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情境导入,渲染气氛(播放课件或图片)

同学们,你们对这飞舞飘洒的蒲公英一定不陌生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蒲公英的小诗。(板书:《蒲公英不说一语》) 二、理解诗歌

(一)初读,整体感知。

1.自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并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找伙伴们读,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读,师生交流,感知诗的大概内容。 (二)精读,细细品味。

1.我们再来细细地读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喜欢吗? 2.把你所感受到的和周围同学交流交流。 3.汇报。

(1)第一小节,生动描绘了蒲公英飘洒飞舞的形态,引导学生抓住“远了又远了”“近了又近了”“一絮又一絮”“淘气”等词语,让学生想象这美妙迷人的画面。

(2)第二小节,写出了满天满地的“蒲公英”与孩子们尽情嬉戏的欢快场面。“落、染、碰、沾、不弃也不离”这些词语形象准确,情真意切,充满了童趣。

(3)第三、四小节,一问一答,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结尾一句“蒲公英不说一语/眨眨眼/与我亲昵”,既照应了文题,同时眨眼、亲昵的动作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样的画面。) (三)有感情地朗读,组织交流。 1.这样迷人和谐的画面,真让人喜欢,融入自己的感受把这首诗美美地读读吧!(学生练读) 2.指名读文,请同学们评价。(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轻松的语调朗读诗歌)

3.让我们把这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记在脑海里,让这温馨的画面永远留在心中(练背,指名背)。

1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体会两首诗表达上的异同,从而领悟诗的内涵。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在品读中,感受两首诗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庐山的美丽风光) 教学时数:2课时

1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流露在诗中的思想感情以及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能够体现古诗内容的庐山瀑布景色的图片以及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

1.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课件) 2.提问:刚才的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理解诗题,了解诗人 1.齐读诗题,思考:“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①书空,写“瀑”字,注意不要把最后一点写成捺。 ②理解“望”字。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 2.学生互相交流资料,了解李白。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2.指名试读。(请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在这首诗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诗意联想到画面,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学习要点: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间的一条大河流。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眼前所见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遗。

2.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诗歌,不断丰富脑海中的画面。 3.师生齐诵,再现诗中的壮观景象。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展示瀑布的景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问: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 3.再读古诗。

瀑布雄奇、壮丽,李白的诗同样气势磅礴,耐人寻味。 请学生带着动作表情读古诗,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 4.背诵积累古诗。

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学生搜集并诵读李白的诗作。 板书:

1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生

瀑布 挂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雄伟壮观、

气势磅礴) 直下 落

11、古诗二首(题西林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和朗读相结合。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流露在诗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题西林壁》的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诗,引入新诗 1.复习背诵《望庐山瀑布》。

2.同样写庐山,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却另有一番意境,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去欣赏,去品味这首诗。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都属“唐宋八大家”)。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自由诵读,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根据课前所查阅的资料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汇报交流,引导有感情地诵读。 第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句意:从正面看成岭,从侧面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朗读指导: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要读出起伏。 第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看不清。缘:因为。

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3.入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4.小结:《题西林壁》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在庐山之巅,看着眼前这变幻莫测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学生配乐齐诵) 三、总结全课

1.《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都是描写庐山的,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探究诗人不同的艺术构思。)

2.吟诵两首古诗,细细品味不同的韵味。 板书:

11、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横、侧、远、近、高、低 (不同角度)

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启示:必须客观、全面地看问题

12*童年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回忆童年美好的时光。 教学时数:2课时

12*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就是这样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

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 2.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一个怎样的心愿?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 2.汇报:(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

3.朗读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渴望。

过渡:这么强烈的愿望,在当那可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伙伴充当了练拳的“梨”后,被放弃了。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变了想法?在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 2.汇报交流:

作者与“小熊”之间深厚的情谊。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导学生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自责。)

3.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作者犹豫了。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补充下面一段话。 小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三)学习最后一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8)在线全文阅读。

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363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