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 13.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
①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____。
14.2011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水相关的问题:
(1)①水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营养素之一。 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 (2)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不仅可以_________的物质,还可以_________的杂质。
(3)现有一瓶矿泉水(硬水)和一瓶雨水(软水),请设计实验将它们鉴别开来(要求用两种方法)。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
15.某工厂需要200 kg氢气制备高纯度硅。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钙、镁化合物含量较少,但不只含有水;蒸馏水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故只有蒸馏水是纯净物。
2.【解析】选C。液氢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属于氢气燃烧的现象。
3.【解析】选A。题目借助微观模拟形式给出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即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这一变化可以得出变化中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即A。 4.【解析】选C。实验发现O2的体积偏小,可采取以下措施查找原因:先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再进行实验,若后面的实验H2和O2体积比仍然不为2∶1,且装置不漏气,则应考虑第一次实验中氧气溶于水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可能。
5.【解析】选D。为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其净化过程应按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即先自然沉降、然后过滤、消毒杀菌、最后煮沸,必要时蒸馏。
6.【解析】选A。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这三方面的污染均与人类活动有关;自然界的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等,故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解析】选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氧气是单质,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空气是混合物,都不属于氧化物。
8.【解析】选C。一件衣服用洗衣机洗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选C。 9.【解析】纯净的氢气能安静燃烧,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火则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用氢气制作气球有一定的危险性。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且密度小,适于做气球。 答案:(1)2H2+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H2O (2)①化学性质稳定 ②密度远小于空气
10. 【解析】给物质分类时,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状态等进行分类,答案不惟一。从题给六种物质看,若将其分成两组,可以从组成上找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如:氢气、铁、红磷都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另三种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从它们的状态进行分类: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而其余三种物质都是固体等,分类合理即可。
答案:(1)组成元素的种类 氢气、铁、红磷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2)物质的状态 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铁、红磷、五氧化二磷
11【解析】(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图中的错误是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正确的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样中不溶性杂质。(3)水样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主要有:滤纸可能破损;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过滤次数太少、接收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答案:(1)烧杯 引流 (2)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 不溶性 (3)滤纸可能破损;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过滤次数太少等原因(任选一个 就可以)
12.【解析】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沉淀和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蒸馏是将水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冷凝成蒸馏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常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节约用水主要采取改变以往的用水习惯,一水多用。
答案:(1)蒸馏 (2)肥皂水 煮沸(蒸馏也可) (3)2H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2↑+O2↑ (4)B
13.【解析】本题是关于水通电分解的实验探究题。(1)①当闭合开关时,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两电极上有气泡产生,A、B两管内的水不断被排出,液面下降;②因A、B两管中的水被排出,故C管中的液面上升。(2)因产生气体为O2、H2,密度都比水小,且不易或难溶于水,故在上部聚集。(3)A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为氧气,B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为氢气;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用点燃的方法。
答案:(1)①电极上有气泡产生,A、B两管内的液面下降,且B管中液面下降得较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水(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