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恐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即认为8000的词汇量就够了。《大纲》指出:“依据上下文等猜测语义的能力及跳读的能力”,“在8000词的范围内,识别语料的95%的词汇,那么读懂语义的比例就不止95%,而是超过95%。”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这种推测不太符合绝大多数学习者的实际。根据“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的古训,以及我们的教学经验和认知规律,学习者所能真正掌握的恐怕还要打一定的折扣,即规定8000,实际上真正掌握的达不到百分之百,因而识别语料的比例也就达不到95%。至于“读懂语义的比例就不止95%,而是超过95%”的估计能否实现,则很难下结论。因为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词多是多义词。“词在课文中往往以某个义项的身分出现,下次又可能以另一个义项的身分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义项与这个词的形式的联系,都是一次新的联系,都需要重新学习,虽不是生字但都是生词。”(万艺玲1997)比如,学过了“吃、里、爬、外”这几个甲级词,但当课文中出现“吃里爬外”这一四字语的时候,学生不一定能依据上下文的意思猜出其语义,因为“吃里爬外”的语义,不等于“吃、里、爬、外”四个词意义的简单相加。从这一角度看,8000的词汇量就更显得低了。与其把词汇量定低些,让学生去猜那些看起来是熟面孔,但实际上却又未学过的新词,倒不如把基本词以外的词汇量放宽些,让学生去复习或回忆某些学过但又未能完全记住或掌握的词语。这样,识别语料比例的提高才是可能的。
3.3 关于四年内词汇量的分布问题
这个问题恐怕也与《大纲》词汇量的确定不无关系。《大纲》认为,“前两年是词汇大量增加的时间,而后两年词汇量的增加呈缓慢性发展的趋势”。前两年每年平均2500,共5000词。后两年每年平均1500,共3000词。因为前两年的基数定得就比较低,加之四年之中又是递减状态,所以总词汇量也就不会高。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后两年不但要对前两年学过的5000词有一个不断熟悉、不断应用的过程,而且其他课程特别是选修课程逐步加多、加大,共核词汇以外的词汇比例逐步加大。”这一理由看来是不太充足的,对前面所学词汇加以熟悉和应用,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选修课要学其他词,这在其他学科也是一样,好像不需要特别为其留出什么时间和空间。相反却应该增大词汇量,否则就满足不了日益增大的学习、生活以及交际等方面的需要。因为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增强以及社交范围的扩大,所需要的词汇,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别,都应该相应地增加而不是减少。英语等其他学科的做法是,前两年平均每年3000,后两年平均每年4000—5000。其理由是,后两年课文多是原著,词汇量必然大增。我们认为,四年之内词汇量的分布,以逐渐增加到大量增加为合适,呈递减状态不是最佳选择。英语等其他学科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是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的。
另外,汉字是语素文字,汉字义实际就是语素义,单音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字义就是词义。复音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字义和词义密切相关(苏培成1994)。汉字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且构词能力强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常用字。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如果学习者掌握了这部分汉字,也就掌握了同样数量构词能力强的语素。这样他们就可以花比较少的时间和力气,记忆、理解和掌握数倍于这些汉字的词。《大纲》没有充分考虑并利用和发挥汉字这一优势,过分强调词汇的频率和词汇筛选的原则。
4.建议
4.1《大纲》可把所收词语分为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两类。 常用词的数量要严格控制,可定为4000—5000;非常用词的面要放宽,数量可在10000—12000。在教学要求上当然也应该不同。词的排列可以考虑分类,这样更便于学习和查找。
4.2 对《大纲》应及时进行修订,每隔几年(以三四年为宜,最长不超过五年)就修订一次。修订时应吸收新词语,剔除旧词语。《大纲》的制定固然不易,但也不能认为有了《大纲》就可以万事大吉,更不能一劳永逸。
4.3 应及时搜集来自教学第一线、编教以及其他方面的意见。
4.4 对《大纲》中的错误应及时印发勘误表。 附:“春、军、亏、捐”4 字《大纲》收词情况和我们认为应增加的词
《大纲》收词 应增加的词
春 春耕 春季 春节 春风 春光 春雷 春联 春秋 春天 青春 春色 春笋 春游 立春 新春
春风得意 春风满面军 军备 军队 军阀 军官 军籍 军港 军火 军纪 军民 军区军人 军事 军医 军用 军装 军旗 军属 军衔 军训 军乐
驻军行军 亚军 进军 空军 参军 军校将军 冠军 军舰 海军 裁军 解放军亏 亏待 亏损 吃亏 亏本 亏空 亏心 盈亏捐 捐款 捐献 捐赠 捐躯 捐助 募捐
【参考文献】
北京语言学院编1987 《中级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北京语言学院编1992 《高级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杜容主编1989 《汉语中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99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国家语委语用所现代汉语通用词课题组 《现代汉语通用词·基本集》,即将出版。 李更新1992 《现代汉语进修教程》(精读篇),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李敏生、李涛1994《昭雪汉字百年冤案——安子介汉字科学体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照雄主编1994《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吉林人民出版社。
石定果1997 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施光亨、李明1988 文学作品与中高级汉语教材,《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
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苏培成1994 《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万启智等1985《新法编排汉语词典》,新华出版社。
万艺玲1997 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的两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杨德峰1997 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规范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姚殿芳主编1989《汉语高级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 凯1997 汉语构词基本字的统计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文章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词汇量问题(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