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简单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产地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
广,只需采取简单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而正常生长发育,不改变遗传性的称简单引种。
3. 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
较窄,只有通过其遗传性改变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须采用相应的农业栽培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的称驯化引种。
二、问答题
1. 如何区分引种中出现的饰变与形变?
植物种类或品种对在进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环境条件,通常都具有较高的适应性,这种现象叫饰变,如落叶树种在节律性日照长度和温度的变化下引起的秋季落叶,这是植物本身表现的自体调节,有利于增强其对冬季严酷条件的适应性。植物对其进化过程中很少发生的环境条件,则适应能力很弱,对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反应叫形变,如秋季多雨引起的枝条徒长、农药引起的药害等。引种中应善于区分饰变和形变,适应性饰变反映植物种类或品种在适应范围上的潜力,而形变则反映适应范围的狭窄。
2. 引种前如何进行生态因子分析?
引种前不仅要注意各种生态因素对植物的综合作用,找出影响引种适应性的主导因子,同时还应分析引入品种类型的历史生态条件,正确判断适应可能性。①植物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分析;②主导生态因素的分析,主要指对温度、日照、降水和温度、土壤、其他生态因子等。
3. 引种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保证引种成功?
引种成功的标准:与原产地比较,不需特殊的保护,能露地越冬或夏,生长良
好;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价值;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法进行正常的繁殖。 确保引种成功的措施:①找出影响引种成败的因子:主导生态因子、植物生存环境、植物生态型、历史生态条件。②栽培措施:播种期;栽培密度;肥水管理;光照处理;防寒、遮荫;③引种材料选择:遗传可塑性大;逐渐迁移播种方法等。 4. 引种驯化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在引种过程中应坚持少量试引、多点试验、全面鉴定、逐步推广的步骤,避免生产性的盲目引种。此外,还应和生产紧密联系,完成育种目标的特定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②对引种植株、种子、枝条、种根必须做好严格的检验检疫工作。③吸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因引种植物失控而破坏当地生态平衡、造成难以控制的灾害等教训。
5. 南种北移与北种南移分别应采取什么栽培措施?
南种北移时,应适当延期播种,适当密植,适当节制肥水,在幼苗期间进行8 ~ 10小时的短日照处理,避趋早晚光,在冬季对苗木进行防寒保护,适应土壤时先移至山林隙地微酸性土壤环境中,或与其他植物混植,使引种的植物逐步适应当地土壤条件;北种南移时,应适当早播,适当加大株行距,多施氮肥或多追肥,采用长日照处理延长植物的生长期,在夏季进行适当的遮荫处理,并尽可能选取引种植物分布的南端为引种区,使之适应南方土壤条件,得以正常发育。
6
主要参考文献
1 盛诚桂,张宇和. 植物的驯服,上海:科学出版社,1979 2 吴中伦. 国外树木引种.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第五章 有性杂交育种
一、名词解释
1. 有性杂交育种:是指用不同基因型进行杂交,再经分离、重组,创造异质的后
代群体,从中选择优良个体,并进一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2. 远缘杂交:是指在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或类型之间进行的杂交。
3. 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时,通常将不能结子或结子不正常的现象称为杂交不
亲和性。
二、问答题
1. 杂交的方式有哪些?
①单交;②复合杂交,包括三交、四交、双交、回交、多父本授粉和聚合授粉。
2. 选择亲本时有何原则?
其原则有:①明确亲本选择的目标性状,分清主次;②扩大育种原始材料库,精选亲本;③亲本具有尽可能多的优良性状;④亲本优良性状的遗传力要强;⑤重视选用地方品种。 3. 杂交育种中如何选配亲本?
①父母本性状互补;②不同生态型或不同地理起源的亲本相组配;③尽量选择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为母本;④以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组配;⑤要注意亲本材料的育性及亲本杂交亲和力;⑥注意亲本的遗传规律。 4. 如何解决杂交中自然花期不遇的问题?
自然花期不遇时,可采用调整播种期、温度及光照处理、整枝和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来调整花期。
5. 采用不同繁殖方式的园林植物杂种后代的选择有何不同?
因园林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杂种后代的选择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①有性繁殖方式杂种后代的选择: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和单子传代法等方法;②无性繁殖方式杂种后代的选择:种子阶段选择、苗期选择、成年阶段选择和营养系统阶段选择等方法。 6. 远缘杂交有何作用?
①创造新的种质,丰富植物变异类型;②利用异属、种特有的性状;③创造新的雄性不育系;④利用杂种优势。 7. 远缘杂交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①杂交不亲和性;②杂种的不育性;③杂种的不稔性。 8. 试述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造成杂交不亲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由于遗传差异过大而引起父
母本在呼吸酶的活性、分泌物的组成及其PH值高低、花粉管和柱头渗透压等生理生
7
长状况的不同,从而导致花粉管在生长、受精及胚发育过程中的不正常。双亲花柱异常也导致不亲和。另外,远缘杂交的亲和性还与双亲的基因组成有关。
杂交不亲和可采用以下方法加以克服:
①注意亲本的选择选配;②特殊授粉方法;③染色体加倍法;④生理接近法;⑤柱头移植和花柱短截;⑥化学药剂的应用;⑦试管受精;⑧其他措施,如保护地栽培。
9. 如何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与远缘杂种不育性?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①亲本选择,注意正反交;②特殊的授粉
方法:混合授粉法;重复授粉法;射线处理花粉;提前或延迟授粉; ③媒介法;④柱头移植和花柱短截法;⑤化学药剂;⑥改善授粉条件:试管受精;保护地栽培;
克服远缘杂种不育的方法:①幼胚离体培养;②染色体加倍;③回交;④改善营养条件;⑤人工辅助授粉;⑥延长培育世代、加强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 角田重三朗等著,熬光明等译. 植物育种学.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 2 程金水等. 金花茶杂交育种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
第六章 杂种优势育种
一、名词解释
1. 杂种优势:在异花授粉植物中,本身表现自交衰退的自交系之间杂交产生的杂
种一代(F1),其植株性状的表现比双亲自交前还要优越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或称杂交优势(heterosis)。
2. 优势育种(heterosis bredding)利用植物的杂交优势,选用合适的杂交亲本,
通过特定的育种程序和制种技术培育超亲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杂交优势育种,简称优势育种。
3. 配合力(combining ability):是指作为亲本杂交后F1表现优良与否的能力,
分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
4. 一般配合力(又称普通配合力):指一个亲本自交系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杂种后
代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通常以离均差表示。
5. 特殊配合力:指某一特定杂交组合的杂种表现与根据双亲的配合力所预测的平
均表现的差值。
6. 人工去雄制种:是指人工去除母本雄株、雄花或雄蕊,然后再隔离条件下与父
本自由授粉或用父本花粉人工授粉,从母本上收取杂交种的制种方法。 7. 苗期标记性状:是指在幼苗期容易目测,可直接用来鉴别亲本(即假杂种)和
杂种的植物学性状。
8. 雌性系:是指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只生雌花不生雄花,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 9. 雌株系:是指雌雄异株植物出现的只产生雌株且能稳定遗传的品系。 10. 雄性不育:在两性花中,某些植株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而雌
性器官发育正常,这种现象称为雄性不育。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指不育性完全由细胞质控制、与细胞核无关,其遗传特征是
8
所有可育品系给不育品系授粉,均能保持不育株的不育性,但找不到相应的恢复系。
1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不育性由核不育基因和细胞质内的不育因子互作控制,只
有在核不育基因和细胞质不育因子共同存在时,才能导致雄性不育。 13.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I):又称自交不育性,是指能产生具
有正常功能且同期成熟的雌雄配子的雌雄同体植物,在自花授粉或相同基因型异花授粉时不能完成受精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杂种优势遗传机理是什么? 1.显性假说 2.超显性假说 3.遗传平衡假说 4.生活力假说 5.活性基因效应假说 6.基因网络系统学说 7.遗传振动合成假说 2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1.超中优势:又称中亲值优势,是以中亲值(某一性状的双亲平均值的平均,以MP表示)作为度量单位,用以度量单位,用以衡量F1平均值与中亲值之差的度量法
2.超亲优势:又称高亲优势,是用双亲中较优良的一个亲本的平均值(Ph)作为度量单位,用以衡量F1平均值与高亲平均值之差的方法。
3.超标优势:以标准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同类优良品种)的平均值(CK)作为度量单位,用以衡量F1与标准品种之差的方法。
4.离中优势:又称平均显性度,是以双亲平均值之差的一半作为度量单位,用以衡量F1平均值和中亲值之差的方法。
3简述杂交优势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异同。
相同之处:两者都需要选择选配亲本,并进行有性杂交。
不同之处:(1)遗传理论 优势育种主要是利用不可固定的显性和上位性效应;而重组育种主要利用加性及部分上位性效应。
(2)育种程序 重组育种先进性亲本的杂交,然后从杂种后代中选育并纯化成定型的品种用于生产;优势育种则先使亲本自交纯化为自交系,然后由纯化的自交系杂交获得F1品种用于生产。简而言之,重组育种是“先杂后纯”,优势育种则是“先纯后杂”。
(3)种子生产 重组育种每年可直接从生产田或种子田的植物上收获种子,供下一年生产之用;而优势育种选育的杂交种品种不能在生产田留种,必须每年利用亲本配制一代杂种用于生产,且需专设亲本繁殖区和制种区。 4杂交优势早期预测的方法有哪些? (1) 酵母测定法
9
(2) 线粒体互补法 (3) 同功酶法 (4) 分子遗传学方法
(5) 叶绿体互补法、匀浆互补法、产量交叉线法、胚重鉴定法、计算机模拟法 5如何固定杂种优势?
(1) 染色体加倍法 (2) 无性繁殖法 (3) 无融合生殖法 (4) 人工种子 6自交系选育方法有哪些?
(1) 系谱选择法
a. 选择优良的品种或杂交种作为育成优良自交系的基础材料; b. 选择优良单株自交; c. 逐代系间选择淘汰。 (2) 轮回选择法
a. 一般配合力轮回选择; b. 特殊配合力。
7杂交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 优良自交系的选育 2、 配合力的测定
3、 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4、 品种比较试验与生产 8配合力测定的方法有哪些?
1、 顶交法:是将欲测配合力的各个系统分别与同一亲本(测验种)配组杂交,根据各
组合F1的表现比较各被测系统配合力的高低,选优去劣。
2、 简单配组法(不规则配组法):是将育成的自交系根据育种目标、亲本选配的原则
和育种工作者所掌握的性状遗传规律配成若干组合,进行人工交配获得各组合的杂种种子。
3、 轮配法(又叫完全双列杂交法):将各亲本分别与其它亲本一一配合,使之包括全
部可能配成的杂交组合的方法。
9根据配制一代杂种时所用的亲本数,可分为单交种、双交种、三交种和综合品种四种配合方式,简述这四种配合的概念。
单交种(single cross cultivar):是用两个自交系杂交配成的杂种一代。
双交种(double cross cultivar):是由四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配成用于生产一代杂种。
三交种(three-way cross cultivar):是先用两个自交系配成单交种,再与另一个自交系杂交得到的一代杂种。
综合品种(synthetic cultivar):是将多个配合力高的异花授粉或自由授粉植物亲本在离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育种学习题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