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步步高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考能排查练八(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答案 C

解析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算公式: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部分灰喜鹊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或田鼠被捕后变得狡猾不易被重捕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偏大。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求统计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若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会偏小;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会使计算值偏大。 题型五 图示综合类

13.根据某生态系统的图示,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1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如果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 kg,则至少需要草________ kg,至多需要草________ kg。

(2)在图1的食物网中,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组)

(3)根据图2的能量流动图可知,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图中的箭头________;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________。(用图中的①~?来表示)

(4)从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来看,图中②③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8 4 25 100 000 (2)蛇、猫头鹰 蜘蛛、蟾蜍(或蜘蛛、食虫鸟) (3)⑤ ⑨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 根据图1可知,在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根据猫头鹰占据的位置,可以得出猫头鹰占有第3、4、5、6共4个营养级。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 kg,求至多需要多少草时,应该按传递效率为10%且最长食物链计算,若求至少则按传递效率为20%且最短食物链计算。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三个去向:呼吸消耗、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和分解者利用,由图2可知,E为分解者,那么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在图中的箭头就是⑤,同理可知,三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应属于图示中的箭头⑨。从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来看,图中②③④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4.如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6·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1)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________;人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

(2)从生态学原理上看,利用粪尿种植蘑菇这一实例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若图乙中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 (1)芦蒿 3 (2)物质循环再生 (3)c1/(a1+b1+c1+d1)或(a2+b2+c2+d2)/(a1+b1+c1+d1) 解析 图甲中,由于芦蒿和香莲均为挺水植物,生态环境相似,故竞争最激烈;人占有第2、3、4共3个营养级。图乙分别表示了藻类和鲢鱼的4条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及未被利用。由于这4条能量去路之和等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且c1=a2+b2+c2+d2,所以c1表示由藻类流向鲢鱼的能量,故两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1/(a1+b1+c1+d1)或(a2+b2+c2+d2)/(a1+b1+c1+d1)。

第三关:做真题 明考向 1. (2010·广东理综,2)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答案 A

解析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的意思是说禾苗多时影响草的生长,草多时影响禾苗的生长,说明禾苗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2. (2010·海南卷,19)某弃耕农田中植物种类在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草本 灌木 乔木 总计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7·

1 28 0 0 28 4 27 3 0 30 15 26 4 0 30 25 30 12 14 56 40 34 19 23 76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 B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年份的增加,植物的总数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乔木的数量增加,说明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了;该表反映出了该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3. (2009·广东卷,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答案 B

解析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A、C、D都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描述,B为对种群密度的描述。 4. (2010·江苏卷,15)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

改造前 改造后 植物种类 20种 30种 植被覆盖率 10% 25%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菖蒲、芦苇、睡莲 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答案 D

解析 改造前优势种无水生植物,改造后物种数目增多,水生植物成为优势种,因此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增加了物种多种性;因植被覆盖率提高,使得该区域的气候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改造的目的是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而不是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D项错误。 5. (2011·大纲全国卷,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 A

解析 草坪和树林两个群落中的植物都具有分层现象,导致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6. (2011·江苏卷,20)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 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8·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答案 B

解析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互花米草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后,在与本地物种的竞争中占优势,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项正确;小龙虾由日本引入后,在与本地生物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大量繁殖并迅速扩散,属于生物入侵,B项错误;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后,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保护,属于迁地保护,C项正确;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在其越冬地进行的就地保护,D项正确。 7. (2011·安徽理综,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无植被覆盖,故在该岛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B项错误。初生演替的时间较长,D项正确。人类的参与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项正确。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即物种的镶嵌式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A项正确。 8. (2011·海南卷,2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答案 A

解析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约是其上一营养级的10%~2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但并非对所有捕食者都有利;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与生物的体型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9. (2010·上海综合,16)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答案 B

解析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可能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进而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对生物的干扰。 10.(2010·江苏卷,14)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9·

“高中生物颖韬工作室”整理 http://sw.fjjy.org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答案 B

解析 小草作为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也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若小草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小草的存在则对该种害虫来说就是有害的,所以B项错。 11.(2012·新课标全国卷,32)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_________。 答案 (1)同一 (2)群落 (3)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

解析 (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因此一片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群落。(3)假说内容为“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反之,一群有两种形态的食草动物更容易被捕食。对应的模拟实验为:甲组:2个相同的项圈(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乙组:2个相同的棍棒(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丙组:1个项圈和一个棍棒(猎物不相同)——不符合假说,猎物容易被捕食,狗很快叼回,故从所用时间来看,丙组<甲组=乙组。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故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应当相同,这里的项圈或棍棒模拟了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 12.(2011·海南卷,28)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 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右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________(增强、不变、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________(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答案 (1)4 第三、第四营养级 捕食、竞争 寄生 (2)小于 增强 (3)分解者 不能

解析 (1)由图可知,该食物网共有植物→兔→鹰、植物→兔→鼬→鹰、植物→鼠→鹰、植物→鼠→鼬→鹰 4条食物链将植物固定的能量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图中植物→人、植物→兔→人 2条食物链中人与兔之间存在着捕食和竞争关系。鼠疫杆菌是寄生于人体内而存活的。(2)跳蚤寄生于鼠身上,对鼠有害,但不会引起鼠死亡;鼬对鼠的捕食会引起鼠个体的死亡,故通常情况下,鼬对鼠种群的影响更大。大量捕杀鼬后,鼠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导致鼠种群暴发,进而导致种内斗争加剧。(3)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其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粪便,释放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故不能传递给植物。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步步高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考能排查练八(2)在线全文阅读。

步步高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考能排查练八(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361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