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会教学》读书笔记(四)(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时间安排表,详细标明关于各种学习项目相关的学习任务和完成期限。

协调不同学习进度。对于那些很早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有空余时间的学生来说,有必要事先给他们制定规则、程序,准备空闲时间做的活动。还可以让早完成任务的学生去帮助其他学生。后完成任务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且通常独立学习能力不足需要教师的帮助。

监控学生的学习,管理学生的作品。如果教师想维持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并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那么完成三项重要的管理任务就非常关键了:(1)教师必须向全体学生清晰地描述对学习作品的要求;(2)教师必须监控学生的学习,管理学生的作品,并作出反馈,说明学生取得的进步;(3)保留这些记录。

评估和评价

成就性评估、表现性评估的方法非常适宜基于问题的教学。

评估理解力、运用核对表和等级量表、评估成任角色和情境、评估学习潜能(尚处于起始阶段)、评估小组成绩

第十二章 课堂讨论

教师使用讨论来达到至少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首先,讨论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形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第二,讨论可以加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第三,教师用讨论来帮助学生学习重要交际技能和思维方法。

课堂讨论的基本阶段:解释教学目标、聚焦并保持讨论的进行、得出结论和汇报讨论结果。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师提问的方式和其所提问题的类型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人们非常关注教师所提的这些问题对学生学习有什么作用,特别是那些事实性提问和高水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有什么作用。

和课堂讨论相关的研究所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交流的速度以及一个称为等待时间的变量。等待时间是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之间的间歇,以及学生回

28

答和教师的及时反应或进一步提问之间的间歇。

计划、实施讨论课 为讨论作计划

许多教师常有两个错误的观念。其一,常会认为,为讨论作计划比为其他类型的教学作计划所需的准备少;其二,认为讨论时完全无法事先进行计划的,因为讨论依赖的是学生之间自然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交流。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为讨论作准备都是必要的。为讨论作计划就像为其他类型的教学作计划一样,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甚至更多。虽然自发性和灵活性在讨论中是重要的,但这些要依靠教师的事先准备才可能实现。

1.考虑目标:确定讨论法是否适合上课的内容是计划的第一步。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内容、确定所要采用的讨论类型和具体的策略则是第二步。教师使用讨论法是一般都想达到以下三个目标的其中一个: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或通过背诵进行发言,对思维技巧进行指导,分享经验。

2.考虑学生:教室必须在课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有经验的教师还会认真地考虑学生的交流技巧和讨论技巧。为讨论课作计划时,重要的是设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还要准备一些能激起来自不同群体的学生的兴趣地问题或话题。

3.选择方法:

? 背诵:针对老师所布置的阅读材料的内容,或针对教师所讲授内容,进

行简要的“问-答”(背诵-讨论),能让教师有机会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认真听讲。

? 探究或基于问题的讨论:用讨论法有时是为了使学生参与到高水平的思

维活动中,从而激发他们自己进行智力探索。基于问题的课围绕着能激发学生讨论的“有争议事件”来开展,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推理过程。 使用这种方法具有共同的规则,即使用“有争议的事件”的内容来导入,使学生感

到迷惑,且与学生认识不一致,因此提供了一种激发思考的自然动力。在使用这种

29

方式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形成经验性的知识,并形成理论与假设,以对问题

进行解释。在这种类型的讨论中,教师帮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推理过程,

并教他们审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这一类讨论中,向学生提问时讨论的关键

特点

? 分享式讨论。很多时候,教师开展讨论是为了帮助学生分享共同的经验,

或是为了让学生根据彼此不同的意见相互讨论。通过分享经验过程中的对话和对这些经验的意义的讨论,学生的观点会变得更清晰,认识会得到拓展,同时讨论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也成为了以后学习的基础。 4.制定计划:计划不仅应该包括教学目标,还应包括与问题有关的丰富内容,对“令人疑惑的问题”的描述,以及一系列问题。事先准备、确认问题模式将能大大促进课堂讨论的流畅性。

讨论中也有一些应该避免的问题。桑德拉·梅茨(Sandra Metts)(2002)介绍了4种教师不应该问的问题。

? 封闭性问题:仅要求用“是/不是”回答的问题。

? 多变性问题:由某个方向开始,随后转向不同方向的问题。如,如果一

只猩猩能学会为香蕉制定一个符号,那它有语言吗?

? 模糊性问题:不清晰、令人迷惑的问题,如,你怎么看动物的交流? ? 拒绝性问题:带有大量修辞的问题,降低其意见合理性的问题,或/和有

碍于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如,我们能否都明白为什么玛丽的解释方式不可行?

教师要记住一个重要的事实——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好的课堂应同时包括低水平问题和高水平问题,达到这一个目标的方法之一是,在课堂刚开始时提问一些需要学生回忆有关事实性知识或概念性知识的问题,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观点。紧接着提问应用性及分析类型的问题(“为

30

什么”类型的问题),最后以更有助于激发思考和创造性的问题(如果??会怎样)来对课堂进行总结。

实施讨论

要想让班级集体讨论成功,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掌握一些较为精密的交流技能与沟通技能,也需要制定一些有助于讨论者进行自由交流、相互尊重的准则。大多数讨论的步骤包括五个阶段:完成准备工作、确定讨论焦点、开展讨论、结束讨论及听取汇报。

作为讨论的领导者,教师必须确定讨论焦点,有责任确保讨论进展顺利,并在讨论进行中及时让离题的学生回到讨论主题,鼓励学生参与,并对讨论作记录。

开展讨论的步骤 阶段

教师行为

阶段1:阐明目标并完成准备教师确立讨论目标,并让学生们准备就绪,以参工作

阶段2:确定讨论焦点

阶段3:开展讨论

阶段4:结束讨论 阶段5:听取讨论

与讨论

教师通过解说基本规则,提出第一个问题,描述一个令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或阐述讨论课题,确定讨论焦点。

教师监控学生的交流,提问,倾听意见,对意见作出回应,实施基本规则,对讨论作记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通过为学生总结或概括讨论的意义来结束讨论。

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他们的讨论与思考过程。

? 完成准备工作,确定讨论焦点。有效的讨论如同有效的讲授,必须明确地集

中到一个点上。在讨论开始时,教师必须解释讨论的目的,并使学生准备就绪。教师同时必须抛出一个具体问题、提出一个合适的议题或描述一个与主题相关而又备受争议的事件。这些活动的形式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并能作出回应的。另一个完成准备工作与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则是把开始讨论的第

31

一个问题或焦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相联系。 ? 开展讨论。

第一,如果学生出现离题,有效地教师将会对学生所谈论的内容表示领会,然后通过提建议使班级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主题上。

第二,做讨论记录。如果教师能为讨论的内容作一些文字记录,那么讨论中口头交流的进行将会更有条理。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活动挂图上写下学生的主要观点或意见。记录多少取决于参与讨论的学生性格特点及讨论的目的。如果小组缺乏自信,教师应该尽可能多记,表示教师重视小组提出的诸多宝贵意见,这样能促进学生参与;如果小组较有经验和信心,教师可能只需列出关键词,从而使学生能更为自由地交流观点和意见。

如果教师仔细询问了学生对所讨论主题的看法与观点,那就必须把所有意见列出来并平等对待(不论其质量如何);如果问题所涉及的仅仅是直接回忆正确答案,只需记录正确的答案。

第三,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初中和小学等低年龄段的学生,教师不能扮演“唱反调者”,虽然可能激发学生动机,但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从讨论主题转移开去,也是很多表达能力较弱或害羞的学生在讨论中退缩。如果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一堂课并扩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必须仔细聆听每个学生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必须不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判断,并给予引导性提问,而不是挑战学生或与学生争辩。

第四,利用等待时间。大多数情况下,教室必须给予每位学生至少3秒钟的等待时间来作出回应。若学生依然没有回应,教师才再次向学生提问或稍微变化一下提问方式,千万不要在第一个问题尚未结束前便进入第二个问题。

第五,对学生的答案作出回应。学生回答正确是,教师将以简单的认可方式来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回应有三种方式。一是可提出一个能修正该答案的问题,从而照顾学生的自尊;二是给予学生援助或提示;三是让学生负有责任。(如今天你不知道杰克逊总统,但我敢肯定明天我再叫你时你一定知道)。

第六,对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作出回应。这些回应的目的是为了扩展学生的思考,并使他们更加明了自己的思考过程。

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会教学》读书笔记(四)(2)在线全文阅读。

《学会教学》读书笔记(四)(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85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