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每学期,期初以书单形式向学生推荐一定数量契合本学期语文阅读教学的优秀课外读物。
②以书单形式向学生推荐一些贴近生活优秀时文、优秀影视栏目,如《走遍中国》、《人与自然》等,以拓宽学生视野;并从中进行作文素材和语言材料的积累。
③每学期教师要上好两种积累指导课。一是课外阅读指导课,二是生活素材积累指导课。
④学生作文材料积累的途径与方法。生活素材的积累,依托日记本的有效利用。语言材料的积累,则主要靠摘抄本的体现。教师每周对学生的日记本、摘抄本检查一次,并进行不定期抽查。
(二)选材构思 1.训练目标
选材构思指指导学生根据既定目标(作文题目)和要求,立意、选取材料,用粗线条勾勒出的的作文基本轮廓概貌。对写作对象(人、事、景、物)运用概述性语言进行描述。不求细,但求全。
通过构思文的写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并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及时调控写作方向。
2.方法
(1)教师要教给学生选材的方法:
①根据立意,激活平时生活积累,打开思维。 ②选择材料要小、自己最熟悉、有意义。 ③按照主题取舍材料。 (2)教师教给学生构思的方法。
①以2—3个词语作为关键词,体现文章立意内容。
②以较短的文字概括叙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求细,但求全(着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材料选择能够指向一个中心(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
(三)分格练笔 1.训练目标:
使学生能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就构思文链条上的某一重点,或某一个特定的原点,进行扩展、充实、丰富、细化。重点解决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问题。
2.要求与方法
训练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定向的课堂练笔(技能练笔),一类是随笔式练笔(内容练笔日记)。
前者内容要与构思文内容有效接轨,可写自己构思文中的某一点,也可写他
人构思文的某一点。后者内容要求自由、宽泛,可真实的记录生活。
课堂练笔每周至少2次。它与构思文一起写入周记本,作为大作文的一个有机部分。
(四)规范作文 1.训练目标
作文规范化训练(大作文)侧重于快速构思、快速行文两方面;行文上重点强调书写的速度与质量(训练允许学生使用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书写作文,提高书写的速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训练要求
(1)命题、限时。命题与构思文一致,大作文体现的构思文和分格练笔的最后结果;45分钟写出不少于500字则是训练的终极目标。
(2)规范作文双周一次。 附1:
七年级下学期序列训练参考
1.作文序列训练(1)写出人物的精神 2.作文序列训练(2)学习抒情 3.作文序列训练(3)抓住细节 4.作文序列训练(4)怎样选材 5.作文序列训练(5) 文从字顺 6.作文序列训练(6) 语言简明
在分格训练和选材构思基础上,规范作文,以下是作文参考题目: 七年级下学期序列训练题目参考
1.作文序列训练(1)参考题目:《这样的人让我______》 2.作文序列训练(2)参考题目:《我的烦恼》 3.作文序列训练(3)参考题目:《_______的那一刻》 4.作文序列训练(4)参考题目:《我的一天》 5.作文序列训练(5)参考题目:《月亮》 6.作文序列训练(6)参考题目:《未来的世界》 附2:
“三本一报”的具体实施
每周两篇日记、两篇摘抄。围绕本单元作文主题进行材料积累。 周记间周进行,内容以本单元写作实践为依据。 每月每班选出一篇优秀作文,刊登于作文小报。
四、课程评价
(一)指导思想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 纸笔测试:随堂检测、月考、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满分120分,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写作四大板块,更注重测后自我总结反思,即自我评价,以此培养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和方法。
活动评价:根据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准备安排三次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我的语文生活》以及一次户外研学旅行。
(二)分项评价实施 ⑴ 识字写字
① 预习课文时,在文中画出生字词,借助课下注释与词典随文学习。教师
引导学生随着课时的进展分别将生字放置在语境中辨析。
② 每节课前由学生代表教学本课的一个多音字或者形近字,日积月累,逐
步提高。
③ 利用练习课加强听写,对改更正。全对者加两分,有错者补三遍。更正
过后,老师检查,仍有错误,被改者与出错者各补十遍。
④ 课后检测。以基础训练为本,加强练习,查漏补缺。如组成不同的词,
正确运用在不同的句中。
⑤ 小组竞赛,以“对”和“多”者为胜出。 ⑵阅读
①利用课前一分钟与阅读课,教师提供语段篇章,从学生默读的方法(不
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手到、口到、心到)、速度(每分钟400到500字)、效果(圈化关键句和重要信息)和习惯。给予指导性评价。
②课外阅读。利用阅读课与周末时间,读书并制作读书卡片或者办手抄报。
重点评价学生在内容概括、文意把握、写法领悟等方面的领悟。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精彩发言者上榜等方式。优秀者作品在同伴间传阅并予以加分,累积十分者奖励精美书签一枚,并颁发奖状。
③古诗文诵读。主要以默写与背诵比赛的形式进行。预备课前复习一首古诗词,熟能生巧。默写或听写全对者加两分,有错者补三遍。更正过后,老师检查,仍有错误,被改者与出错者各补十遍。师生共同评价,强调易错字,做出标记后加强复习。特别关注后进生,为他们降低难度。
⑶写作
综合性评价成绩=过程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60%) 过程性评价:
A.对于材料积累的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日记本、摘抄本进行定期检查,每周至少一次,并根据其
内容质量做出甲、乙、丙的等级评价,有批语,有日期。
2.学生周记的检查评价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之间的互评互批为主,开头有评分,文中有旁批、结尾有评语、署名和日期。学生批完后,再由教师抽取部分学生代表的周记进行复查复批。
B.对于选材构思的评价
由教师根据学生随堂完成的写作提纲或思维导图,对其作出好中差的评价。 C.对于分格练笔的评价
对学生课堂练笔的评价采取的是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分好中差三个等级。学生完成练笔后先自评,然后小组互评,并由小组推荐出优秀作品在班级进行展评。
D.对于规范作文的评价
教师在前几项评价之后,对学生的规范作文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批改,内容涉及学生本身作品的质量、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的评语等。
终结性评价:
以学期期末测试作文评分标准为依据。
重点评价立意是否新颖,结构是否清晰,表达能否做到文从字顺,主要采用书面表达、展示等形式。
⑷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与校本活动相结合,利用我校自信心形象大使的参评活动以及研学旅行、朗诵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通过活动前的头脑风暴,活动中的热血沸腾,活动后的讨论总结,书面形式的作文、活动汇报等,来使学生们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实践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部编本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学科课程纲要(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