(0+0.866) = 433w Cosφ = 0.866
这个计算是和理论计算相符合的。下面对不同情况的反相序和极性反接 a) 测量电流Ia和Ic反相序(两者对调)
φ1 = -60° φ2 = 120°
P = Uab*Ia*cosφ1 + Ucb*Ic*cosφ2 = 500*(0.5-0.5) = 0w Q = Uab*Ia*sinφ1 + Ucb*Ic*sinφ2 = 500*(0.866-0.866) = 0w Cosφ = 0 或 不固定(由于零飘的原因) b) 测量电流Ia和Ib反相序(两者对调)
φ1 = 180° φ2 = 0°
P = Uab*Ia*cosφ1 + Ucb*Ic*cosφ2 = 500*(1-1) = 0w Q = Uab*Ia*sinφ1 + Ucb*Ic*sinφ2 = 500*(0+0) = 0w Cosφ = 0 或 不固定(由于零飘的原因) c) 测量电流Ib和Ic反相序(两者对调)
φ1 = 60° φ2 = -120°
P = Uab*Ia*cosφ1 + Ucb*Ic*cosφ2 = 500*(0.5-0.5) = 0w Q = Uab*Ia*sinφ1 + Ucb*Ic*sinφ2 = 500*(0.866-0.866) = 0w Cosφ = 0 或 不固定(由于零飘的原因)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微机保护与测控装置技术培训资料手册(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