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枫丹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石方开挖

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第29页

2.工程概况 2.1拟建工程概况

成都益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枫丹中心项目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旁成都市南部副中心科技创业中心3号楼西侧约40m,安远路和泰来路之间,中海城南1号楼盘东侧约500m,孵化园办公大楼北侧约700m。交通发达,区域优势明显。

枫丹中心工程为办公楼和公寓项目,高层办公部分为地上23层,高99.90m;公寓部分均为33层,高99.90m;裙房部分地上3层,高18.20m。均设置三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14.30m和15.70m(塔楼)。塔楼采用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楼和地下室采用扩展基础,框架结构。

本项目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2.2场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地质构造

2.2.1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旁成都市南部副中心科技创业中心3号楼西侧约40m,安远路和泰来路之间,拟建的中海城南1号楼盘东侧约500m,孵化园办公大楼北侧约700m。场地交通条件较好。 2.2.2气象、水文特征

成都地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素有“天府”之称。据成都气象台多年观测资料表明,成都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6.2℃,极端最高37.3℃,极端最低-5.9℃;多年平均降水量947.0mm,日最大195.2mm;蒸发量多年平均值1020.5mm;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82%;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瞬时最大风速为27.4m/s,主导风向为NNE向,出现频率为11%;年日照时数为1200~1300小时,日照最小年份只有960小时。

流经成都市的主要河流有府河、南河及沙河,均属岷江水系。岷江在都江堰分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枫丹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石方开挖

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第30页

流以后分出许多支流呈扇形流入成都平原。其中府河、南河和沙河顺着地势从西北向流入成都市,府河与南河在合江亭汇合,沙河在市区东南角汇入府南河,并向南流至彭山县境内再次汇入岷江主河道。在府、南河治理前,每到洪水期,暴雨成灾,洪水泛滥。1981年岷江特大洪水时本场地曾遭淹没。上个世纪90年代成都市政府对府南河进行整治后,将成都市原来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高到两百年一遇的标准,周边环境大为改善。 2.2.3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大道旁,交通便利。勘探点孔口标高为494.01~494.96m,高差为0.95m,场地地形整体比较平坦。场地地貌单元属于岷江水系Ⅱ级阶地。

2.2.4场地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

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东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见图2-1)。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两构造带相对上升,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洪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及其它次生断裂。但除蒲江—新津断裂在第四纪以来有间隙性活动外,其它隐伏断裂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

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场地区域隐覆断裂的活动情况和龙门山、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对成都市的影响。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是影响成都盆地区域稳定性的主要断裂,其性质、延伸方向、发育特征及其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从数百年来的历史地震记载已经证实,对成都市有影响地震烈度都没有超过6度。也有资料预测,在考虑穿过市区的主要断裂如进一步活动并同时考虑浅埋地下水影响的情况下,在成都市区地震烈度超过7度的可能性不大,从龙门山构造带和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情况看,从获取的成都市区影响最大的场地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结合本次波速测试、钻探资料,也进一步证实,场地内无断裂通过,该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未发现新构造活动形迹,亦可不考虑隐伏断裂以及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枫丹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石方开挖

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第31页

断裂的影响,属相对稳定地块。

图2-1 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

2.3工程地质条件

2.3.1地层结构

根据地勘报告,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其下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成因的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细砂及卵石组成,下伏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K2g)。

各地层特征如下:

(一)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1-1)杂填土:杂色,褐黄色、松散,稍湿。以建筑垃圾、少量卵、碎石及粘性土等回填而成。层厚0.00~4.20m。

(1-2)素填土:灰黄、褐灰色、灰黑色,稍密,稍湿。以粘土、粉质粘土回填为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枫丹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石方开挖

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第32页

主,偶见少量植物根茎及腐殖质,场地局部分布。层厚0.00~3.50m。堆积时间小于10年。

(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2)粘 土:褐黄色,褐色,硬塑。含铁锰质氧化物,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发育闭合裂隙,裂隙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充填,裂隙间可见光滑镜面。层厚为0.00~5.00m。

(3)粉质粘土:褐黄、灰褐、灰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较多钙质结核,局部相变为粉土颗粒,裂隙不发育。层厚0.00~6.30m。

(4)粉 土:黄色~褐黄色,稍密,稍湿~湿。含铁锰质氧化物和少量粘性土,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0.60~3.70m。

(5)细 砂:青灰色,松散,湿~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主要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上或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其中分布于卵石层内的细砂含约10%的卵石、圆砾。层厚0.00~2.40m。

(6)卵 石 层:灰黄色~黄色,湿~饱和,卵石成分以火成岩和石英砂岩为主。卵石呈亚圆形、圆形,一般为中等风化,少量呈强风化或微风化。充填物为中砂、圆砾及粘性土,粘性土含量为10%左右。卵石层在场地内分布较稳定,卵石层顶面埋深为8.20~11.30m。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按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将其分为4个亚层:

(6-1)松散卵石:灰黄色~黄褐色,松散,湿~饱和,卵石粒径一般2~5cm,呈亚圆形。含50%~55%的卵石,充填中砂、砾石和少量粘性土。N120修正击数一般2~4击。

(6-2)稍密卵石: 灰黄色~黄褐色,稍密,饱和,卵石粒径一般3~6cm,个别约7cm,呈亚圆形。含55%~65%的卵石,充填中砂、砾石和少量粘性土。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4~7击。

(6-3)中密卵石:褐黄色~黄色,中密,饱和,卵石粒径一般4~8cm,个别大于10cm,呈亚圆形。含65%~70%的卵石,充填中砂、砾石和少量粘土,含个别漂石。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7~11击。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枫丹中心项目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石方开挖

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第33页

(6-4)密实卵石:黄~黄褐色,密实,饱和,卵石粒径一般4~8cm,个别大于20cm,呈亚圆形。含70%~80%的卵石,充填中砂、砾石和少量粘土,含较多漂石。N120修正击数大于11击。

(7)泥岩(K2g):紫红色~红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成分组成,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分布连续。场地内基岩顶面埋深为17.10~18.80m。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根据其风化程度,将其划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2个亚层:

(7-1)强风化泥岩:紫红~暗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层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结构面不清晰,岩芯极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干钻可钻进。该层仅在24号钻孔中揭露。厚度为0.60m。

(7-2)中等风化泥岩: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胶结,泥质结构,巨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结构面较清晰,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或长柱状,岩质软,浸水或日晒易软化和崩解。局部地段岩芯较为破碎,沿水平结构面夹薄层强风化泥岩。干钻钻进困难。岩石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7.90m,本次勘察未揭穿。 2.3.2水文地质条件

⑴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填土中的上层滞水、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和赋存于基岩中的裂隙水。其中孔隙潜水是本场地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其水位埋藏较浅,水量丰富,对本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影响较大。第四系孔隙潜水略具承压性。补给源主要是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

基岩裂隙水一般埋藏在块状强风化泥岩及中风化泥岩节理发育地带内,主要受邻区地下水侧向补给,各地段富水性不一,无统一的自由水面。水量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及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的控制。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0~2.00m,其中12、1、2月为枯水期,7、8、9月为丰水期。

勘察期间处于枯水期,受周边在建工地施工降水影响,场地地下水位埋藏相对较深,在部分钻孔中测得静止水位为9.80~10.60m,标高484.36~484.46m。据收集附近水文地质资料,场地丰水期最高潜水位标高为490.00m左右,历年最高水位亦为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625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