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语 刘 河 教 研 组 事 迹 材 料
学 区 中心 学校
团结进取,厚积薄发
英语教研组:陈家亮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组是学校的基本组织之一,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基地,同时又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习的沃土,进步的平台。搞好教研组建设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刘河中心校英语教研组是一个朝气蓬勃、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秀集体, 组内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素质和扎实的业务功底,治学严谨,教学教研气氛浓厚。该组由陈家亮、马锐、刘巧、程丽娟、解正桂5名英语教师组成,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英语教研组的特色。“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博采众长和开拓创新”是英语教研组老师的教学风格;培养自主学习、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是英语教研组老师的终身任务。 教研组亮点
1.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求新标异二月花,删繁就简三秋树”。教研组长陈家亮老师善于钻研教材,讲究教学环节的处理,教学方法灵活,教研观念新,研究能力强,2009年经学校推荐,申请加入肥西县教育局小学英语理事会,现任理事会副会长,是2012年严店教研分会推荐上报县局的英语兼职教研员,勇挑重任,搞教学,擅组织,在组内被称为“多面手的领头羊”。
马锐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师生互动,
1
亲和力强,敢于放手并对作业处理的方式很独到,深受学生敬佩,是“合作伙伴型的好同事”。
此外还有授课诙谐幽默、博学多才的刘巧老师,活动探究设计巧妙灵活、师生配合默契的程丽娟老师,敏而好学、课堂温馨的解正桂老师。这三位老师是组内最具“浓厚个性色彩”的成员。 2.团结奋进的黄金组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们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真正做到集众人之精华,扬团队之精神,求整体之优化,创学科之特色。在英语教研组的建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树立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们能互相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生活中,大家团结互助,无论工作多忙,只要组里的同事有困难,有问题,大家总是倾其所能,真诚帮助。形成了教研有效性高,教研文化氛围浓厚,和谐的学习型、研究型集体。 3.扎根农村的奉献者
“春风化雨润新芽,只盼梨园满桃花”。组内成员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扎根偏远农村工作多年,把入城的梦埋藏心底,将青春和汗水献给学校、洒向那群可爱的学生。他们坚信,只要努力,无论在城市或是乡村,是金子就会发光!由于村小缺少英语教师,组内两位男教师主动扛起每周去村小跑课支教的重任,一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一辆沾满泥泞和灰尘的摩托车,载着陈家亮老师和马锐老师的希望,把英语知识和外面的精彩世界送给那群纯真和善良的乡村孩子们。不
2
管是艳阳高照的酷暑,还是风霜冰雪的严冬,他们始终如一地坚持着送教到村小。 4.教研教改的践行者
“一年站稳讲台,二年崭露头角,三年小有名气,、五年成为教学能手。” 是该组共同的目标。通过在组内开展理论学习,他们有机会接受了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理论上的升华,因此组内教师具有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老师们在对课堂教学有关理论的学习、校外听课、校内做示范课的基础上,开始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践。
教研组常规活动
1.开展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
该组的5位成员团结向上,勤奋好学,教研气氛浓厚。在学校领导的关心组织下,认真了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先后学习了《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英语能力》、《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的创新》《课堂教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文章,从失败的教训到成功的范例,从课堂操作因素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同角度、逐层深入的理论学习,老师们身受启发。通过学习,各位教师知差距、明优势、扬特长,为走出富有个性化的教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实践探索活动,研究讨论不同课型的教法,解决实际问题。
该组确定了从字母教学到单词认读、对话教学,从词汇教学到会话、阅读教学,不同课型的研讨循序渐进。并做到以课程实施中教师
3
面对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做到每次研讨活动有专题,有讨论、有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集体备课成效明显,促进个人和集体共同成长。
按照“个人准备—集体研讨—修改完善”的流程,形成了“初备—复备—细备—精备”的备课风格。具体地说,先由每一同志深入钻研教材,搜集积累资料,精心编写教案,然后,又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搞清教学重点、难点,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学生情况,交流教学方法。此后再由每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充实,并在教学实践后进行修正。这样做既统一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作业布置、测试考核,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同时又充分地发挥了每一个人的作用,实现了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也有力地促进了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出多样的教学风格,发挥各人特长,形成各自特色。
4.听课、评课蔚然成风,环环相扣,形成良性循环。 (1)“走出去”观摩,获取营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学期他们都去听市名校研讨课及各种公开课和竞赛课。一方面,老师平日所学的理论在他人授课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另一方面,他们亲自感受课堂具体操作。为共享教学成功经验,听课后,请观念新、感受深的老师结合听课具体环节、教法、学法谈体会,使老师们了解外界课堂变化,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英语教研组事迹材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